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低迷的環境下,企業人才招聘和管理政策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人力資源服務商萬寶盛華的調查顯示,受金融危機影響,企業的人力雇傭和管理策略較以往更加謹慎。71%參與調查的人員反映公司最顯著的變化是“招募數量縮減、流程變長”、59%的企業實施“精簡組織規模”。不過與此同時,對于精簡人員的企業而言,往往會陷入這樣的尷尬——“該走的沒有走掉,有意留的卻沒有留住”,一些技術高、資歷深的核心人才離開企業,另謀高就。
增加彈性用工
除了“招募數量縮減、流程變長”和“精簡組織規模”,41%的企業選擇了“降薪或減少福利”。與此同時,一些企業也從長遠發展角度出發,進行了一些策略性的調整,如“使用彈性員工”,抓住當前機遇,“注重海外人才、一線人才、核心人才的吸引”。與這些變化相對應的是,仍有12%公司反映在人才雇傭和管理上招聘依舊困難,無明顯變化。
其實,單純地精簡人員并不能從長遠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依據萬寶盛華在全球60年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企業在非常時期應全局思考,重新梳理人力配置的問題,增加彈性用工,從長遠解決人力成本控制的問題。
重點保留核心人才
在不確定的環境下,企業需要更高的靈活性和更強的核心力量使其富有自我恢復能力,持續發展。關鍵崗位人才的去留將決定企業明天的經營命運,那么企業會如何解決關鍵人才流失的問題呢?
萬寶盛華的調查發現,面對金融海嘯的影響,企業留住核心人才更多采用精神激勵。其中在優先采用的措施中,53%參與調查的人員反映公司最優先選擇“調整組織架構,如內部輪崗、職位晉升等”,41%的選擇“管理層身體力行提高工作績效,增加對員工的關懷和交流”。35%的選擇“調查并重新設計工作崗位和績效考核機制”;29%的選擇“增加內部培訓機會”;24%的選擇“讓更多員工參與決策經營”;與精神激勵相對應的,針對核心人才的保留,18%的選擇物質激勵“增加薪酬福利,如加薪、獎金、股權激勵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