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G麥戈文:到中國內地去

2009-07-06 09:52:05      雷中輝

  IDG全球董事長麥戈文

  麥戈文是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創始人兼董事長,被稱為“IT媒體教父”,也是最早在中國從事風險投資的美國人。

  麥戈文1959年畢業于麻省理工大學,1964年創辦國際數據研究公司IDC,1978年,麥戈文第一次訪華,2年后在中國出版了第一份具有外資背景的出版物《計算機世界》。

  1993年,麥戈文委托熊曉鴿代表IDG與上海市共同成立了國內第一個外資風險投資基金——“太平洋技術風險投資基金”,正式踏入中國風險投資市場。至今,IDGVC在中國投資公司超過150個,成為在中國投資最多的VC,成功退出的公司約30個,其中包括搜狐、百度、如家、攜程、金蝶、分眾傳媒等。

  1978年,出于對中國經濟狀況和政府狀況的好奇,我第一次來到中國訪問,發現中國人對信息充滿熱情,渴望從書、報紙、雜志中獲取信息。當我首次真實地漫步在北京街頭之時,第一次強烈產生了要到這個國家投資辦報的沖動。北京的書店總是擠滿了購買書籍與報刊的人群,當再三被這些人流所推擠之時,我真切體會到了中國人民對于知識文化的尊重,以及獲取信息的迫切之情。

  所以我想,我要到中國投資,而且越快越好。當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的時候,我再次來到中國,建立了第一個中美合資企業《計算機世界》,那是1980年3月。

  今年(2006年)是我第98次訪問中國,明年可能還會來中國過春節,那將是第99次訪華。過去10年,我們在中國已經投資了150家公司,總共管理近十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基金。

  我們的投資標準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或基金愿意出錢投資中國,但錢并不是最主要的,關鍵是如何利用風險投資來建設高質量公司。

  有人曾向我們展示他們的商業計劃,一種在線翻譯服務,我們認為產品很好,但看不到它未來的盈利模式。然而,他們的團隊很不錯,而中國市場上需求更多的是中小企業的財務軟件,于是把他們介紹給了一家美國的軟件公司,最后他們獲得了成功,這就是今天的速達。

  另一個例子就是,有人想做有關書的數據庫,我們建議,為什么你們只是提供書的信息,為什么你不讓訪問者買書呢?你們提供書的信息,若他們想買書,你們則把信息給出版商,出版商發貨后再給你們錢。于是他們改變了原先的商業模式成了網上書店,這就是當當,中國的亞馬遜。

  我們的投資標準是:第一,公司的產品要很廣闊的市場,且企業發展速度很快。在4、5年中,可達到4、5億元人民幣的收益。因為只有成長到這樣的規模,才有可能被別的大公司并購或者能夠上市。

  第二,管理團隊要非常有活力、有激情,而且有能力達到第一標準中設定的目標。特別強調的是,這個團隊能否處理好彼此間的人際關系,是否團結協作是重要的考量指標,一個搞內耗的團隊只會阻礙公司的成長。

  第三,產品必須要有一些獨特性,或者有一些獨特的技術,這樣不太容易被競爭對手復制。

  第四,在今后5到7年內,這個企業能實現每年35%至45%的資金回報率。對于選定的合作伙伴,IDG不僅會在資金上給予支持,而且還會向他們提供多方面的良好建議,比如,幫助制定發展規劃、市場推廣計劃、尋找團隊領袖和成員,以及在國際上尋找合作伙伴、幫助其上市等。

  我們到目前為止共投了150多家公司,其中已經退出了30家。2005年我們通過對3家公司的股權轉讓獲得5000萬美元的現金收入。2006年至今,我們已經獲得了1.1億美元左右的收入。2005年回報率最高的是百度,2006年回報率最高的是搜房。搜房我們是十年前投的,今年才得到回報,可見我們很有耐心。

  到中國內地去

  從1993年開始,IDG就在媒體、出版業、在線服務、研究等領域投資了2億美金?,F在我們的中國在投基金已經達到7.5億美金,是以前的三倍以上。

  過去我們只投早期和發展期,現在我們開始投一些中晚期項目。過去八個月我們已經投資了十多個項目。我們現在的基金中IDG主要做早期的,IDG-Accel主要做成長期的。投資的線拉長了,投資的速度提高了,力度也加大了。

  IDG是進入中國最早的風險投資公司。但是我們也聽到一些議論,說IDG在中國市場的成功,是因為它來得早,每一單投的錢也少。如果有更多有實力的風險投資公司進入這個市場,IDG將面臨許多好項目的競爭。

  事實也確實如此,自2005年以來,美國本土的許多風險投資商陸續進入了中國,比如紅杉資本、藍山資本(BlueBridge)、DCM等數十家,他們也紛紛在中國尋找本地經理人,來發掘這個新興的市場。

  很多人可能擔心,由于很多同樣來自美國的投資商來到中國,IDG會面臨競爭壓力,許多優質公司被瓜分。

  我們覺得,投資是按階段來投的,而IDG擅長于早期和成長期的投資,成本低,占有股份大,后期可以跟進,回報率也高。所以我們也希望更多做晚期的VC進入這個市場,可以和我們形成互補來幫助企業成長。

  而且,新的VC一般喜歡盤踞在北京、上海這些大都市,等著企業找上門。我們參與央視合作的“贏在中國”,收到了來自各地的15萬多份商業計劃書,其中一些來自中國西部甚至偏遠地區,所以我們在多個城市設立了辦事處,如天津、杭州、南京、成都、重慶、長沙,那些城市有很多很好的企業。

  對于退出機制,我認為中國若能實現“全流通”就很好了。一般一家公司產品的使用者或對產品非常了解的人才會對這公司感興趣。而中國公司的消費者多在國內,當公司去國外上市,國外的投資者很多并不是該公司產品的消費者,其個人也并不了解這公司或僅僅通過報紙來了解,所以公司能在其產品的主要消費者所在國上市是最好的。若中國能實行“全流通”,將會有更多的中國公司在國內上市。

  下一輪投資重點

  我每年都會到中國來考察一些新的投資機會。正如我30年前第一次到中國一樣,現在中國人對于媒體內容依然保持著濃厚的興趣。我此次拜訪的幾個出版社,我認為他們應該增加一些科技應用,如在線服務等更特殊的展示方式,用更先進的技術改進搜索內容與搜索引擎的配合,更多使用視頻、音頻。

  因此,我們增加了對媒體的投資,并開始直接投資媒體,如出版發行、在線服務。我們有一個5000萬美元的媒體投資基金,將專門投資影視產品,我們會把LP限定為一些有相關經驗的在國際上有影視發行渠道的投資商。

  現在互聯網為我們建立起了另外一個發行渠道。人們可以在家里從電視、在線收看或下載后觀看。從全球范圍來看,成千上萬的人會需要我們的影視產品。

  我想幫助我們投資的公司與國際接軌。當看到有些公司能夠通過改造,新技術或其它因素的引進如新的分銷商的加入而受益,我就會把該企業的需要帶回美國,我們知道什么企業需要他們的產品,什么企業能對他們進行技術轉讓,我們會聯系合適的美國企業,幫助這些中國企業成功。

  譬如今年流行的WEB2.0網站,這些網站內容很豐富,有很高的訪問率,維持費用也很低,但它們還沒有找到好的商業模式。如何才能從那些認為網絡空間只是用來交換信息的人身上賺到錢是一個殛待解決的問題,而且他們也不喜歡廣告來打斷他們的交流。所以對于這些網絡公司來說,找到盈利模式是一個挑戰。我們知道一旦人們交費上網以后,不可能再向他們收取其他的上網費用。如果我們進行改變,將WEB2.0與3G手機結合起來,向手機用戶收取WEB2.0的服務費用就容易多了。

  互聯網仍蘊藏著很多機會,此外,還有生命科學,醫療設備,醫療服務等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還有類似于博客網所體現出來的人們對內容的需求?,F在太多的資金投入固定資產,尤其是房地產,所以存在泡沫的可能。但我不擔心,因為我們的資金并沒有涉及到房地產。

  至于IDG,每年都在高速成長,我們產品和服務的市場需求也很大,幫助公司上市就是其中一項。過去,我們只能把企業帶到美國、香港、西歐去上市?,F在中國政府放寬了監管,我們也能在國內上市。中國老百姓有2萬億的存款,這樣就意味著有這么一大筆資金作為潛在的投資基金。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