濱海新區補充養老保險個稅優惠被叫停

2008-08-06 08:06:01      趙萍 曹詠

  8月5日,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天津濱海新區擬對補充養老保險給予30%個稅優惠的試點,已于日前被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聯合叫停。

  6月14日,為落實《關于在天津濱海新區試點補充養老保險的通知》,推動補充養老保險的發展,中國保監會和天津市人民政府正式頒布了《天津濱海新區補充養老保險試點實施細則》(下簡稱《細則》)。

  《細則》除了表示要在天津濱海新區試點實行壽險費率市場化外,最搶眼的亮點就在于《細則》規定了“補充養老保險的個人交費部分可在個人工資薪金收入30%以內的部分,在個人所得稅(下簡稱‘個稅’)前扣除”。

  另據知情人士介紹,已在天津濱海新區試點的補充養老保險產品僅僅強調“企業為職工購買補充養老保險的費用支出在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8%以內的部分,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以及“個人交費部分則可在個人工資薪金收入30%以內的部分,在個人所得稅前扣除”,但沒有說明企業或是個人是否會在領取保險金時補充繳納該部分稅款。

  “假如無需繳納稅款,無論是對企業或是個人,都將成為逃稅的合法手段,尤其對高收入人群而言,30%的工資薪金免稅將是一大筆金額。”該知情人士透露。

  一家壽險公司天津分公司人士告訴記者,通常情況下,地方稅務部門收繳個稅后,國稅和地稅按照6∶4的比例進行分成,即100元個稅中,60元上交國稅,40元留在地稅。而天津市政府給予補充養老保險30%的稅優,等于將自留40元中的30元返還給投保人,而地方只留下10元。

  “優惠幅度的確非常大。”該人士續稱。

  “國稅總局一方面認為天津給出的稅收優惠太高了。”一位權威部門人士向記者透露:“另一方面,最關鍵的癥結在于稅務機構擔憂天津的試點產生示范效應,怕天津的試點最終在全國鋪開,屆時可能會對稅收構成較大影響。”

  但前述保險公司則表示,天津市政府有財力提供這樣的稅收優惠,這在全國并不具有普遍意義,加上費率市場化對于費差溢的擠壓,以及養老保險業務期限長,保險公司面臨較大定價風險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之下,《細則》的落實、新產品的開發都是一個謹慎而緩慢的過程。

  因此,在天津試點中叫停個稅稅優可能不會對當地保險業務構成大的影響,但關鍵的一點是,保險業呼吁多年的在個稅前抵扣保費和遞延納稅,這一被視為歐美等成熟市場,養老金業務發展主動力的政策支持,再度被雪藏。

  2007年8月,上海保監局曾宣布正在醞釀"個人稅延型養老保險運營機制",且已經與上海金融服務辦公室及上海幾家專業養老金公司完成了對養老保險稅收的前期研究工作。

  但記者日前從上海保監局獲悉,現有的關于稅延型養老保險的研究已經停止,“需要與上海市金融辦重新研究。”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