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福布斯》網絡版今天刊文指出,Facebook正在成為互相聯系的生活的社會記憶,是記錄社會真理不可變的機器,這非常好。但Facebook的設計也存在過于原始和過于依賴二進制的缺點。Facebook只能區分“朋友”與否,而生活是更加復雜的。真實社交生活存在很多灰色區域,Facebook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對這些灰色區域進行設計。
以下為文章概要:
“對這些灰色區域進行設計”經常指設計師解決問題的新奇方法。比如,一張照片可以存儲在服務器上,也可以存儲在硬盤上,當然也可以同時存儲在這兩個地方。然后就需要聯系這兩處存儲的技術,當一個人有很多這種聯系時,他很快就會有一個包含無數聯系的網絡。
Facebook的設計是它最大的敵人。實際上,控制Facebook設計的并不是該公司員工,而是用戶團體。一旦用戶團體開始使用一個社交網站,該網站就失去了從根本上改進的機會,因為用戶反對巨大的變化。設計的兩難問題對于現有社交網站而言是一項挑戰,但對新社交網站而言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因此,有理由相信,將有其他社交網站超越Facebook成為下一個最熱門的大型社交網站。
幾年以前,游戲人很喜歡用諾基亞的Lifeblog,這是一款令用戶能夠容易記錄和分享日常生活的軟件。用戶能夠用該款軟件自動地記錄自己的生活,這些記錄中有圖片、視頻、文本信息和筆記。通過使用該軟件,用戶可以記錄精確的生活景象,不過其中有些生活景象是很私人的,不適合分享。
因此出現了Facebook。Facebook并不僅僅是一家社交網站,該公司的長期價值是創造了人們生活的社會流(social streams)并把這些聯系起來。
社會科學家將生活描述成幾個不同的階段;在每一個階段,人們對特定經歷價值的評估都是變化的。對Facebook用戶而言,“現在”是生活的中心,他們會把生活最大化。對他們來說,上周末已經成為歷史。
諾基亞Lifeblog面臨的挑戰是,用戶可能不會回頭看自己的生活,而一個用戶過去生活中出現的人與這個用戶的記錄也沒有聯系。
未來,我們可能用Facebook之類的工具瀏覽其他人的歷史。從這一點上來講,Facebook是“歷史的未來”的第一個例子。(寧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