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業周刊》文章指出,由于具有內容翻譯工具,Facebook在用戶增長速度方面已經超越競爭對手MySpace。
在說明Facebook的影響力時,Facebook的首席執行官Mark Zuckerberg講了一個關于幾位年輕的黎巴嫩衛教士通過Facebook與其他用戶交流從而改變對西方文化的看法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含義是說通過網絡自由地表達思想可以填補不同文化之間的鴻溝。 我們知道,這是奧林匹克運動會背后的主要宗旨之一。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Facebook就在黎巴嫩。
實際上,Facebook正在迅速向其他地區發展。據comScore在8月12日發布的研究報告稱,它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社群網。 Facebook一共有1.32億用戶,其中有63%的用戶在北美洲以外的其他地區。該網站已經被翻譯成20多種不同的語言。Facebook國際業務經理Javier Olivan最近在接受采訪時說:“通過翻譯,我們將在許多國家發展壯大。”
螺旋式增長
Facebook并非唯一一家專注于國際擴張的社群網。隨著Facebook和MySpace等社群網的國內市場日趨飽和,它們開始將尋找增長點的目光投向國外市場,那樣它們才能吸引更多的廣告客戶、用戶和潛在投資者。 例如,MySpace在過去幾年里已經進入包括印度和韓國在內的29個國家。
據8月12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MySpace已經是最流行的社群網之一,美國、波多黎各、澳大利亞、英國和馬來西亞等國的用戶經常訪問MySpace。 Pingdom主要是根據社群網站被谷歌搜索的次數作為統計的依據。例如,對專業技術網站LinkedIn最有興趣的國家依次是印度、荷蘭、丹麥、比利時和美國。
但是從用戶訪問量的角度來說,Facebook一直比較成功。6月份新增用戶的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3%,新增的用戶主要來自歐洲、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 Pingdom稱,某些特定國家如土耳其、加拿大、英國、南非和哥倫比亞對Facebook的興趣最為濃厚。相比之下,6月份新增的Facebook北美地區用戶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8%,同期MySpace的新增用戶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
對廣告客戶的吸引力
Facebook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與它采用了技術驅動的國際戰略有關。 Facebook并不會在新市場推出當地語言版本的網站,而是提供翻譯工具,讓用戶在現有網站的基礎上用自己所用的語言打造個性化網頁。這個戰略使得Facebook向新國家市場擴張的速度明顯快于競爭對手,這樣它就可以奪得市場先機,進而通過口碑相傳壯大用戶群。 ComScore高級分析師Andrew Lipsman說:“這是一個非常靈活的過程。它們的速度很快,用戶數量也增長得很快。”
MySpace則采取了另一種不同的方式。它會在它認為具有發展潛力的國家開設辦事處。 這個戰略決定了它在開拓新市場時的速度比較慢,但是MySpace相信這種方式最終可以保證它的本地化服務可以更好地反映出那些國家的文化,從而更好地迎合廣告客戶。MySpace的銷售與營銷總裁Jeff Berman表示,來自非美國用戶的收入很快就會占到網站總營收的50%以上。
Hi5則將兩家公司的戰略混合在一起。 它在5月份發布了一些工具,用戶可以使用那些工具將網站翻譯成任何一種語言版本。在那之前,它請第三方供應商Lionbridge幫它把網站翻譯成不同的語言版本。 ComScore的Lipsman說,在多方努力之下,它的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5600萬人。Lipsman說:“Hi5把重點放在了文化上,而不是翻譯上。” Pingdom說,該網站是拉丁美洲地區最流行的社群網,它所在的五個國家中有四個國家的用戶經常搜索它。
雖然Facebook將重點放在翻譯工具上,但是它并不排除設立本地辦事處來提高網站與當地文化的相關性以及方便銷售廣告的可能性。但是公司高管們認為,目前還沒有必要設立本地辦事處。 只要有用戶,思想就會存在,廣告客戶就會緊跟而至。Olivan說:“平臺是開放的,一旦廣告客戶發現它的價值,他們就會開始使用它。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