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天涯在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邢明
十年堅守論壇本色,即將登陸創業板
邢明:天涯氣質 人文軌跡
第一桶金 炒股成為千萬富翁
“我只是很喜歡跟人在網上討論股票,我們聚攏的是同一群人,大家都是因為喜歡。”
上世紀90年代的邢明,對于互聯網來說只是個愛好者,他日常的工作是在海南省政府信息中心,“我在1995年成了中國第一代網民”。而邢明當時更為朋友們所熟悉的身份是炒股能手,那個牛股頻出的年代有所謂“海南出瘋牛”的說法,而邢明賺到的絕不僅是足以發家致富的錢。1999年,他長期關注的幾只海南本地股票讓他獲利豐厚,賬戶從最初的幾十萬突破兩千萬,邢明用它來創辦了天涯社區。
不知道這是不是中國互聯網行業來源最為奇特的一筆啟動資金,它并不是經常出現在互聯網創業神話當中的“風險投資”,邢明也用自己的經歷寫下了另一種創業路徑。他不是海歸,去硅谷受熏陶也只是最近兩年發生的事。1999年,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的邢明決定把自己的個人收益都押到一個當時還是未知的行業當中,他和其他創業者的共同點只不過是都喜歡。
1999年,有錢以后的邢明決定要建一個論壇,“我只是很喜歡跟人在網上討論股票,后來又增加了雜談和電腦技術論壇兩個板塊,我不知道這些論壇板塊是怎么增加的,也許我們聚攏的是同一群人,大家都是因為喜歡。”
邢明回憶說,其實整個天涯的發展都是建立在愛好的基礎上,這種基礎使得天涯從來不用擔心自己的內容更新——這全部來自網友,也從來不用擔心網站推廣——各個論壇會自己組織活動,甚至不用擔心內容管理——版主也從網友中自發產生。
作為經營者的邢明,其最大的作用就是保持這樣一種平衡,一做就是10年。
清貧創業
曾拒絕新浪搜狐收購
“能夠保持某種‘清高’的態度,可能是因為天涯沒有缺過錢。”
10年里的天涯一直保持低調,它低調地堅持,也低調地看著同行的多個社區網站退出歷史舞臺,而它唯一的應對方法就是“不變”。
邢明認為,天涯之所以能夠堅持到最后,就是因為沒有過早地對它進行商業化,反而保持了非常自然的發展狀態。“國內互聯網曾經經歷過很痛苦的尋找盈利的時期,那時候網絡廣告還沒有起來,大家用各種方法增加收入,比如瘋狂地去做彩鈴和彩信的下載”,但這些始終沒有成為天涯關注的重心。
“能夠保持某種‘清高’的態度,可能是因為天涯沒有缺過錢。”邢明回答說,“因為最開始天涯只是海南在線的一個欄目,成本也比較低,只有兩三個人維持管理。”這種狀態曾被業內人士無奈地稱為“低成本、低盈利”,但邢明卻認為,一個社區的凝聚力,就應該用足夠長的時間去沉淀。
2004年,邢明遇到了一個不小的誘惑,當時新浪和搜狐都在和他接觸,想要收購天涯,對于一個還沒有大幅盈利的社區網站而言,投奔大門戶似乎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他們都要并購,不接受入股,但是我無法付出全部的天涯。”
于是,天涯就繼續安靜等待。2005年,博客及WEB2.0概念興起,天涯得到IDG和清科的投資,2006年底,天涯再次得到聯想、谷歌以及分眾創始人江南春的聯合投資,等到這時候,邢明才覺得,是時候從多年的積蓄中挖掘商業價值了,有了足夠資金的支持,這種擴張更可以在不破壞“天涯感覺”的前提下進行。[page]
網民氣質
一個社區的基本法
“這些人、這些事并不是突然爆發,而是這種機制產生了爆炸性的力量。”
“天涯感覺”是邢明所認為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為了穩固這一競爭力,天涯在過去的10年中對待任何變動都小心翼翼,它幾乎就沒有改過版,而用戶依然不離不棄。
“天涯背后有一種東西,”邢明說,“要說清楚很難,如果你懂得了我們的社區基本法,也許就會懂得天涯的氣質。”而所謂天涯的“基本法”隱藏在無數個帖子的背后,隱藏在用戶往往會忽略的地方,卻不知不覺受其影響。“它包括我們多次調整的用戶協議,更包括網友多年積累自行創造出的無數版規。”
在天涯,最初的氣質來自中國互聯網出現之初的“意見領袖”,天涯成立不久之后,當時四通利方論壇上的高手們集體出走,代表人物“小黑”、“小李飛刀”進駐天涯,帶來專業、認真的風氣。而氣質的持續則來自制度,比如它給予每個版的版主足夠的自主權,讓網民感覺是自己在主導內容,它絕對拒絕廣告帖和“擾民”的廣告,制度環境的網民素質的基礎吸引了更多類似用戶的加入,他們來天涯不是純粹為了玩,他們是認真地在討論問題,認真地開始“第二人生”。
時至今日,邢明已經數不清天涯創造了多少熱詞,“這些人、這些事并不是突然爆發,而是這種機制產生了爆炸性的力量,導致社區網站出現了持續的影響力,網絡話題只會越來越多。”邢明說,因為天涯已經“上道”了。[page]
直面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邢明是1991年畢業的中文系大學生,他說那個時代是充滿著理想主義與浪漫色彩的年代,與時代相符,那時的大學生更是有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那一代人無論世事如何變化,身上始終或多或少都有點理想主義、理論先行, “我們在大學里流行的是看康德和李澤厚。”
順著邢明對于激情年代的回憶,記者的采訪話題就從天涯的“氣質”開始。我們回顧了國內互聯網論壇上早期的幾位“意見領袖”,邢明很愿意談他的“社區基本法”,談用戶為天涯做了什么。他說,作為管理者,只需要小心維護論壇的氛圍,只要能保證用戶暢所欲言的權利就行,“其他的內容你都不用去管,用戶都會自主完成,這樣的話聽上去是不是太理想?”
這種管理幾乎就類似于“無為而治”了,但它卻在天涯變成了現實,并且已經堅持了10年。不知道是不是邢明本人“非硅谷”、“非技術出身”的背景助長了這一溫和的管理方向,但恰恰又是這種溫和,給了國內最大網絡社區安靜成長的時間。
在采訪過程中,邢明并不介意被人形容為“理想化”,但他會強調理論之后未必沒有現實的解釋,尤其是在談論到目前正展開的盈利問題,這時候他會顯得更像個CEO。
“你聽我說了半天網上的‘第二人生’,網絡上的理想國,這些的確是天涯的標簽,也是我最愿意說的東西。”邢明說,但他也承認,面對投資人,則需要換一套更現實的語言。“我們這一年以來,在商業模式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包括社區廣告該怎么做,我們也看到我們的很多同行,做社區的同行,大家也在做廣告。但是很多走到了傳統這樣一個門戶的一種廣告模式,顯然是走不通的。”
“這里面的關鍵就在于你做的廣告不能夠去破壞用戶的體驗。因為社區和門戶網站是不一樣的,門戶網站是由編輯來編的,我怎么嵌廣告,你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拉倒。但是社區有點像大家的一個家一樣,一個圈子,這是我的一個個人家園,一個家在這里,你在干擾我的一些體驗。所以,我們以前做過一些廣告,用戶很反感,后來我們就撤掉了這些廣告,甚至犧牲了一些廣告收入。其實社區也是一樣的,你也可以讓它變成為某一類人群,因為社區典型是以人為中心的,而且是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的,可以變成跟社區某一類人群有關的廣告,而且不破壞他的體驗,變成他需要的東西,這時會有一種新的廣告模式出現。”
“我會說,虛擬網絡人生是某種游戲概念,企業在社區里的精準營銷是電子商務概念,再加上廣告的概念,相信投資人會聽得懂,這樣一說,你不會再說我理想主義了吧?”邢明笑著問。[page]
海南天涯在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邢明
從商論見:
天涯社區將給網友一種家的感覺。
天涯有一種天然成長的不可阻擋的力量。
選擇投資商確實要選擇比較有長遠眼光的,不能操之過急。
天涯還是要堅持做社區,不能夠做成門戶或做其他的東西,這是我們長期的策略。
來自資本的壓力對我們不大,因為最早都是我們自己的投資,沒有這方面操之過急的一些想法。
我覺得天涯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天涯聚集了一幫高素質的人,并形成了強烈的人文關懷色彩。
很多風險投資覺得不可思議,天涯這樣的網絡公司竟然到目前還沒有人染指!
核心競爭力是深厚的人文氣質
口碑營銷剔除廣告帖
海南天涯在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邢明
2009年,當開心網和校內網為“社區網站”的模式玩出新花樣,已經在業內打拼10年的邢明突然發現,自己經營的天涯社區其實早已經走在潮流的前面,天涯堅持了多年的“用戶制造內容”和“交朋友”的定位現在被人取名叫“Web2.0”和“SNS”(社會化交友網絡),是最時髦的詞匯,他做對了。
只是,所有的社區網站都還在面臨同樣的問題:用戶基礎有了,如何產生商業價值?而天涯的局面則更讓人迷惑,它有10年的用戶積累,超過2500萬注冊用戶,使用習慣根深蒂固,如何在不損害忠誠度的前提下還能盈利?
人情味的價值
“您是否害怕騰訊?”
“說不緊張不可能,但天涯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2006年,當互聯網公司騰訊提出在線生活戰略,要把QQ用戶聚合成大社區的時候,社區網站從業者們感受到兩件事情,首先是社區網站的商業價值得到肯定,其次則是威脅,畢竟,騰訊有龐大的用戶群,這些習慣使用QQ的用戶會不會背棄以前常去的社區論壇,況且騰訊還很有經濟實力。
“如果我說天涯的核心競爭力是某種人文氣質,或者說人情味,你會不會覺得我講得太虛無?”邢明很認真地問,他認為這是個很實在的問題,他舉例說,“經常上新浪和搜狐看資訊的用戶不會稱自己為‘新浪人’或者‘搜狐人’,可是天涯已經是一個有氣質的網站。”這種氣質使得用戶們常常調侃說,“我是混天涯的。”
在邢明看來,無論新浪、搜狐還是騰訊,其最初定位是某種“工具”,用以閱讀資訊或者是溝通信息,而天涯從最初就定位于聚集人氣的平臺,并用10年的時間生長出自己的性格,這種看似虛無的文化紐帶就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然而人情味會產生商業價值嗎?
邢明提醒記者注意一點,天涯發展了10年,迄今為止也只擁有20多個內容編輯,但產生于天涯的內容卻源源不斷地涌現并為整個互聯網供應談資,它們都來自于用戶本身,的確,天涯在發展早期并未拿出漂亮的盈利數字,但它同時也沒有花費什么成本,是用戶自主推動著天涯的發展,人情味怎么會沒有價值?
在此之外,還有更多的價值有待挖掘,“在凝聚力的基礎上,用戶會在天涯持續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需求,他們有購物需求,有游戲需求”,目前,天涯正在開始對這些商業需求進行精準的分類,并吸引相對應的廣告信息。[page]
虛擬社區的假與真
“您是否緊張校內網和開心網?”
“不,我們的路徑完全不同。”
然而,不止天涯一家社區網站已經意識到“性格特質”的重要性,新誕生的社交網站校內網和開心網來勢洶洶,可邢明對此卻一點不緊張。
“方向完全不同,很多網站鼓勵用戶實名制,而天涯盛行的是一種ID(網上身份)文化,”邢明說,“有時候越是虛擬的環境,反映出的商業需求卻越真實。”
邢明以一種辨證的態度向記者敘述著網上的真與假,“在整個華人社區里我們發現同樣的特點,當你以另一種身份在網上講話時,反而更容易說出真話,因此我并不認為只有實名制的社區才有營銷價值。”
在互聯網環境里,用10年的時間,天涯成千上萬的ID走出了虛擬而又真實的軌跡,邢明覺得這就是一個中國版的“第二人生”游戲,“人們用最真的態度,在天涯過最真實的生活,也有最真實的商業需求,比如被多數網友推薦的某款產品更容易得到認同。”
在邢明看來,也正是因為“第二種社會”的屬性,社區網站的營銷并不是在網頁上放幾個廣告那么簡單,“為了保障用戶體驗,也沒有那么多地方去放廣告”,相反,企業在網站中的推廣不光是展示,而是 “買下自己的地盤,在虛擬社會中做真實的生意”,建立和用戶真誠互動的“專區”。
實踐:整編發帖公司
“社區網站的廣告收入怎么上升?幫企業做口碑營銷?”
“口碑營銷要做,但絕不容留廣告帖。”
利用人文氣質保證用戶群和網站內容源,再細分這些牢固的用戶群做精準的口碑營銷,這是天涯所認同的網絡營銷方向,接下來就是具體實施的問題。
然而這個問題令人頭疼,因為目前的“口碑營銷”都快成了負面詞匯,那些隱藏在網絡背后的“發帖公司”以“人肉發帖”為主業,其雇員發帖或是在回帖中散發企業廣告內容,“每一條收入甚至還不到5毛,”邢明說,“還把這叫做口碑營銷。”
邢明認為,廣告帖會極大地影響用戶使用社區的感受,“招人厭煩,也起不到什么廣告效果”,在天涯,“拒絕廣告帖”的政策正在被論壇里各版主堅決執行,邢明想要建立的是生態天涯,“包括用戶、社區、企業、廣告代理商在內的龐大生態系統”。
天涯社區營銷副總裁于立娟則補充解釋說:“所謂生態營銷理念,最通俗的一句話,給需要的人最大的幫助,給不需要的人最少的打擾。”
這難道意味著天涯準備整編大小發帖公司?“我們只是游說,”邢明說,“我們的專業團隊已經拜訪了很多發帖公司,告訴大家天涯的廣告體系,想要把他們變成我們的合作伙伴,成為專業的廣告代理聯盟,這比發幾個廣告帖更有價值。”
晨報記者 張黎明
盈利嘗試
廣告不是廣告
“人們用最真的態度,在天涯過最真實的生活,反而會襯托出最真實的商業需求。”
但是,也正因為網站氣質“不可撼動”,當天涯決心在盈利路途上邁進一步的時候,會面臨比門戶網站更多的問題——它不可能單純依靠展示和彈出廣告,“那樣很招人煩,影響人氣。”頁面上也沒有這么多的地方。
邢明認為天涯正在開啟第三代廣告模式,第一代是門戶網站對所有用戶的展示廣告,第二代是搜索廣告,“你查什么信息,搜索工具就給你提供與之相關聯的信息。”而現在出現的第三代網絡廣告就是用戶行為定向廣告。也就是說,廣告不再是針對所有使用者,而是更精準地找到有需要的個人。
而這種“天涯式”精準營銷的背后,正是用戶多年的使用行為。而任何企業都可以依托這個平臺在天涯里面建立一個自助的營銷系統,可以做傳播、做口碑,甚至做電子商務、電子服務,“只是不能用傳統展示廣告的方式,要真誠地經營屬于自己的那一小塊社區。”
“天涯社區將給網友一種家的感覺。當然,我們也會創造出一種新型的社區型網絡游戲。天涯不能老是保持界面幾年不變的狀態,現在我們有個基本的考慮,往無線寬帶上發展,支持流媒體的東西,無線寬帶、相冊、個人家園功能。這是近來最重要的事情。”
據了解,目前,天涯已推出了相關的營銷產品,在為“七天連鎖酒店”開設專區之后,用戶紛至沓來,討論訂房和使用感受,合作至今,平均每月可為七天連鎖酒店帶來2500間房/晚的實際收益。[page]
籌備上市
那會是網民狂歡
“我猜想,到那時用戶的感覺會是‘自豪’,他們會為自己和天涯的成功興奮不已。”
當盈利問題豁然開朗,另一個問題也就隨之提上日程,而面對呼之欲出的國內創業板,天涯真的會成為中國國內第一家憑借“網絡社區”概念登上國內股市的公司嗎?
“首先,我們沒想過去國外上市,因為天涯實在太中國,它如何盈利,也許懂中國市場的人看得更懂。”邢明透露,2008年天涯在線的收入超過5000萬元,利潤1200萬元,從2006年有收入以來連續三年增長超過100%。他也表示,原本計劃首批上市的天涯,已經向監管部門提交了申請在創業板上市的相關資料,公司在盈利等方面也滿足創業板要求,但考慮到當前國內市場的客觀現狀,邢明說:“我們不一定非要趕上第一批,還是要順其自然。”
等到天涯真正上市的那一天,也許將會迎來一場幾千萬注冊用戶的狂歡,“我猜想,到那時用戶的感覺會是‘自豪’,他們會為自己和天涯的成功興奮不已。”邢明說。
晨報記者 張黎明/文 董一鳴/攝
心理測試
成功動機學調查表
這是一份由北京師范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教授提供的心理測試問卷,采用選擇題形式,每題后面有5個數字可以選擇:“5”表示非常符合;“4”表示比較符合;“3”表示有些符合有些不符合;“2”表示不大符合;“1”表示很不符合?!渡探缰芸穼⒄埫科诔鰣鋈宋飬⒓訙y試,由國內權威心理專家點評。
姓名:邢明 年齡:40歲
1 做任何事業我都不喜歡冒險。 1
2 我常思考怎樣能夠以出奇制勝的辦法戰勝競爭對手。 5
3 不賠錢比賺錢更重要。 1
4 我把大部分資金投入到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中。 1
5 我把資金分散投入到風險和回報不同的幾個項目中。 3
6 我做出的決策經常是正確的。 3
7 我經常懷疑自己做出的決策是否正確。 2
8 一個希望成功的人敢于冒很大的風險。 4
9 一個希望成功的人首先要回避風險。 1
10 我對自己所做的任何工作都很投入。 3
11 我只對自己感興趣和具有挑戰性的事情非常投入。 1
12 我愿意做那種程式化的工作,哪怕它相當枯燥。 1
13 我喜歡做能顯示自己獨特性的工作。 5
14 當別人贊賞我工作成就時我很得意。 3
15 我討厭別人對我的工作指指點點,說三道四。 3
16 我不愿意做那種必須對結果負責的工作。 1
17 我不喜歡對自己的工作做長遠規劃。 1
18 我喜歡用數字和圖表證明一個人的工作做得好壞。 3
19 要取得事業成功,必須花心思預測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年的事情。 5
20 比起機關公務員或教師來說,從事工商業更能體現我的價值。 5[page]
激情澎湃充滿理想
北師大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會昌
商界周刊:陳教授您好,從邢明先生的調查問卷來看,他的高成就動機特質是什么?
陳教授:首先,邢明先生的確定性答案有12個,占了整個問卷的五分之三,他是一個思路清晰、判斷力很強的人。在他的確定性答案中與自己“非常相符”的有4個選項,在這4個選項中,第2題“常思考出奇制勝的辦法”,第13題“喜歡顯示自己獨特性的工作”,第19題“喜歡花心思預測未來”,第20題“工商領域更能體現自己價值”,從這4點來看,這是一個有著浪漫色彩、對未來充滿期待的創業者。獨特與創新是他人生發展中的一條主線,不同于常人是他思想的精髓。與此同時,邢明先生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激情下的冒險,風險意識相對較少,他第1題選擇了“1”,第3題和第9題都選擇了“1”,在這一點上與其他的高成就動機者有著較大差異。
晨報記者 高利華
百度搜索:邢明
打開百度搜索,可以看到關于邢明的56200篇網頁。邢明,長江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1991年畢業于中山大學中文系,歷任海南省信息中心主任科員、特區信息報總編輯、海南公共信息網絡在線服務公司總經理。1999年投資創辦了海南天涯在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任該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是中國第一代互聯網人,其以創新模式運營的全球華人網上家園——天涯社區在互聯網產業界擁有著特殊的地位和較大的影響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