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不能因噎廢食

2009-06-24 22:25:02      晏琴

  本報記者 晏琴報道

  ——專訪原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保育鈞

  中國目前中小企業數目已經超過4000萬戶,實現的工業總產值占全國總產值的比例約為70%,并且提供了75%以上的就業崗位??梢哉f,未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小企業依然是中國吸納就業的重要平臺。而如果因為金融市場結構缺陷致使企業倒閉,中國所面臨的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

  原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保育鈞就當前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在參加《中國產經新聞》報社舉辦的“中小企業成長與就業新思維”論壇期間,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中國產經新聞》:從今年一季度的信貸投放比例來看,更大規模是投向了基礎設施領域。貸大、貸多、貸壟斷的跡象較為明顯。作為硬幣的另一面,中小企業借貸空間被壓縮了,好像并沒有因為銀行信貸規模的放大,融資難問題得以疏解。您怎么看這一問題?

  保育鈞: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由來已久。一季度的新增貸款更多地流向了國企或者是大項目,而中小企業獲得貸款很少。

  從銀行角度看,就要看企業值不值得銀行給予貸款。第二個就是中小企業自身。而中小企業又分為兩類,一類是企業賬目不清楚,沒有東西做抵押,也沒有核心技術。值得關注的是另一類企業,目前還能生存并且發展下去的中小企業,它們有自己的“看家本領”,但是還是出現了貸款難的情況。按道理說,這些企業是值得銀行借貸的。目前我們說貸款難問題,主要是針對這部分的企業而言的。問題是咱們國家目前的金融體制出了問題。

  《中國產經新聞》:目前,一些外資企業比如香港匯豐,他們卻在積極地為中小企業服務,認為這個市場很大。還有臺灣的一些金融機構,他們非常愿意進入大陸市場來服務中小企業,但是苦于市場的不開放無法進來。那大陸的金融機構為什么沒有看到這些前景?

  保育鈞:大陸的銀行有“飽飯”吃,懶得去做。吃飽了,跑不動了,誰愿意吃這個苦呢?銀行現在貸款給國有企業,那是旱澇保收的好活,何苦再去冒著風險給中小企業貸款,萬一收不回來,豈不是自討苦吃。這些銀行就沒有這個動力。沒有人愿意去做這種利潤少又有風險的事情。我們應該建立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銀行。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中小企業貸款問題很難得以改觀。

  《中國產經新聞》:當下的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動力不足??梢哉f,我國已經到了大力發展中小金融機構的時候了,盡管有所嘗試,但始終效果不彰,那么癥結究竟何在?

  保育鈞:壟斷。很多時候,都說為了金融安全,國家就不得不控制。但是,金融安全不是靠壟斷就能實現的。金融安全真正的是要靠一套制度去監管。目前,咱們國家金融產品太少了。企業融資的三種方式:一是上市。但是上市的企業只有1000多家;二是發債,只有國有企業才具有這種資格;三是銀行借貸,而銀行借貸得有抵押,中小企業缺少抵押物。我們應該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但中國已有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控制著絕大部分金融資源,他們又向國有企業傾斜?,F在沒有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銀行機構,所以金融體制一定要改革。

  《中國產經新聞》:那您認為,金融改革如何改對中小企業才是有利的?

  保育鈞:就是要大力發展社區銀行,建立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一種金融機構。首先要有社區性質,本鄉本土的,對誰的情況都是熟悉的,了解企業的方方面面,完全是憑信用在貸款。不需要任何抵押物。當然社區銀行在全國范圍內不能實現,要小范圍進行。憑信譽好壞貸款,不良貸款率自然也會比較低。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