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雜志:一個需要耐心的產業

2008-08-06 08:17:53      挖貝網

  一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已經砸向一個新興的網絡平臺———電子雜志。風險投資指向的名單中,有IDG兩次注資的POCO,凱雷投資的ZCOM,招商局富鑫、聯想創投、智融投資的Xplus。

  但它們僅僅是上千種電子雜志中的極少數“幸運兒”而已。

  更多的電子雜志,正面臨著市場的窘境。

  “這個市場需要耐心。”萬眾傳媒副總裁韓國強認為,電子雜志的內容提供商并沒有意識到優秀的品牌和優秀的內容是整個行業發展的關鍵。

  內容為王

  “電子雜志絕不是傳統媒體的電子版。”韓國強指出,電子雜志是以多媒體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它包括音頻、視頻、動漫、文字等等,其在視覺上擁有巨大的想像力空間。

  這決定了電子雜志不能模板化,不能像電子相冊那樣批量生產。

  事實上,在創立之初,萬眾傳媒曾經在較短的時間內推出數種電子雜志,但問題也很快出現,最初的核心競爭力———內容漸漸弱化,電子雜志逐漸趨于模板化。

  而整個行業也因為電子雜志的一些先天優勢而進入白熱化競爭狀態,“它不需要傳統媒體的刊號,不要印刷成本,發行成本也很低。”韓國強舉例說,“尤其是對于那些曾在傳統媒體從業的人士來說,這些優勢帶來太多的驚喜。”

  驚喜很快使得市場上出現數千種電子雜志,但真正優秀的電子雜志卻少之又少。

  “電子雜志的核心競爭力仍然是內容。”韓國強強調,僅憑一種市場直覺,也可以判斷出這個產業如果要健康地存活下去,其優秀的品牌和內容將是決勝的關鍵。

  取道外包

  “一個理想的狀態是,有旗艦雜志來作為統領,形成一個電子雜志的集團。”韓國強勾勒出這樣的一個框架,但他坦言在目前來看,這對于整個行業來說也只能是一種“理想”。

  在憂心忡忡的同時,萬眾傳媒也開始嘗試這樣一個路徑,原有的數十種電子雜志被壓縮成目前的3個產品。此外,和一些電子雜志的提供商一樣,萬眾也正在試圖尋找新的盈利模式,那就是企業外包市場。對于一些行業來說,使用多媒體的方式來表現自己的產品和經營理念恰如其分,而電子雜志的提供商恰恰可以提供此類服務。

  而將這一模式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是陽光導航。企業將電子雜志的制作外包給陽光導航,后者將使用一個已經成型的制作程序,幫助企業完成情報搜集、內容整編確認、版面設計、音效配合、預產品、審核以及發行等一系列流程。

  增值服務

  最初的時候,一些電子雜志試圖采取下載收費的方式獲取利潤,但卻并不成功。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擺在電子雜志面前的三個盈利模式是廣告、制作以及增值服務。

  推進內容增值服務,抓住移動終端的機會成為電子雜志提供商未來的一個重要方向。“手機雜志是我們未來推出的一個重要服務。”韓國強透露,萬眾已經在與相關的終端進行接觸,正在向移動終端拓展。

  此外,電子雜志可能獲利的商業機會是多媒體的電子商務,這一模式將集中電子雜志利用多媒體形式呈現的優勢,使其有別于傳統的電子商務。韓國強認為,這也將是電子雜志發展的一個方向。

注:來源于2006年10月《東方早報》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