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M林欣禾:三個VC就夠了

2009-07-06 09:44:04      雷中輝

  DCM中國合伙人林欣禾

  加盟DCM之前,林欣禾先生為新浪公司的首席運營官,主要負責新浪網美國地區的運營以及各個領域的商務開發,并參與了新浪上市前的融資工作。2006年4月份加盟DCM,任中國合伙人。DCM在中國所投資企業前程無憂、中芯國際、中星微電子、99快錢、埃派克森微電子、貓撲、文思創新、當當等,前三個公司也成功退出。

  通常跟投者都是在創業者把前面一筆錢快花光的時候出現,這個時候首先就面臨一個定價的問題。如果這家公司一開始就賺錢了,那就有一個幾倍幾倍的PE(市盈率),可以做出比較量化的市場估值。不過通常在第一輪的時候,即天使投完或是A輪投完之后,開始投B輪的時候,通常這些公司都還沒有開始賺錢,就很難做一個PE,這時候就看前面的VC如何講故事了。

  不同行業、不同市場的價值水平差別非常巨大。比如一家公司賣奶粉的公司,跟一家賣軟件的公司,雖然他們的營業額是一樣的,但是賣軟件的價值肯定比賣奶粉的價值高。所以說,每一個行業有它自己的價錢,跟投者與前一輪VC就會有價格上的搏弈。

  而定價之后就是股權份額,通常被稀釋得最多的是創業者,因為你拿了人家的錢。比如創業者一開始是百分之百的股份,最初天使可能會要走20-30%,而第一輪進去之后,創業者可能就剩下50%,第二輪進去的時候就剩得更少。

  當然,最主要還是看創業者本身,如果說他自己很強,第一天就賺錢,那整個公司就不需要拿VC的錢,它就上市了,創業者就百分之百控股,像張朝陽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他是唯一的一個獨立創業者。從這個角度,我還是建議創業者最好不要拿VC的錢,因為無論是A輪還是B輪,投資進來首先被削弱的就是創業者。

  同樣,進入跟投階段后,天使投資通常也會被稀釋。因為天使投資進去的時候,幾百萬人民幣就可能拿到很高的股份,而接下來,如果他還要維持在原有份額的話,天使的投資額可就大了。所以通常在引入VC跟投后,天使一般也就不投了。不過那個時候天使已經很賺了,最初300萬人民幣進去,占有30%股權,這個公司的價值總共也就1000萬人民幣,就是120萬美元,到第二輪的時候,就變成了500萬美元起價,那時天使已經賺了4倍。

  具體到股權比例上,通常第一輪投資的VC占25-30%,第二輪投資者就占20%。通常投第一輪的VC,如果他有錢,還是會希望保持原來的股權比例,因此稀釋的主要還是天使跟創業者的股權。而這也是應該的,因為創業者本身是沒有拿錢出來的,他賺的所有錢都是一個無限回報率,因為他最初就是零。

  此外,在跟投環節中,大家也都會避免太多VC的介入。通常只要超過3家就會出現問題了,因為每個VC的想法都不一樣。最多是第一輪一個VC,第二輪一個VC,第三輪一個VC,再多就會吵架了。三個就已經足夠了,就足夠將這個創業公司推進到上市了。

  實際上,在處理VC與VC之間,以及VC與創業者之間關系時,信任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溝通工具。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