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日舉辦的“2009創業板上市與私募股權投資高峰會”上,有創投人士透露,108家申報創業板的企業,大概深圳的企業以及深圳創投投資的不少于90家,但具體哪幾家企業能捷足先登創業板,或者以什么樣的操作方法選出第一批,創投大佬們同樣也是“霧里看花”。但與以往諸多創投者們對創業板的狂熱不同,創投大佬們開始冷靜審視創業板,認為創業板是IPO的快速通道,但未必是最優通道,創投企業與所投企業未必要蜂擁而至。
“根據不完全統計,就這次108家申報的企業,大概深圳的企業以及深圳創投投資的不少于90家。”在當日的主題演講中,深圳創業投資同業公會常務副會長王守仁如是說。
另外一家深圳創投公司的老總表示,這次上報的108家企業中,有自己公司投資的三家,但具體的名字不方便透露。而哪些具體的企業能夠上首批,如何從這108家中選出第一批,創投們同樣表示是“霧里看花”。
“對創業板而言,我們要相對冷靜,做投資人不能把能否上創業板作為一個標準,作為一個企業也不能把上市作為自己的目標,否則會變成舍本逐末”。自稱10年前被創業板忽悠進來的深圳市東方富海投資公司董事長陳瑋如是說。
深圳清華力合創業投資公司總裁朱方指出,對創業板的期望值不要過高。“中國創業板現在的這種要求我覺得是個迷你板,這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創業板,因為真正意義上的創業板要體現出它企業的未來成長的東西,我們國內一些中小企業、一些潛力企業很需要資金,但按照現在的標準得不到解決,也得不到發展。”朱方認為,一個創業板有三條很重要的:一是它有不斷成長、高技術、高發展的項目源;二是有很好的投資人,這個投資人是要前赴后繼的,投了十個項目,七個虧掉了,其他三個還繼續投是很好的投資環境;三是有很好的社會、市場的誠信體系,這樣才能孕育出一個好的創業板。
“深圳創業板是IPO的快速通道,但未必是最優通道。”中國首創投資總裁傅成說“企業上市會消耗很多的時間、精力甚至是金錢,一些企業在用大部分時間準備上市的時候,它的競爭者可能抓住這個時機擴大市場份額,如果在這時候企業沒有把主營業務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把上市放在主要位置,這對企業將來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