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十多年普及發展以及受金融危機的沖擊,國外的發達國家已經非常關注一些微小企業,國外定名為“Micro Business”。
這些企業的特點是:絕大部分規模在10人以下甚至少于3人,他們可能都沒有辦公室而只是在家工作,前期投入相對比較少就可以迅速開始工作,就像淘寶網里面的大部分賣家,但淘寶上的賣家大多是銷售實體物品的,一些銷售軟性商品的企業比如做咨詢或者服務行業的,也都屬于微小企業。
我們發現原來一直所講的B和C都不能精確代表這個群體,而我們一直提到的中小企業這個詞也太粗略了,在細分出來之后,微小企業成為非常重要但在整體經濟上容易被忽略的群體,淘寶在中國的成功,以及eBay在美國的成功,都證明了微小企業是非常有潛力的,是個重要的未來趨勢。淘寶08年的交易額為999.6億人民幣,eBay 08年的交易額約為2,700億人民幣,這么龐大的交易額背后給了我們一個訊號,零售及部分服務業也出現扁平化。這個新生群體絕不能忽視,然而他們的成功不被社會主流理解,政府對這些交易平臺的監管及扶持也很少。
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盡管中國受到的沖擊沒有歐美嚴重,刺激內部經濟幫助解決失業問題也是中國現時的重要策略,而從哪個方向入手是個未來重要的課題。個人認為我們不妨加大力度研究及關注如何刺激這一群過去被主流社會所忽視的社群。而這些微小企業正是代表著一大群的零售方(包括實物及服務),這些微小企業對自己的需求相對盲目,他們的問題很多,而且不知道怎么解決。政府及社會的扶持及幫助更顯得有迫切性。
在中國像淘寶等網站都是承載這些微小企業的交易平臺,政府也需要從這些交易平臺開始來進行對這些小企業的幫助,推動和教育,那么需要做的事有:
- 加大研究力度在這些微小企業,切實去了解他們的需要,研究如何幫助他們成長,設立專門的組織研究微小企業,比如在物流體系,能力評估,誠信體系等方面。
- 提供必要的培訓甚至是貸款給這些微小企業,比如如何利用互聯網做生意、如何尋找客戶、怎樣提高銷售技巧、如何留住員工、如何獲得貸款等;尤其是在交易平臺的起步階段,這時候是小企業最盲目,而最需要指導的時候。
- 提供足夠的平臺監管,保障微小企業利益,以及避免一網獨大的壟斷情況發生。
- 提供市場需求數據作微小企業發展參考,避免供應方過度集中。
解決了這些微小企業的問題也就是加強了零售及舒緩失業率,同時他們的上游企業的問題甚至整個需求方面的問題都會緩解了,所以微小企業是非常需要關注和扶持的
以澳大利亞為例子,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研究數據顯示這些微小企業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找到客戶、如何解決身兼數職的問題(Table 1);他們的期望是保持做很小的企業但是盈利,7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網站,僅有17%的企業會用網絡營銷等。
Table 1 Micro Business的最大的挑戰(AU)
發現客戶 43.90%
身兼多職 40.90%
時間不夠 38.20%
商業模型 34.10%
資金流 29.70%
太多分心的事 29.30%
與他人缺乏聯系 16.60%
缺乏指導 15.20%
留住員工 5.90%
沒有家人朋友的支持 5.50%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