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醫療集團被爆利字當頭 頻出陰招剝削病人

2009-06-25 10:51:39      挖貝網

  中新網6月22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以商業掛帥的香港醫療集團,經營手法常為人詬玻一名曾在5、6間醫療集團行醫的醫生大爆醫療集團“黑幕”,包括規限醫生只可向持醫療卡的病人提供平價藥物;限制處方2、3天藥量,有病人先后兩次求診,方獲7天療程的抗生素藥物。

  陳姓醫生表示,醫療集團“利”字當頭,常使出“陰招”以節省營業成本,例如雇員醫療保險下的醫療卡制度,背后運作一直鮮為人知。他稱,醫療集團指引規定,醫生必須向醫療卡病人處方平價藥,精神科藥物、慢性疾病藥物等一律要額外收費,“‘生蛇’的病人,需要處方止神經痛的藥物,但藥費十分昂貴,如果病人出示醫療卡,我們只會處方一般止痛藥,根本不能夠止痛?!?/p>

  他稱,過去常有持醫療卡的病人被迫求診兩次,才獲足夠7天療程的抗生素藥物,“醫療卡講明每次求診只處方2至3天藥物?!彼f,醫療卡的診費中,有4至6成是撥作醫療集團的行政費,3、4成為醫生診金,不足1成才是藥費,“如果診金是200元的話,當中只有10多元是藥費?!彼f,醫療集團使用的藥物,通常來自香港藥廠的平價藥,或來自印度及越南等地。

  他批評,醫療集團會大批購入藥物,再分配到不同診所分店,惟最終藥物出事,責任卻落在診所的醫生身上;由于必須以醫生名義訂購藥物,他稱曾有醫療集團要求他以個人名義,購入大量安眠藥,再分發給其它診所,“我堅持不做,唯有辭工走人?!?/p>

  他直言,受雇的醫生只是“打工仔”,必須按集團的指示辦事,惟一旦出現醫療事故,被醫務委員會控告的人卻是醫生,集團董事根本不用“上身”。而過去曾有新入職的醫生對醫療集團的宣傳政策懵然不知,結果該醫生被醫委會控告涉嫌宣傳及賣廣告,最后更被定罪。

  香港醫學會會長謝鴻興指出,醫管局未必有足夠空缺接收剛畢業的醫生,倘若自立門戶開設診所,則動輒數十萬元,因此醫療集團成為醫科畢業生容身之所。他說,經常接獲受雇于醫療集團的年輕醫生求助個案,“睇癥之余,還要推銷健康產品?!?/p>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表示,計劃下個立法年度,以私人草案形式提交《2009年醫生注冊(修訂)條例案》,要求經營醫療業務公司向衛生署注冊,當中過半數董事須為注冊醫生,目前正咨詢不同界別意見。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