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不是大公司的專利

2009-05-09 18:15:42      挖貝網
很多朋友都跟我談到企業創新的問題,他們普遍認為創新多半指的產品創新,而且是大公司的事情,對小企業而言則風馬牛不相及。

其實,創新沒有門類的阻隔,也不分大小。從產品而言,小至一根手縫針,大到一艘航空母艦,在它們身上都可以體現創新。

我認識一位朋友,名字叫陳長玉,青島冀魯制針廠老板。他從14歲當童工,一直做到現在60多歲,一直專注在制針行業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了。他所從事的行業也許大家都瞧不起,但他是世界級的“制針大王”。

陳長玉的成功不僅僅在于專注,也在于創新。他在一根手縫針的穿線孔上發明了四項專利,你聽過嗎?就算是盲人,殘疾人也能用上他的手縫針縫補衣服。結果,這項產品創新為他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如果你認為這個例子不具代表性的話,我們再舉一個更加有趣的例子。

“豬毛大王”你聽過沒有?2006年9月29日,我和鄧地博士一起應邀參加了汕頭英盛培訓公司舉辦的《贏在專注》論壇。期間,我們認識了一位當地的企業家,“豬毛大王”鄧貴生先生。原來,“豬毛大王”專注在這個鮮為人知的行業里足足經營了二十四個年頭了。

他做一個豬毛生意,一個很簡單的創新卻讓他一年獲得不菲的利潤,就做一根豬毛,是一個什么樣的創新呢?

剛開始做豬毛生意的時候,他就在大海邊打上幾個水泥池,然后一路排下去把生豬屠宰場的豬毛收起來,就在這個池子里發酵,要浸泡兩個月,把豬毛和毛囊分離開,然后再把豬毛撈起來拿去烘干,水就放到大海里面了,腐化了,就構成了環境污染。

好了,結果環境部門就在干預他,說這個產業不能做,嚴重污染了大自然。

后來他在九年前,靈機一動,他又搞了一種創新的方法,這方法簡單得很:他把豬毛一收回來就建立一個烤爐,循環式的烤爐,就把豬毛放在烤爐里。把毛和毛囊都烤干了,他就像農民打稻谷的機器一樣,自己發明的,就把豬毛放進去滾,就把毛跟毛連著的毛囊就分離出來了。

分離出來以后,接下來再做了一臺機器把長短毛分開。這個叫長毛,這個叫短毛。結果就這么一個很簡單、很傳統的小發明,就為他帶來了效益。為什么這樣說?第一,他減短了浸泡時間,原來要浸泡兩個月,他現在當天就把毛跟毛囊分出來了。第二,他把長毛分出來就定義為是豬鬃毛,就賣給了毛刷廠去做毛刷。把毛囊分出來,就賣給養花的花農。第三,把短毛叫絨毛拿出來,提煉為氨基酸,賣給軍工廠,來擦槍支彈炮。

從收豬毛到最后,完成了九道工藝流程,一根豬毛進門了以后一點都不浪費,長毛賣豬鬃,短毛提煉為氨基酸。豬毛大王就在汕頭,原來他的整個企業有300多人,現在縮減為三十幾個人。想想這個比例多高???節約了多少成本啊,這就是創新的力量。

做豬毛算不算一個原生態的產業???那別人為什么動一下腦筋就能做到豬毛大王呢?我現在告訴大家,整個長江以南的豬毛都被他壟斷了,他馬上就要到內蒙去另外一家分公司了。

就這么一個毫不起眼的行業和企業,他居然在“收集原毛料,到毛皮分離,再到分揀長短毛”的短短幾道工序中做出了這么多創新,從而讓他的企業跟同行對比拉開了一大段距離,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國豬毛大王”。

難道他們是大企業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吹?,有些人還是利用業余時間研究創新,研究專利,然后再辦企業。所以說,創新并不是大公司的專用名詞。

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認為:“一個企業只有兩個功能,而且只有這兩個功能:營銷和創新。只有靠營銷和創新才能有績效,其他的都是‘成本’。”

目前,中國人均獲得的發明專利是美國的1/2000,是日本的1/1740,就更別提諾貝爾獎了。我們的企業跟日本的企業來比,我們的差距最大的不在別的地方,就在創造能力。1995年度日本全國的企業進行統計,平均每一個員工向老板一年提18條建議,實施率90%,參與率74%。國內很多企業家,平均每一個員工一年提幾條建議?又有幾條落實了?又有多少老板給了多少獎金?基本上大部分企業是零。

對非常小器而言,沒有技術創新,不可能取得行業標準制訂者的資格,更不可能搞出指甲鉗行業的“神五”技術——兩片式指甲鉗;沒有營銷創新,非常小器不可能獨辟蹊徑,成為“第六媒體”,更不可能成為省委書記和省長送給兩會女代表委員的禮物。

中小企業的創新,最大的阻力是來自于自身,特別是企業家。因為每一個企業有自己的企業文化,而企業文化說到底就是老板文化。而我們老板,如果觀念沒有轉變,害怕創新,有一些企業家很怕創新,說“創新是找死”。其實“不創新是等死,等死不如找死”。創新不等于失敗,不創新就是死亡。創新是企業最大活力來源,企業家要轉變觀念。

創新對中小企業,老板是關鍵。只想著撈一把的,肯定不會考慮創新,即使考慮也是歪門邪道的“創新”。創新是認認真真的思考,不是炒冷飯;是實實在在的研發,不是簡單復制;是忍耐和允許失敗,不是沽名釣譽。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創新的例子:

廣東省中山市政府所在地在石歧,有一種名產叫石歧乳鴿。當地有一家石歧佬餐廳,老板自己專門做了一種佐料,來調味這個石歧乳鴿,結果一做出來口感非常好,生意很快紅火??墒邱R上有人跟風,遍地開花,都叫石歧乳鴿。這樣一搞就把他的生意給搶了。大家的生意都不好做了,他問我有什么辦法來突出他的正宗與獨特。他說這個石歧乳鴿不能注冊,它僅僅是一個地域品牌,你能做石歧乳鴿,我是石歧人我同樣也能做,趕緊幫我想想辦法吧。

我就幫他想了一個創意。我首先找了一位卡通大師,就把這兩個乳鴿設計了一個形象代言人,并且還把它分開公鴿和母鴿,分別叫琪琪和岐岐。還給它們披上一個迎賓綬帶,就好像迎賓小姐一樣,然后就把它做成指甲鉗。

做了以后,我就讓他趕緊到香港和澳門車站,凡是看到別人買了到中山的車票的人,就送一個這樣的指甲鉗給他。人們對這把指甲鉗非學好奇,因為這個指甲鉗上面刻著一句——“我叫歧歧,你上過我嗎?”上面還有一個訂房熱線電話。

之后讓他再到香港碼頭,看到別人買了中山港船票,也送一個印有“我叫歧歧,你上過我嗎?”的指甲鉗。這么一搞,香港人就議論開了,香港媒體就馬上報道,說中山的黃色事業多么厲害,還要到香港來拉客。

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中山市精神文明辦公室、中山市文化局不得不出來說話了。相關部門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向中山市的各媒體發布公開聲明,說“琪琪”和“岐岐”就是我們石歧乳鴿的代言人;訂房熱線只是訂餐熱線,吃飯而已。

這么一來,香港媒體不服氣了,于是跟中山市的媒體對罵,爭論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罵來罵去,最終證實“琪琪”和“岐岐”確實是石歧乳鴿的代言人,石歧乳鴿最正宗的就是石歧佬乳鴿店。從那以后,石歧佬乳鴿店的生意一下子就火起來了,在接下來的一年內就開出了好多家分店。

你說這叫不叫創新?要不要花廣告費?這一招叫引蛇出洞。好玩嗎?叫不叫創新?

緊接著,石歧佬乳鴿店的老板就跟我訂了大批的指甲鉗。因為很多香港人在店里吃完了飯了以后,服務員就問他:先生你今天吃的是公鴿還是母鴿?這下客人就蒙了。服務員就說了公鴿是補什么的,母鴿是補什么的??腿烁幻靼琢?,于是他吃完了公鴿就打包母鴿回去,生意一下子更好了。

更想不到的是,還有很多香港人吃完了石歧佬乳鴿以后,回到香港就告訴朋友到中山的時候一定要上歧歧,還說那滋味很爽!你要去的話,就按照這個電話號碼打過去就可以了。于是拿出我們生產的指甲鉗給朋友看。

在這個過程中,香港人實際上已經把指甲鉗當玩具了,當成開玩笑的一個借口了。于是沒有這個指甲鉗的人就趕緊去買,多的一下子買十個八個指甲鉗。你說我的生意還用求商場去幫我一個一個地賣嗎?我一進商場就說要收什么條碼費,什么進場費,什么促銷費,交完了這些錢我還能掙什么錢呢?而我這樣一舉兩得的做法算不算創新呢?

好玩嗎?不必要去商場賣。我的這種營銷創新的辦法叫飛毛腿,當這個導彈還沒有落地的時候,我就從空中再打起來,這個才叫創新。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