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做攜程的時候,有媒體說我以前做投行,所以融資比較容易,信手拈來。其實根本不是,哪有那么容易,一些大的投資銀行看不上小企業生意,當時攜程剛剛創始,我和IDG接觸時,之前根本沒有關系,所以找他投資時也是要從頭談。只是理念上的契合,加上對我們企業未來的認可,他們才會投。
投行與投資的不同在于前者面對的是比較成熟的企業,一起走過的日子會比較短,一般投行、承銷商就是掙一些承銷費,之后就分手了。而投資是在企業還是一個雛形的時候就已經進入,會與企業共同經過一段打拼的歲月,至少會和公司有五六年的時間在一起,會進入董事會,會與公司的高層有更多的時間接觸。所以投資者與企業的關系會更加緊密一些。
如果你最早投了蘋果,可以說你幸運,可當你還投了雅虎、google、思科、Oracle等這樣的公司時,你就會問,為什么這些人總是能找到最好的公司,其中一定會有一些特殊的基因。
投資者的榮耀是希望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紅杉投google時,它只有幾個人;投yahoo時,它只有兩個創始人。能把這樣的公司扶植起來,這是對整個經濟很大的貢獻。紅杉有理由自豪,它創造了很多帝國。
我與劉二飛、閻焱他們不一樣,在年齡上我都沒法和他們相比。我的投資更多的是依靠理念。當時我是在加州參加一個會議,和張帆一起認識了紅杉的主要合伙人。由于我有過攜程網的運營經驗和以前投行的經驗,張帆有出色的投資業績,大家在一起談得很投機,理念上很契合,于是,就成立了紅杉中國基金。
也許原本我們并不是很熟,但是共同的理念會讓我們成為彼此的人脈。我們是紅杉的合作者,不是母公司與子公司那樣的合作,而是伙伴關系的合作。
風投行業經常講投人,你在這一行里積累的時間較長,個人閱歷更加豐富,大量的行業內的聯系。而將關系轉變為投資,需要的是一個好的切入點。比如我認識齊向東、江南春可能很久了,但沒有一個具體的事情來呈現彼此的理念,就不會產生化學反應,就不會有合作,也就不會把關系變成投資。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