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牛氣的氛圍中,一切來得都那么自然。
6月10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近期,深交所開始對新股發行進行系統測試,暫停數月的IPO重啟進入倒計時。
11日,中國證監會發行部副主任王林對外界表態,雖然創業板相關規則已經基本完備,相關公司也在積極準備發行上市,但從目前情況來看,主板IPO重啟將會先于創業板股票上市。主板搶了創業板的先機。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盡管管理層的正式表態,結束了此前關于創業板與主板孰先孰后啟動的猜疑,然而IPO再次開閘的同時,連續動輒幾百億的融資規模勢必會對整個市場構成壓力,而隨后創業板的推出,能否得到市場的追捧,中小企業的融資會不會面臨壓力?
一個恢復了主板IPO的市場,創業板會不會被邊緣化?
6月12日周五,A股市場在連創新高之后終于有了一個小踉蹌,上證指數在前一日創下2828.74點的新高之后,隨即做出深幅調整,一度下跌70多點,最終收在2743.76點,跌1.91%;深圳成指當日跌175.78點,跌幅為1.64%。
一天正常的調整,似乎改變不了市場資金的充裕,但是資金在幾個市場之間的騰挪,卻有著更大的不確定性。根據最新數據,5月份新增貸款達6645億元,而1-4月的新增信貸總額已經超過5萬億,通脹預期越發強烈,可以預見更多資金將“被迫”投向新股發行和股票資產。
資金爭奪戰?
IPO再次開閘之際,中國建筑、光大證券、招商證券、成渝高速等過會靠前的企業無疑成為熱門企業。
據《華夏時報》記者測算,如果順利啟動,上述4家公司市場凍結資金將會高達23000億元人民幣。勿庸置疑,隨后推出的創業板資金面壓力不可小視。
一些市場研究人員對中國建筑可能引發的打新股熱潮做了一番預測。宏源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唐永剛告訴本報記者:“即使保守估計,申購中國建筑新股的資金也將在1萬億以上?!?/p>
他分析,光大證券擬發行5億股,招商證券發行3.6億股,以1%的中簽率計算,再比較目前證券類上市公司15倍左右的市盈率,參與這兩只中盤股的打新資金會在3000億元以上。
不過,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劉景德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主板先于創業板并不會影響創業板推出,更不會出現爭搶資金的局面。畢竟,創業板是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的場所,資金量有限。
同時,基于投資風格和喜好,兩個市場也不應該出現打架現象。一些成長性和彈性較好的企業會吸引一部分資金參與,該部分資金不會進入主板。
和訊分析師夏立軍也持相同觀點,認為主板先于創業板不會出現對立的局面。他指出,主板的流通盤比較大,大的機構和主力還是以主板為主,而創業板流通盤較小,主要是風險投資者參與,兩者從資金上不會出現爭奪。
對此,國泰君安證券策略分析師翟鵬也持積極態度,主板與創業板之間會有一個平衡,創業板高風險伴隨的高收益一定程度上會吸引固定的投資者,中小企業融資不存在資金的擔憂。
“準備上創業板的企業有很多是翡翠珠寶,我們準備好好找一下?!币晃凰侥既耸繉O先生對創業板一直躍躍欲試。
不過,著名財經評論家水皮卻表示,主板重啟先于創業板,創業板“無異于被閃了一下腰”,風光大打折扣。隨著主板IPO重新開閘,創業板將逐漸會被邊緣化,加快雞肋化,到后來板塊效應的意味更濃。水皮分析,從某種意義上講,邊緣化后的創業板類似于更小的中小企業板,盡管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但無論從高科技還是成長性看,中國的創業板與美國的創業板還是有所差異,國際上很多創業板未能復制美國的創業板亦是基于此。
“成長性好的高新科技企業,即使想穩定更好的發展,因為融資額度較小發展受限,也會力求未來在主板上市?!彼と缡钦f。
此外,從交易所層面看,隨著更多大盤藍籌的入駐,上海交易所會愈發強勢,深交所中小企業的劣勢將逐漸明顯,兩者的力量懸殊會變大。
或再現打新“狂潮”
自5月11日新股發行制度征求意見開始,IPO重啟工作進入提速階段,似乎比業界想象的快很多。一個月后,《關于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正式公布,IPO重啟進入倒計時。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對外公開表示,隨時可能向過會公司發核準文。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此次意見修改與征求意見稿變化不大,在此前保障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基礎上,增加“適時調整股份發行政策,增加可供交易股份數量”與“完善回撥機制和中止發行機制”等相關內容,增加發行機制的彈性,使之更加市場化。
意見的頒布得到了業界的肯定。盡管如此,對于IPO啟動后上市首日是否會出現此前“炒新行情”,多位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持保留意見。
對此,證監會人士亦直言不諱,從近期看,特別是采用新體制后的首只或幾只股票發行,其結果并不一定能使各方滿意,可能會有不一致的看法。比如由于市場約束機制不健全,買方約束力弱,有可能出現發行價格偏高的情況,發行價偏高則有可能導致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也有可能受二級市場過度炒作的影響,一二級市場價差在上市首日仍然較大等等。
“在實施改革初期出現一些差異較大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在一段時間之后會逐漸平穩,對此應充滿信心?!鄙鲜鋈耸咳缡钦f。
事實上,不僅是管理層,已過會的33家企業已經做好準備,相繼報送要求報送的最后封卷材料,且投行團隊已經整裝待發。
“封卷材料補充完善后簽字蓋章,將不會再有變動。相關公司的保薦機構正在準備最后的封卷材料?!币晃煌缎腥耸扛嬖V記者?!皳宜?,中金的投行團隊已經做好準備?!迸c中金有長期合作的某私募人士李先生如是說。
而作為IPO重啟首單期望最高的中國建筑,其董秘孟慶禹和主承銷商中金公司的項目負責人11日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顯得非常低調:“現處于上市緘默期,需要遵守證監會規定,不方便說什么?!?/p>
同樣,其他過會熱門企業光大證券、招商證券等對外也是三緘其口?!拔覀兊却C監會的最后消息?!被馃岬腎PO重啟在公司間低調得不能再低調。
接近管理層的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IPO重啟6月問題不大,而重啟的順序基本是按過會順序。
“大家都在猜,各類企業都再公關,發哪一個市場都可以接受?!倍辔皇袌鋈耸棵鎸Φ谝粏位湔l家毫無興趣?!拔覀兙妥龊蒙曩彽臏蕚浒?!”
東北證券分析師趙旭向本報記者直言:“和以往的IPO相比,新股發行制度目前來看變化不大,打新股的收益率依然會很高,在20%—30%以上,幾千億資金追逐一只新股的場面將繼續?!?/p>
對沖性利好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自新股發行制度5月中旬出臺后,市場強勢顯現,滬指一路沖高。然而,IPO進入倒計時后,市場面臨短期壓力,市場謹慎人士增加。
12日,上證綜指盤中連跌破5日和10日均線,全日成交1264億元,量能繼續萎縮,滬深兩市個股普跌。
“為維護市場穩定,不排除會有配套措施?!倍辔环治鰩熢诮邮苡浾卟稍L時如是說。
“雖然銀行信貸規模有增無減,但是基于大小非的壓力,市場流動性并不樂觀?!泵α私雮€月的富國基金人士向記者直言,不排除隨后新基金的審批會加速。此前基金的大規模募集就會為IPO做準備。
有數據統計,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6只新基金的平均首募金額接近40億,達到38.72億元,創下了今年新基金單月平均首募金額新高。而5月滬深兩市股改限售解禁股份創一年以來的新高,共被減持10.54億股,較4月增加0.38億股,特別是日均減持量達0.59億股。
“新基金發行有這種可能,因為這塊是管理層可以調控的部分?!遍L期跟蹤基金業的安信證券分析師如是說。
不過,在國金證券基金分析師張劍輝看來,運用新發行基金來對沖IPO重啟帶來的供求壓力,效率較低。畢竟,從基金的審批到發行再到申購需要一段時間。
“而一般基金最佳申購額度為30億,10只基金也就300億,對市場利好有限。IPO重啟短期影響有限,但基于經濟基本面回暖長期看問題不大?!睆垊x如是說。
“IPO不會對市場造成影響,因為一二級市場的資金界限分明?!币晃宦殬I操盤手一語中的?!癐PO重啟的利空已經消化,目前流動性充裕,基本不需要配套措施,市場自身可以調節?!眹甲C券策略分析師張翔更是觀點鮮明。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