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萍報道
6月24日,聯合國“世界金融和經濟危機及其對發展影響高級別會議”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
據了解,去年底,聯合國發展籌資問題后續國際會議決定舉行“世界金融和經濟危機及其對發展的影響高級別會議”。據稱,會議為聯合國歷史上首次就國際金融危機問題舉行的高級別會議。此外,會議還將特別關注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危機中的困難和需求。
“聯合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關注全球經濟的平衡增長,反貧困?!敝袊嗣翊髮W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教授王晉斌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稱。
據悉,世行最新預測稱,2009年發展中國家經濟將增長為1.2%,而今年3月預計將增長2.1%。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2009年處于長期饑餓狀態的人口將從危機前的8.5億飆升到10億,占發展中國家人口的比例超過18%。
事實上,早在本次會議召開幾個月之前,大會主席就成立了由諾貝爾獎獲得者約瑟夫·施蒂格利茨領導的國際貨幣和金融系統改革專家委員會。在聯合國網站上,該委員會為大會提供的成果文件草稿稱,貿易、金融和匯款下降以及官方援助拮據是嚴重威脅發展中國家經濟的主要因素。
上述委員會認為,危機可能對發展中國家產生特別大的負面影響,原因在于,這些國家用以應對危機的資源有限;這些國家財政和社保體系不健全;這些國家過度信奉“市場”,限制了部分國家實行反周期財政和貨幣政策的能力;這些國家資本賬戶完全開放的發展中國家,往往過度依賴來自國際資本市場的私人資本,因此受到的影響也最大。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當天的開幕致辭中表示,20國集團倫敦峰會所作出的1萬億美元的金融援助承諾只是一個開始。他說:“我向他們強調了為最貧困和最脆弱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問題上提供支持,以及在年底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協議的必要性,我也向他們強調了將承諾轉化為行動對于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重要性?!?/p>
與會的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在當天的全會發言時指出,國際社會應以更宏觀的角度審視發展問題,將發展中國家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力量,將解決發展問題、化解發展危機作為應對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環節。楊潔篪還指出,應切實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上述委員會認為,當前全球經濟框架存在嚴重失衡,目前許多發達國家采取的是逆周期政策,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采取的是順周期政策,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后者不具備實行逆周期政策的資源,而他們在尋求國際援助時必須接受的苛刻條件又限制了他們可以使用的政策空間。上述委員會稱,如果這樣一種不對稱的政策取向無法得到糾正,則勢必會加劇已然失衡的全球經濟。
不過,“說白了,聯合國更多的是些協調性的東西,很難出臺具體的政策?!蓖跽急笳J為,聯合國成員眾多,很難達成一致意見,而政策更多的是些區域性的東西,比如一些發達國家,更多的是從自身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并不會因為聯合國的意見而作太大改變。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韓孟則認為,“從積極方面考慮,此次危機中,僅由發達國家自身調整會比較慢,如果發展中國家也來參與經濟調整,困難由更多國家承擔,可能風險就分散一些,發展中國家將不僅僅是受援助的狀況?!?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