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被譽為臺灣“經營之神”的王永慶在去世八個多月之后終于入土為安了。
王永慶的入土儀式共進行了約一個半小時,現在長眠于臺北縣林口鄉的長永紀念福園。盡管王永慶已經入土為安,但其身后事卻并未了結,因他遺留下來的巨額財產所引發的遺產爭奪風波仍將繼續進行。
未留遺囑背后
一直以來,外界都不太理解緣何精明如王永慶這樣的人卻沒有留下任何對財產進行明確分配的遺囑呢?
臺灣資深經濟分析師賴憲政昨日在東方衛視接受《雙城記》節目采訪時表示,目前來看確實沒有遺囑。王永慶這次逝世是猝死,沒有準備。醫生給他估算可以活到100歲,所以他也沒有準備那么早交班。不過從2001年開始,王永慶在美國以及其他地方設立了7個基金,信托基金也等于是遺囑的一部分,這部分目前估算是2650億元新臺幣。
至于整個王永慶家族的財產有多少,根據臺塑集團的官方版是無法估算。而據賴憲政的估算,目前申報的遺產差不多是500億元新臺幣,加上美國的信托基金以及臺塑美國分公司70%的股權約550億元新臺幣。目前在臺面上看到的有3700億元新臺幣,再加上他捐贈給長庚醫院的兩三個基金差不多有1500億元新臺幣,這樣就有5200億元新臺幣的財產已經浮上臺面。
至于在臺面下的,也就是王永慶長子王文洋一直耿耿于懷想要追查出來的,包括香港的一些房地產,內地的一些資產如長庚醫院的投資等,總數可能在這個數字上增加一倍甚至更多。
而臺灣資深媒體人陳鳳馨則表示,其實臺灣的家族企業,幾乎沒有一個有遺囑,這里面有一個非常深刻的原因是為了避稅。過去臺灣地區的遺產稅在50%~60%之間,如果在遺囑里面交代得非常清楚,這等于是告訴稅務人員具體的納稅基數。
第二種原因是因為臺灣的家族企業彼此交叉持股的情況非常嚴重,比如所謂的臺塑四寶臺塑、臺化、南亞和臺塑石化,彼此之間都有相互持股,外面的基金會也有相互持股,整個財產網絡,非常復雜。
臺灣絕大多數家族企業,在開始建立關聯企業的時候,就已經做資產安排了。從浮上臺面的情況來看,包括臺塑集團的七人接班小組以及海外一些基金的安排,王永慶認為他已經全部安排好了,但沒有想到中間殺出一個長子王文洋不服氣這樣一個情況。
長子奪產風波
王文洋13歲即被父親送到倫敦念書,取得企管碩士、化工博士兩項學位,并在美國工作過一段時間。返臺后,王文洋從南亞塑料公司課長、生管組長、廠長、副理,一路做到協理,原本即將晉升副總經理,并被視為王永慶接班人,這時發生“呂安妮事件”(王文洋愛上他的學生呂安妮),使得父子反目。王文洋于1995年離開臺塑集團,于1996年自行創辦宏仁集團。
陳鳳馨表示,王文洋在遺產的事情上鬧出這么大的風波,可能也是準備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但是由于三房不退讓,所以才要用司法方式來解決,誰勝誰負還很難預料。
王永慶的遺產,司法文件簽署細節還不知道,在美國他登記的配偶究竟是誰這些細節都不清楚的情況下,現在輸贏還很難定論。至少在臺灣的這部分500億元新臺幣遺產,可能有將近一半都是王文洋的。因為王永慶在臺灣的配偶是郭月蘭,其他兩房都不能稱為配偶,只有郭月蘭有配偶的身份,夫妻之間的財產共同持有,而且這部分遺產不用交遺產稅,而郭月蘭沒有子嗣,過繼在她名下只有一個王文洋,也就是說郭月蘭的財產就是王文洋的財產。
賴憲政表示,在美國的2650億元新臺幣財產是王文洋通過私家偵探查出來的,而在大陸的一些投資目前還沒有浮上臺面,所以在臺灣的500億元新臺幣,在王文洋來講只是很小一個數字而已。那些還在水底下的部分,可能比目前看到的大好幾倍,王文洋目前計較的是這個部分。
以戰逼和戰術?
不過隨著這場遺產官司拖延下去,對王永慶整個家族顯然都沒有什么好處。這場官司最后又會如何收場?
賴憲政表示,對王文洋來講沒有什么損失?,F在最壞的情況就是他不能進入臺塑的領導核心。所以對他來講是穩贏不輸的,以戰逼和。在未來一段時間會不會有一個和事佬出來,大家在美國律師的勸告之下坐下來好好談,雙方各讓一步,作一個權利的分享,最大的一個目的應該在這里。
陳鳳馨也認為,以戰逼和的可能性還是非常高的。主要牽涉的還是遺產稅問題,不管是在美國的部分還是在臺灣的部分,這些財產只要把它端到臺面上,經過法律程序偵查,對王永慶家族來講,就要至少先損失掉一半,剩下來的一半再決定到底歸誰。除非三房這邊有把握王文洋連一元錢都追不到,否則一定要跟他作一定程度的和解,不然對整個家族來講都是極大的損失。
而對王文洋來講基本是穩贏不輸的,至少是拿到在臺灣的200多億元新臺幣,此外追到的任何錢都是多出來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