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IP技術在電視領域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上網電視成為電視企業追逐的熱點,國內以TCL為首的家電廠商在狂炒互聯網電視的概念,幾乎將互聯網電視看成一場電視盛宴。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領域”?“一個極具前景的產業”?“產業鏈充滿無限商機”……?在這些廠商將互聯網電視捧上天的時間,我們不禁要問:這真是消費者想要的電視嗎?
什么是互聯網電視?缺陷與隱憂同在
什么是互聯網電視?從專業術語方面來解說,互聯網電視是一種可以實現在電視上播放互聯網內容的解決方案,互聯網電視設備多種多樣,包括了最基本的P2P網絡播放機,有下載功能并自帶硬盤的網絡播放機,和集成了互聯網下載播放功能的一體電視機。雖然廠商一直在炒作互聯網電視的概念,但很多人對于互聯網電視的概念還是非常的陌生。
換句較通俗的話來說,互聯網電視,其實就是一臺能夠連接到互聯網的電視!把互聯網和電視機、計算機結合起來? 3C融合、三網融合是一直以來業界和消費者共同的愿望,而互聯網電視看上去正是將這種美好想法實現的產物。其實這種美好的設想,存在巨大的缺陷與隱憂。
我們可以看看宣稱國內互聯網電視領航者的TCL互聯網電視的情況:今年TCL推出的MiTV互聯網電視,宣傳能夠從互聯網上下載“高清大片”等影音視頻,并且支持待機下載,甚至于還號稱有屏蔽技術,可以完全實現綠色健康下載……。其實從TCL這款互聯網電視上我們就能分析出,TCL“互聯網電視”最大的功能僅僅是支持網絡視頻下載而已,這其中還要受到下載速度、下載版權的問題的限制。
如果僅僅是支持視頻影音的下載,還能叫“互聯網電視”么?互聯網最大的特點是接收與分享信息,而TCL的互聯網電視最多起到一個下載的作用,這些其實通過一個USB接口就能實現一些視頻格式播放,只需這樣,便足以滿足其用電視看大片的需求。
其次,上網電視今后應日益重視網絡安全?;ヂ摼W與傳統電子產品的融合往往會帶來很大的安全風險。比如手機上網就使許多手機受到病毒攻擊。許多視頻傳播依賴P2P技術,更是病毒滋生的地方。消費者的上網電視一旦出現問題,用戶會直接尋求家電售后的幫助,這對家電售后也是一種挑戰。
互聯網電視僅是一次投機行為?
“盡管從技術角度上講,讓電視訪問任何網上內容都是可以實現的。但你必須考慮到電視機用戶和電腦用戶的使用方式完全不同?;ヂ摼W的發展和傳播讓大家都已經習慣了用計算機看電視,用電視上網反倒成了一個新鮮事情,這種技術顛覆能讓互聯網電視打敗電腦長期以來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嗎?答案顯然不是!我們看到過太多這樣的失敗案例了!
從1999年,微軟耗資數十億美元,在全球范圍內力的推“維納斯計劃”(使用嵌入式Windows CE 操作系統簡化版本的頂置盒或VCD 機,售價只有一臺個人電腦的五分之一左右。十幾年以來,微軟這個軟件巨人一直嘗試打造“互聯網電視”產業,但嘗盡了失敗的滋味。國內也有相同的情況,前幾年盛大還在整合產業鏈,但是失敗了的盛大盒子計劃(“寬帶娛樂電腦”EZ Station(盛大盒子)。
互聯網電視的出現其實不是說電視機介入互聯網是一件什么壞事,但如果TCL類的廠商是只是想通過“互聯網電視”來賺取消費者的眼球,打造一個噱頭概念,哪注定只是一場失敗。電視、電腦、互聯網三個圈子坐到了一起!看上去真的很好很強大,當我們真的強行把他們融合到一起的時候,我們是否忽視了消費者是否真的能接受呢?國產家電企業難道只能走投機取巧的概念炒作之路?
國產電視核心技術發展應走向何方?
互聯網電視概念的一個炒作,其實我們可以看出,這是部分國產電視企業過于浮躁的最好體現。對國產電視機廠商熱炒互聯網電視產品的做法,其實也是一種無奈之舉。目前國內的家電廠商的價格竟然殘酷,在產品對比沒有特別明顯的技術優勢時,只能通過產品的概念炒作來競爭,試圖一些特點進行包裝,來來促進產品銷售和提升利潤空間。另一個背景是國內現在的3C和3網融合一直進展不大,用戶卻已經有了對海量、高質量視頻內容點播產品和服務的強烈需求。因此,電視機廠商抓住時機找到討巧賣點,把不盡成熟的產品推向市場,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一種無奈之舉。
當下所謂的互聯網電視概念,不僅存在版權難題與投資回報的巨大挑戰,而且也不見得有多少消費者會為此買單。用戶的消費越來越理性,如果一個USB接口就能更具性價比地滿足其從電腦到電視的影音娛樂需求,而對于那些沒有上網習慣的用戶群,特別是中老年用戶群體,他們對于網上影視資源的需求并不強烈也未顯現,那么,要么去努力教育用戶、孕育市場,要么,就無法將這種所謂的互聯網電視銷售給這些群體。 那么,這種炒作出來的高價玩物,就有曇花一現的危險。市場不能違背其發展規律、概念無法阻擋真正的發展趨勢。當前這股互聯網電視概念能炒到什么程度,這種產品能走多遠,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