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就是情人”是“以客戶為中心”的產物,這種理念是現實而生態的。“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客戶的一次購買,而是通過企業對客戶的優質服務來增強客戶滿意度。“客戶滿意”不再是企業的一種裝飾,“客戶忠誠”成為企業追求的重要目標。企業清楚地知道:沒有客戶滿意就沒有客戶的忠誠,沒有客戶的忠誠留住客戶成為一紙空文,“以客戶為中心”必然付諸東流。所以“客戶滿意”是企業的出發點而“客戶忠誠”則是企業的歸宿點。增強客戶滿意度,提高忠誠度,最終達到留住客戶,挖掘客戶的終身價值!一句話:服務好今天的客戶就等于創造明天的市場。21世紀的營銷是以客戶關系管理為主導的時代,這將改變傳統大規模營銷的“群體客戶”目標,而轉向“一對一”營銷,在這種情況之下,就要求企業的經營者把客戶視為情人來看待。
“客戶就是情人”或許是待客的最高境界,是客戶關系管理最先進的策略,它比“顧客就是上帝”上了一個臺階。首先是“客戶”包括了不上門來看一看的需求者;其次是“情人”比“上帝”更現實和生態,比“朋友”更加親密和持久,“情人”才是大家心中真正的最愛,并且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互動的。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情人,情人在我們心中的地位大家心知肚明,更深的意義請自行悟道。
有位叫Scott Lindquist的阿拉斯加的食品商人,他在阿拉斯加的冰河里收集冰塊,然后成功地以3美金/公斤的價格賣給當地的客戶。他成功的秘訣就是并不把客戶當成是他的上帝,而努力使自己成為客戶的朋友,客戶的伙伴。他每天都花一定的時間和客戶在一起,去觀察和了解他們。最終,他發現他的客戶都喜歡喝冰鎮的飲料,但是冰塊在飲料中容易融化,很快會使飲料變淡,影響口味。這個問題讓客戶很頭疼,但又束手無策。于是,Scott Lindquist查閱了大量資料,終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他挖出阿拉斯加冰河底層的冰塊,這些冰塊因為有著成千上萬年的歷史,密度很大,融化的速度很慢,可以讓飲料變得冰涼,卻不稀釋飲料。他因為幫助客戶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而獲得了他們的信任,也因此得到了比別人更多的商機。
這個案例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既然Scott Lindquist把客戶視為朋友和伙伴,就能夠比較容易了解到客戶的真正需求,幫助客戶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而獲得了他們的信任,能夠在阿拉斯加把冰塊賣掉,更何況我們把客戶視為情人,那將會優越不知多少。
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基建和礦山設備制造商——卡特皮勒公司的成功秘訣就是視客戶為情人。雖然卡特皮勒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唐納德?菲斯先生并不知曉“客戶就是情人”這一理念,但是,在行動中其始終如對待情人一般對待客戶。
《紐約時報》報道:科學家們在一系列研究中發現,墜入情網的人在心理上將戀人吸收為自己內在的一部分,接受其觀點、嗜好、感情和性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心理學家阿瑟?阿倫博士說:“自我的延伸非常迅速地發生了。它不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存,而是會對我們起到很大的激發作用,這是最令人興奮的事情之一。”
情人就是具有如此的魔力。
若我們心中能夠始終銘記“客戶就是情人”這一偉大的理念,并貫徹執行之,那么我們的事業必將無往而不勝。然而,我們不能像“顧客就是上帝”那樣成為我們的口頭禪,只能把“客戶就是情人”的理念銘記在心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