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在經歷了長達9個多月的暫停期之后,中國證券市場的新股發行再度開閘,首只發行的新股花落桂林三金藥業。隨著新股發行的開閘,創業板正式登場已為期不遠,加上國內股市近期持續不斷地震蕩上揚,使得中國創投市場再度成為國內外各路資本追逐角力的主戰場。
創投研究機構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創投市場共披露投資案例9起,投資金額為6870萬美元。投資案例數量與上月持平,投資金額卻環比出現了高達78.8%的上升。在這9起投資案例中,外資投資案例有4起,中資有5起。但在投資金額方面,外資則明顯占據了主導位置,投資額為4593萬美元,中資投資額為2277萬美元。
就在國內外各路創投機構挽起袖子準備在中國創投市場大干一番之時,一個不期而至的消息讓人們不得不對本土創投業所存在的問題加以正視,那就是在國內創投圈內稱其為“天使大哥”、“民間創投第一人”、“民間天使投資第一人”的劉曉人因為無力償還民間集資被迫向警方自首,其所創辦的紅鼎創投也是人去屋空。
2006年7月15日,劉曉人聯合另外5位自然人,成立了紅鼎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這位靠做雞血石生意掘得“第一桶金”的創業者把眼光瞄向了當時鋒芒剛起的創投業。由于以合伙制的形式組建,紅鼎創投被輿論稱為國內本土風投的開創者,劉曉人也因此在創投圈內有了名氣。按照劉曉人的說法,紅鼎創投是一家“以本土民營資本為主體的風險投資機構”,專門從事互聯網領域的天使投資,計劃3年內投入資金1億元。似乎是為了證實劉曉人的說法,在紅鼎創投的投資清單上,交友網站螞蟻網、在線零售箱包的愛尚網、中國民間資本網、青銅網絡、茶易小鋪茶葉連鎖店等眾多投資案例躍然其中,看上去還蠻像那么一回事。
知人知面不知心,戴著“中國民間天使投資第一人”的桂冠,以及其在互聯網領域的幾個投資案例,加上看上去貌似公允的公司管理架構,劉曉人的忽悠大戲終于開場了。除了公司成立時幾個股東湊起來的3000萬股本金之外,后續項目的投資資本大多數是以劉曉人或者公司的名義在民間高息借貸而來。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劉曉人借貸的資金利息多在2分以上,走的還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的老路。這些借錢給劉曉人的人主要集中在劉曉人的出生地德清縣上柏鎮,以及武康縣、杭州、寧波等地。在劉曉人投案自首之后,目前公安局登記在冊的涉案金額約兩個億,但其民間集資的實際金額可能有6至8億元,最終受害者估計有上千人。
互聯網行業和創投行業在我國都屬于朝陽行業,應該來說存在很多投資獲利的機會。而在短短的3年時間里,劉曉人和他的紅鼎創投不但未能從這兩大朝陽行業中掙到真金白銀,反而是落了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結局。反映出我國本土創投業存在的三大頑癥。
頑癥之一:
對創投業的性質和風險估計不足
創投業在我國發展的歷史不長,我國現有的多數創投業的大佬級人物也多是從其他行業中轉身而來。限于創投業行業中存在的“報喜不報憂”的行業潛規則,很多從未涉足過創投業的人們對創投業的風險估計明顯不足。很多人只看到創投資本通過投資參股的公司上市來實現股權的完美退出,殊不知大多數創投資本投資參股的公司很難達到上市的門檻,能夠保住投資的本金就很不錯。因而導致很多出資人一聽到創投資本要參與投資的項目就認為是會賺大錢的項目,紛紛出資跟進,這是導致劉曉人之類的騙子能夠誘騙成功的關鍵所在。經歷了3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南方沿海地區的民營資本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江浙地區都被形容成熱錢的天堂。隨著近年來創業投資行業的發展,不少江浙民營資本紛紛涌入創投行業。把創投業當成了資本“當鋪”,成為發放高息貸款和民間集資的場所,為本土創投業的未來發展埋下定時炸彈。
頑癥之二:
項目投資和資本管理缺乏規范
創投業對項目投資的管理要求相當嚴格和規范。從國際創投業的發展歷程來看,一個項目從進入創投資本視野到最后完成投資,其間的過程是極為繁雜的。
筆者記得一個國際著名投行在投資我國一家食品企業時,僅僅前期的盡職調查費用就花去500萬美元,花費時間近一年。反觀劉曉人,在其進行創投投資時,沒能完全按照必要的項目投資管理程序運作,自己對互聯網領域的企業運作又缺乏經驗,投資某種程度上來說成了“拍腦瓜”,項目投資的失誤在所難免。而從資本管理的角度來說,創投業對項目的投資都是以參股為目標,是一項長期投資。但劉曉人卻是采用短期高息拆借的方式融入參股資金,以短期高息資金來獲取長期參股的可能高收益,劉曉人焉能不???
頑癥之三:
創投人才嚴重不足
創投業的新生事物性質注定了我國創投人才的缺乏和不足。近年來,創投業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這種迅速發展必然帶來人才的缺乏。我們看到,在本土創投業的隊伍中,年輕面孔居多。雖然創投業是一個需要激情的行業,年輕人多一些并沒有什么不好,但是創投業更是一個需要高智慧和豐富企業實戰經驗的行業,其對人才的要求之高也是別的行業所不具備的。從國際投行來看,創投業的從業人員年齡大都在40歲以上,大都是“三高”人才,這樣才能保證投資人的投資安全,保證投資項目的基本成功。劉曉人的投資失敗除了與其非法集資有關之外,缺乏人才也是一個致命原因。紅鼎創投的“投資顧問”、曾任和訊網CEO,YAHOO中國總經理的謝文,在接受相關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認為“土造VC”投資互聯網的成功幾率不高,建議這些民間資金還是投資實業比較好。
劉曉人進去了,為本土創投業敲響了警鐘,但愿本土創投業能夠從中吸取教訓,完善行業管理規范,也希望中國的民間資本在投資創投業之前,一定先掂量掂量自己的錢包,別讓人再給忽悠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