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長三角”三大猜想 附《指導意見》要點

2008-09-17 10:07:34      徐益平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已將長三角范圍由“16城市”擴容至“上海、江蘇和浙江的全部區域”,并提出“泛長三角”概念,強調“積極推進泛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這是“泛長三角”首次被寫入中央文件。

  長三角區域研究專家、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建軍教授認為,“泛長三角”走上前臺,就外因來說,是中央在全國區域發展整體戰略中布下的“妙棋”,希冀通過長三角輻射力拓展,帶動周邊經濟發展,而內因主要是長三角發展迫切需要周邊地區提供“托盤式”的產業轉移平臺,“以浙江為例,近幾年經濟遭遇‘成長的煩惱’,一方面是受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制約,另一方面是產業轉移不夠。”

  目前有關“泛長三角”區域范圍主要觀點有三:一是“3+2”,即滬蘇浙加安徽、江西;二是“6+1”,即滬蘇浙、安徽、江西、福建與臺灣;三是脫胎于“6+1”方案的“7+1”,認為還應把山東囊括。由滬蘇浙3地社科院聯手成立的長三角聯合研究中心是第2種觀點的提出者,該中心在2006年完成《泛長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研究》課題的基礎上,2007年形成1份將上報三地領導和中央有關部門的《關于構建“6+1”泛長三角合作區域的建議》。

  新聞附件

  《指導意見》要點

  總體要求:把長江三角洲地區建設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發展目標:到2012年,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比重明顯提高;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區域分工和產業布局趨于合理,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明顯提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重點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遏制;社會保障體系覆蓋城鄉,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基本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形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在重要領域科技創新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對經濟發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區域內部發展更加協調,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間格局;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再用更長一段時間,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努力形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優先發展面向生產的服務業,加快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發展。進一步整合港口資源,盡快建成以上海為中心、以江蘇和浙江港口為兩翼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積極探索金融機構、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等多種金融創新,健全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引進和培育高層次金融人才。

  全面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努力建設國際先進制造業基地:做大做強高技術產業和優勢支柱產業,集中力量積極發展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高技術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石化、鋼鐵、汽車、船舶及先進裝備制造等優勢支柱產業;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研發、設計、營銷中心,促進產業鏈條向高端延伸。

  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以滬寧、滬杭甬沿線為重點發展具有先導效應、發展潛力大的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和先進裝備制造等產業;在沿江、沿海、杭州灣沿線優化發展產業鏈長、帶動性強的石化、鋼鐵、汽車、船舶等產業;加快連云港、溫州等發展潛力較大地區的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江蘇沿海、東隴海沿線、浙江溫臺沿海、金衢麗高速公路沿線發展。

  進一步改善創新創業投融資環境:鼓勵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支持區域內國家級開發區中高新技術企業進入股權代辦轉讓系統。

  構建完備的城鎮體系:加快建設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為主體,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發展的網絡化城鎮體系;蘇北、浙西南等開發強度相對不高、發展潛力較大的地區,要大力引導產業、人口有序集聚,形成新的城鎮發展帶。

  完善和提升各類城市功能:繼續發揮上海的龍頭作用,加快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率先形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結構,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世界城市;進一步提升南京、杭州等特大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和服務功能,擴大輻射半徑。

  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抓緊編制實施沿海港口發展總體規劃,加強港口群協調發展。

  構建區域能源安全體系:加快建設區域石油流通樞紐和交易中心,研究建立區域天然氣交易中心;研究規劃建設大型儲煤基地。

  堅決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實行更嚴格的區域土地供應政策和市場準入標準,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加大對閑置土地行為的處罰力度,積極盤活閑置和空閑土地。

  改革區域戶籍制度:逐步實行以居住證為主的屬地化管理制度。

  繼續推進重大改革試驗:深化上海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對具備一定人口規模和經濟實力的中心鎮賦予必要的城市管理權限。

  著力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在有條件的地方,擴大離岸金融試點。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