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存在了28年之久的“關內人”、“關外人”將走向終結。
據深圳市近日通過的《深圳市戶籍遷移管理辦法》規定,深圳“關內”和“關外”的戶籍居民自今年10月起將可以自由遷移戶口。至此,深圳實施了28年的“一市兩制”戶籍管理體制走到盡頭。
住在龍崗的李先生告訴記者,自1993年撤縣建區后,深圳市明確規定從特區外遷入特區內按照市外遷入條件辦理,后又增加“在寶安龍崗兩區工作滿5年才能調入特區內”等規定。而據深圳市現行的戶籍遷移辦法,特區內(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鹽田區)的戶口在深圳市內各區遷移不受任何限制,可以隨時申請辦理遷移手續,但是特區外(寶安區、龍崗區)的戶口遷入特區內等同于外地遷入特區內,受到干部或職工調動指標的限制。
深圳市社科院院長樂正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二線關是深圳當時作為經濟特區的產物,目前深圳市作為經濟特區所享有的一些特殊政策已經不存在了,橫亙關內關外的戶籍壁壘也應退出歷史的舞臺。
早在今年深圳市“兩會”期間,就有深圳市政協委員鄧清輝和楊一平聯名提案,建議特區內外盡快實現以“合法住所和穩定的經濟來源”為惟一條件的戶口遷移制度。
就此,深圳市發改局日前表示,該局在今年3月已向深圳市政府上報《關于調整特區內外戶籍遷移管理辦法》的請示,結果深圳市政府研究論證,擬定了《深圳市戶籍遷移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在征求各區及相關部門意見后,7月2日,該局將修改后的《深圳市戶籍遷移管理辦法》及擬定的《深圳市戶籍遷移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正式上報市政府審定。
據審定通過的《深圳市戶籍遷移管理辦法》,深圳特區內外6個區的戶籍居民因工作調動、房產屬地變更、家屬隨遷或其他正常理由需要遷移戶口, 均可隨時向公安機關申請辦理市內戶口遷移手續。
深圳市發改局負責人亦表示,目前,深圳市引進人才的標準、招調技術工人的條件及辦理程序、社會養老保險等已經實現全市統一管理。在全市范圍內推行戶籍一體化管理,標志著深圳結束了特區內外居民同城不同待遇的歷史。
另據了解,為改變深圳市常住與戶籍人口嚴重倒掛的結構,深圳市發改局正在研究進一步增加深圳戶籍人口規模的政策方案。據統計,目前深圳常住人口超過1400萬,但戶籍人口只有200多萬。
在今年廣東省“兩會”期間,廣東省政協委員宋亮提案建議,要根據深圳實際人口狀況安排廣東省人大代表及配置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數量。
對此,深圳大學社科部關志鋼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圳目前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加快對戶籍人口倒置結構的調整,政府應該出臺相關的優惠機制,將更多的優秀人才納入到深圳的戶籍人口當中,另一方面,類似人大代表名額分配等按照戶籍人口計算的事情上,也能夠更好地代表深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