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金玲報道
最近,山東省教育廳公布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8%的數字讓很多人心里咯噔了一下。
4月份,山東省教育廳公布一項調查結果——目前山東省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簽約率僅為8%,雖然此調查結果并不能代表全國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但管中窺豹,由此可見,今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嚴峻。因為此距離今年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六部委定下的“力爭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70%左右”的工作目標相差甚遠。
早在今年初,針對金融危機形勢下的就業難題,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就業服務和促進政策。1月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其官方網站,對外公布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全國總工會等六部委的相關政策通知。
如何縮小就業現狀與年初目標之間的差距,是擺在政府部門和各高校面前的難題。面對嚴酷的就業形勢,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們,又該何去何從?
政府出手 政策利好
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今年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比如,今年到基層就業的畢業生可以享受國家代替償還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的獎勵政策,其中包括自愿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服務期達到3年以上(含3年)的學生和應征入伍的高校畢業生。
據了解,今年就業政策的另一個特點是政策與崗位配套出臺,就業崗位的規模數量大大超過了往年。今年新增加的科研機構科研助理崗位預計可吸納畢業生10萬人。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從過去的3年5萬多人增加到1年20萬人。服務外包企業未來5年內,將新增畢業生就業100萬人。
另外,為幫助大學生就業,中央財政直接投入近55個億,地方財政(投入)數十億,中央財政投入可以直接幫助40萬畢業生就業,相關部門、地方財政出臺的一些政策和資金,可以幫助上百萬大學生就業。
各種扶持政策的出臺,為大學生就業帶來新的希望。記者了解到,各省紛紛制定多種就業政策。通過全面落實鼓勵企業吸納就業的政策,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據了解,江西省出臺了25條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新政策,內容涵蓋了就業、創業、培訓、繼續教育、下基層等各個方面。
除此之外,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也紛紛出臺。例如,河南省2009年新產生的就業轉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當年自主創業的,從當地就業專項資金中給予每人不超過3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助。從省本級再就業財政專戶結余資金中拿出1億元用于各地小額貸款擔?;鸷唾J款貼息補助,擴大小額擔保貸款的發放規模。
而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智勇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畢竟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的崗位有限,不能忽視中小企業吸收大學生就業的潛力,而貸款難題一直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王智勇建議,國家在相關政策上給予中小企業一定扶持,也將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更多機會。
高校動員 積極幫扶
近來,各地各高校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精神,積極采取措施,深挖市場資源,加大幫扶力度,強化對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援助,穩步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從中國傳媒大學學生處了解到,連日來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的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該校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網站上公布的適合本校畢業生的招聘信息每日都在刷新,為應屆畢業生提供了多方面的就業信息和指導。在該校西門的一所拐角處,記者看到巨幅展板上標明了諸多就業推薦項目。
據了解,各大高校都在根據本校情況制定并實施就業援助制度并加強指導培訓工作。比如,江蘇省對5類困難畢業生實行就業援助。對畢業半年后仍未就業的畢業生,可回到其原戶籍所在地,按規定享受稅費減免、社保補貼、崗位補貼、小額擔保貸款、免費職業介紹和職業培訓等優惠扶持政策。離校后回到原籍的農村低保家庭和零就業貧困家庭未就業畢業生,享受相應的扶持政策和一對一就業服務。為離校后未就業回到原籍的畢業生免費提供失業登記、政策咨詢、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和人事檔案托管等服務,并組織參加就業見習、職業技能培訓等活動。
江西省各高校著手對經濟學、法學、生物學等幾類就業困難的畢業生約1.5萬人進行拓寬專業的就業培訓,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浙江省寧波市建立了本市生源未就業畢業生登記制度,對他們進行就業技能培訓,加強就業推薦等。
東華大學、武漢大學、鄭州大學、西南財經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等通過開展各類系列活動,加大對就業困難學生的就業指導,針對學生自身特點,建立就業幫扶機制,通過專項培訓、重點指導和優先推薦,指定專人開展“一對一”個性化就業指導和服務,幫助他們順利就業。
除了政策上幫扶以外,各高校在經濟上也制定一系列幫扶措施。
據了解,北京交通大學建立困難學生就業扶助專項資金,用于對家庭經濟困難、就業能力欠缺的畢業生實施專項資助和培訓;北京語言大學為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一次性給予200元的求職補貼,對于到京外求職的“雙困”畢業生予以報銷部分或全部交通費;南開大學還撥出專項經費,給予特別困難畢業生每人400元一次性求職補貼。
王智勇認為,從學校的角度來看,除了在政策方面、經濟方面對大學生提供幫扶以外,還應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和見習的機會,從實際出發幫助他們實現就業。
學生應對 基礎做起
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小輝就讀于西安一所普通高校。面對充滿挑戰和競爭的就業環境,小輝的心里有些惶恐?!拔視冗x擇適合自己成長的單位見習一段時間?!彼嬖V記者,“畢竟剛剛走出校門,沒有社會經驗,抓住任何一個鍛煉的機會豐富自己,相信從基礎做起,總會有收獲的?!?/p>
5月10日,記者在通往中國傳媒大學西門的甬道上看到“去中西部”的紅色條幅,鼓勵更多的畢業生前往西部就業。日前,教育部、財政部出臺代償辦法,明確規定了享受代償政策畢業生的就業地區、單位類型以及償還標準。中西部基層服務3年以上畢業生可獲代償學費。按照規定,部屬高校本??飘厴I生、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畢業生自愿服務西藏、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河北、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中西部地區以及國務院規定的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3年以上,國家將為其代償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金額最高不超過6000元。
“去社區工作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庇浾唠S機采訪到的一名傳媒大學的應屆畢業生說。而另一名同學則表示,會考慮繼續深造,考學校的研究生?!皩W到更多的知識,將來才更有實力投入到工作中去?!?/p>
高校畢業生到農村服務成為各省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一環。自2006年起,江西省便開始實行“三支一扶”計劃,當時確定的目標是,用5年時間招募1萬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
為確保高校畢業生選得準、下得去、用得好,由“期限型”人才變為“扎根型”人才,江西省制訂了多項優惠政策及就業安置辦法,其中包括“三支一扶”大學生服務期滿后,由人事部門負責安置在鄉鎮事業單位就業,縣鄉公務員招考時切塊錄取“三支一扶”大學生。
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揭贛元曾對媒體表示,“三支一扶”計劃實施3年來,已選拔招募5600多名優秀大學生到農村基層工作。去年,江西省對2006年首批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進行了安置,大多安排在鄉鎮基層單位。今年江西省高校畢業生將超過27萬人。受金融危機影響,人才市場供需矛盾突出,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揭贛元表示,今年江西省實施“三支一扶”計劃,將積極爭取財政的支持,提高大學生的生活和交通補貼,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扎根農村。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