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于如何經營和打造美麗的故事;
這是解構一個標桿企業系統運營的深刻邏輯;
——有時,美麗也是一門學問。
□ 文/本刊記者 魯渝華 特約撰稿 鄧義勝
太陽照常升起,迎來20年的成就與榮光。榮光背后,一個人閃耀登場。
他張揚著哲人的睿智、藝術家的靈性、工藝師的苛刻、思想家的深沉,他以20年如一日的勤勉與苛求,在一個流動性大、略顯混亂、程序繁瑣的行業,打造出一個美麗的標桿,直至他的企業成為一張響亮的國家名片,既“經營美麗”,又“制造幸?!?。
在其身后,正鋪張出這樣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歷經20年的勵精圖治,這個最初只有19名員工的小公司,已經成為一個擁有金夫人、巴黎經典、時尚經典、兒童天堂、瑪雅、臺北蘿亞、金紗禮服等七大品牌、經營范圍涉及婚紗攝影、藝術攝影、兒童攝影、廣告攝影、數碼制作中心、相框相冊裝裱制作、婚慶服務、教育培訓等14大產業門類,340多家加盟連鎖企業、系統從業員工超30000人,年營業額逾10億元,并成功登陸加拿大多倫多開設分店,溫暖過120萬對新人的大型婚紗服務集團。
它所獲榮譽無數,并在全國40萬家同類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40萬中唯一的“中國馳名商標”;另一方面,它的綻放與美麗,卻被很多人認為“難以理解”,因為它誕生于內地的重慶,因為它一路磕磕碰碰,歷經多次變故,因為它所處的行業,準入門檻較低,幾乎人人都可以“咔嚓”兩下一試身手……
它的進步寫在臉上,它的“悖論”也同樣張揚。它在業內已無對手,所有同行都在向它學習,然而它卻以自己為假想敵,“每天都在誠惶誠恐中尋求進步”;其掌門人周生俊被視為當之無愧的“教父”,在內部,員工們卻都稱其為“周老師”。
——因此關注金夫人。
危機擊不垮有準備者
2009年6月,周生俊被請到了重慶市渝中區政府禮堂,他被要求給在座的各位年輕干部們講講金夫人的成長及如何抗擊金融危機的經驗。
這并不是個輕松的話題。此前,這場被廣為關注的金融海嘯蔓延過全球的大小角落,經濟增長放緩、員工失業……老百姓的錢袋子一旦受到影響,他們無疑將捂緊腰包。在全國擁有340家店、身處服務行業的金夫人也成了危機直接影響的對象。2009年春節,正準備以喜悅心情過節的周生俊,接到市場部交上來的一紙冰冷的報告——自去年10月份到今年1月份,金夫人重慶主城區營業額同比下降10%。
他召集中高層開會,然而最后得出的結論卻有些“言他”。首先,看起來并不是金夫人的問題,比如,員工該微笑的依舊微笑,該做到的環節一個也沒有少;其次,金融危機兇猛,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深受其害,對比同行,一向干得不錯的金夫人下滑幅度還算“比較客氣”……
周生俊對結果有些不滿意。作為一家被譽為標桿的企業,他覺得這些理由也許根本不應成為理由,相反,他更感興趣的是,能不能在危機中找到突破的“決口”,體現一個標桿的風范。會上,他表達了自己的兩個觀點:“一是危機不應成為危機,因為市場永遠存在,比如那些要結婚的人,不會因此就不結婚了;其次,任何一次危機,都是一次洗牌的機會,金夫人應該想到的是如何抓住機會?!?/p>
積極的指導思路似乎起了作用。年后,一場抵御金融危機的運動開始成為各大部門總經理的頭等大事。這場有些轟轟烈烈的運動的指導思想是“創新”,并要求,各部門一把手必須親力親為,并做到“講給員工聽,帶著員工干,做給員工看”;還要求,“穩定第一、信心第二、生存第三、內功第四”,在此過程中,行政管理部安排專人分管企業各部門創新工作的申報、追蹤、驗證及成果評定;集團總裁對創新單獨開辟一事一報政策鼓勵全員創新;成立由基層員工到總經理組成的企業創新管理委員會及創新項目獎勵基金。唯恐“2009創新年”被員工記不住,公司還煞有介事地印制了紅皮的創新手冊,人手一本,“處處是創新之地,天天是創新之時,人人是創新之人”。
這是一記重拳,甚至有些苛刻?!皠撔履辍敝?,每個員工被告之,必須申報一項創新項目,或是工作方法的改進,或是某種更為實用的技巧;公司13個部門的任務是,必須在國內的同行中,找出可供學習的標桿企業,并分解出標桿的優勢,落實時間,直至遞交報告“我已達到或超越了標桿”為止。
標桿尋找“標桿”似乎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然而最后的反饋卻讓各老總們有了不一樣的驚喜:上海的一家同業,在服務和質量上比金夫人做得更為細致,而后他們將其優勢分解為12個方面,每個部門負責人領命而去,落實趕超時間,分頭行動;他們還發現,北京的一家企業在靈活性和鼓舞士氣上有可取之處,于是他們給總部建議,將金夫人每年5月份舉辦的婚博會提前到2月份,既鼓勵和拉動銷售,同時“在冬天里營造春天”的感覺讓人親切,容易記住。
擔憂很快化為了虛無,市場給了勇敢者一個結結實實的擁抱:截至2009年4月,130多份員工的創新報告交到了周生俊的辦公桌上,僅此一項,便為企業增加直接效益100多萬元。提前到2月份舉行的婚博會,反響空前,三天時間,接單1333對,接單對數比去年婚博會增加了30%。
三年前的一場有準備的布局又適時地送上了一份厚禮。2006年,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重慶視察時,指出:“重慶要成為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城鄉統籌的直轄市,西部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敏銳的周生俊覺得這又是一個機會,而后金夫人開始圍繞“城鄉統籌”做文章,果斷加快了40個區縣的布點工作。2008年底,各大區縣布點基本完成,加上四川、貴州、湖北比鄰重慶直接輻射的區縣,60多家店先后開業。金融危機一到,新開門店發揮作用,成為逆市中的另一個增長點。
“金融危機擊不垮那些有準備的企業,這個有準備,我想應該是有對策、有信心、有方向?!?/p>
“金夫人之所以能夠走到現在,在于我們隨時都保持危機意識,并一直不斷地做著準備工作。昨天為今天準備,今天為明天準備,我們20年所做的,便是不斷做、持續做、提前做,把簡單的工作做到極致?!?/p>
——這是一個樸素的道理,對于行業同仁而言,卻又像是一個可怕的宣言,因為它預示著,一個更強大的金夫人時代的到來。
命運推開的另一扇門
周生俊無疑是一個有準備的人。
上世紀60代末,做過廚師、當過店員的他被調到了重慶市國有留真相館搞攝影。
攝影工作講技術、重感覺,也就在這個之前還有些陌生的領域,周生俊突然像是找到了方向。他的攝影總是“自然而不刻板,瞬間捕捉到精彩”。上級及同事對他的評價是:刻苦敬業,喜歡鉆研,還有點好奇心,總是喜歡問個不停。
他從此走進了這個陌生而又精彩的世界,并總是將化解好奇心融入工作中。1980年,在還是清一色的黑白照片時代,他用自制的土方法成功地做出了彩照;1982年,已經成為了省彩擴中心重慶服務部主任的周生俊被送到香港去考察培訓。在香港,他被這個開放多元的城市里分門別類的新穎攝影方式所吸引,而后回到重慶,他即向領導打引進報告,就此有了重慶市第一家兒童攝影室。
命運無意中為人推開一扇門時,也會無意中將有心的人引入門內。一年過后,當大大小小的兒童攝影風靡重慶時,這個38歲的男人已經不再滿足于在國有企業做副總經理的現狀了。
他想創業,做婚紗攝影。理由是兩個在今天無比普通而在當時卻需要勇氣的理念,“香港的今天就是重慶的明天”,另一個,“舊的商業模式已經發生改變,一個細分、并注重服務和營銷的攝影時代即將到來了?!?/p>
創業的沖動反反復復煎熬了5、6年后,直到1989年才付諸實施。這年,已經43歲的周生俊動員了另外5個親戚和朋友,決意以“合伙干”的方式實現創富的愿望。
1989年9月3日,金夫人應勢開張。5個股東,一個重慶人,一個成都人、一個臺灣人、一個香港人、一個美國人共同出資6.5萬美元。這是一家在外表上較為簡陋,租用重慶川劇院地下室作為經營場所的小公司,380平方米、19個人;但這又是一家身份特別而包藏野心的公司,它定位中高端,拍攝一套婚紗照的定價是98元/套和198元/套兩種,而當時市民平均工資不過70元;它還頭頂重慶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的光環,熟悉業務的周生俊被推舉為總經理。
金夫人開門遇冷。頭三個月,生意清淡。
為了維持“高定價必有高品質”的定位,創立之初的金夫人即想辦法讓自己“與眾不同”。一是請來香港高水平的攝影師坐鎮;其次對化妝技巧、拍攝手法均要求“有所區別”;再次在店堂陳列上,擺出唯美甜蜜的婚紗照,營造氣氛,證明“貨真價實”。然后他在等待中堅信,“高端的生活必將到來”。
這一招很快湊效。當很多人從老照相館里拿著舊式的照片走過婚紗影樓,看到仿佛電影海報中的男女主人公身著絢麗耀眼的婚紗與禮服,或俯首低語或溫柔對視時,這種創意新鮮、風格唯美的婚紗攝影一下子打動了那些正被時尚撞擊的年輕人。三個月后,有勇吃螃蟹者開始大方地登門入內,然后驕傲地在眾人的羨慕中昂首而去——金夫人的市場之門轟然開啟。
門外那些觀望的顧客開始爭先恐后地涌入店內,“最火的時候,早上7點鐘就有新人排隊拍照,有的客人甚至提前幾天從萬州、涪陵、三峽庫區坐一兩天的船到重慶住一宿,就只為了拍攝一套婚紗照?!?/p>
火爆帶來了原始積累。1993年,金夫人趁熱打鐵在沙坪壩開設了第一家分店。1990年之后,連續5年,金夫人年均保持了70%以上的增長,“神話”由此被業內熟知。
1995年,金夫人買下重慶錦繡山莊內的一棟別墅,建起了專門的外景拍攝基地;
1996年,金夫人又在重慶南岸區八公里買下一塊地,而后建成了攝影研發基地;
1997年,金夫人開始走出重慶,在沈陽、成都、內江、西安等地連鎖擴張……
在那個市場空白巨大、高端婚紗攝影同樣也是一片空白的局面下,金夫人無疑殺入了一片自由的領地,輕松愜意,任由馳騁。1995年,金夫人被授予“中國十大杰出影樓”的稱號,1999年,金夫人全國開店100余家,開始成為重慶乃至全國家喻戶曉的婚紗攝影企業!
當那些簡易的標準照逐步為市場所淘汰的時候,金夫人已經成為了眾人效仿的對象?!捌焚|無疑在前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因為我們一開始有高水平的攝影師、有自己的外景基地、有進口的相框……這些都是其他同行所不能提供的。根本原因是我們提前預見,并有了充分準備?!?/p>
——提升品質、做好細節等從一開始便成為植入金夫人體內的基因,日后,這一法則被日益強化,直至成為企業的重要經營準則。
經營美麗 銷售幸福
2000年過后,盡管金夫人依舊保持飛速增長,但周生俊突然感到了“壓抑”。
如果說先前金夫人的“走紅”引來的只是同行間的暗中較勁的話,那么2000年之后,暴戾的資本家、投資者、門外漢們開始蜂擁入這個行業,競爭由此赤裸裸地擺上臺面。他每天上班都從解放碑地區穿過:原先老氣的國營影樓改換門庭,各類婚紗影樓接踵開業,價格戰、促銷戰漫天飛舞,走秀的模特們甚至來不及換裝,就匆匆地投入到下一個場子的走秀中……
他第一次感到了壓力?!懊總€競爭對手都以金夫人作為假想敵,同樣花大價錢添購設備,同樣請來高水平的攝影師,同質化的競爭加劇,金夫人又將如何取勝?要知道,領先者的優勢和創新速度,常常是跑不過跟隨者模仿步伐的?!?/p>
想來想去沒有答案,最后得出的唯一辦法是——“夾著尾巴做人”。夾著尾巴做人包含兩重境界:一是更努力地夯實自己的生意基礎,他不信除了“價格戰”外就別無他法;其次,拼命給自己打氣——金夫人如果都活不下來,想必其他的競爭者也撐不了多久。
突破的靈感往往來源于那些迎來送往的細節中,或是來源于某些靈機一動的故事。這年9月的某一天,一位客人專注地看著金夫人的化妝師用曼妙的雙手點綴出美麗的新娘,這位被吸引的客人情不自禁地問了一句:“你們金夫人到底銷售的是什么樣的產品?”化妝師有些詩意,她隨口回答道:“小姐,我們銷售的不是產品,而是幸福!”這句頗具韻味的回答一下子擊穿了客人內心,她回頭逢人便講這個有些“智慧”的故事。
于是“經營美麗,銷售幸?!钡墓适乱幌伦觽鞅榱苏麄€公司,金夫人的每位員工不自覺間也為其感染,他們分外地投入,對客戶更加地認真?!敖洜I美麗、銷售幸?!遍_始成為一種服務的至上境界,傳到“最高統帥”周生俊那里時,他開始思考“怎樣讓顧客來金夫人之后覺得是一個幸福的過程”。
幸福有時并不僅僅是一套唯美有形的產品,對于即將走進婚姻殿堂的新人們而言,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體驗往往是從他們決定拍婚紗、過日子時,所能接觸到的那些愉悅感和祝福開始的。這種初始的幸福一旦植入,他們對提供給他們幸福的企業也會好感倍增、念念不忘。
于是金夫人開始以文件的方式要求員工們,必須做好“銷售幸?!钡姆??!靶腋!睙o微不至、無所不到,并滲透到各個角落:在顧客結婚的時候,會收到金夫人祝福的電話、短信,以及郵寄的鮮花;顧客拍得太晚,門外已有備好的小車專程送你回家;顧客在門市取相框和相冊時,已經有人為你準備好了上墻的鋼釘;冬天給新娘化妝時要用溫水;化妝后新娘喝水要備好吸管;下雨天,門口有“路滑,注意安全”的指示牌,以及隨時自取的雨傘;進門時,已經掛好了歡迎某先生、某小姐入內的迎賓牌……
這是一種潤物無聲而又見真功的細節服務,那些走了幾家的顧客大多留下了,金夫人巧妙地避開了惡性競爭。
讓服務至尊至善至美的準則日后被固化了下來,并被總結為多條屢試不爽的服務法寶,“當你準備向客人說不時,用心做事的機會就到了;當客人有個性需求的時候,讓客人驚喜的機會就到了;當客人有困難需要幫助時,讓客人感動的機會就到了”。而后多年,金夫人內部開始流行一個“殺手”的故事?!皻⑹帧北臼墙鸱蛉说囊粋€員工,她與接待的一個顧客無微不至的交流,最后,顧客放心地把結婚的所有準備事宜交給她辦,“殺手”就此創下了金夫人“史上最牛的一筆定單”——20多萬元!
此后的格局是,金夫人繼續蒸蒸日上,一哄而上的對手們“無牌可打”。半年過后,解放碑地區的新開影樓倒下大半。
命運開始給有心的人創造機會。
2000年9月,曾在重慶市場名噪一時的大臺北婚紗影樓一夜間倒閉,老板攜款潛逃。媒體曝光聲討,300多名消費者控訴無門。行業一片哀鳴,顧客誠惶誠恐,婚紗影樓的誠信和聲譽又成了街頭坊間談論的對象。
周生俊則站了出來。他找到那些被爽約的消費者,告訴他們,大臺北影樓老板跑了,但金夫人愿意為他們補拍一套更漂亮的婚紗攝影,而且不需要他們出一分錢。次日,這一“對行業負責”的形象立馬成了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這在現在看來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營銷事件,卻讓金夫人的形象更加鮮明,行業也挽回了名聲。
一系列的不同凡響構成了這個立志做大產業的企業堅實的基礎。進入21世紀,當對手無暇顧及或無力超越時,他們已經行走在沉舟側畔、沒有對手的軌道上。
讓員工成為老板
沒有對手有時反而是最危險的——2000年后,成名過后的金夫人也陷入了有些莫名其妙的“領頭羊迷惘癥”。
之前發生的兩件事讓周生俊“印象深刻”。企業做大后,股東之間不再那么齊心了,利益、權利、話語權、戰略發展方向,諸多方面,都成了敏感而讓股東們“異常關心”的話題。而后,這種關心變成了公然的內耗。爭爭吵吵有一段時間,周生俊心力交瘁,“70%的精力都用在了對付內部的分歧上”。2000年9月,股東被迫散伙,他和另一個股東留下,前提是支付給另外幾個股東大筆的現金,企業大傷元氣,資金鏈幾乎斷裂。
另外一件事情則是,在企業正恢復元氣的當口,一位從基層成長為總監、跟他形同師徒的員工徑直走進了他的辦公室,他開門見山:在金夫人已經沒有什么上升的通道了,作為一個年齡不到30歲的人而言,呆下去也沒什么意義,他的決定是——辭職!
外表上看,依舊華麗、光彩照人的金夫人依然無懈可擊。但從內部解剖,周生俊頓然感到了一些緊張:股東分家,若不是自己多方籌集資金,抽血過度的金夫人是否還會存在?其次,攝影行業是一種“個性化”和“感覺”很重要的藝術行業,攝影師的重要性,如同畫師之于畫廊、大廚之于酒店,核心的競爭便是人才的競爭。如果“自己的人”都成了對手,金夫人是否還能安之若素?
一個企業,尤其是一個成功的企業,當從外面看起來已經無法被擊倒的時候,最有可能擊倒你的往往來自于內部。那夜,周生俊徹夜失眠。但一個沒有參照物的企業,又該如何繼續保持強大的發展源動力?又如何避免被擊倒?!
他的憂慮逐步得到了驗證。該總監前腳剛走,幾個頂梁柱后腳也跟著跳槽。本來生意紅火的一家攝影“夢工廠”很快就走了下坡路,最終不得不關門歇業。
歷史總是有些造化弄人和弄巧成拙。一年之后,徒弟回來了。周生俊愛惜人才:“你回以前那個店吧,還是當攝影總監!”徒弟卻不買賬,他回來的目的是想讓師傅給他投資,他創業缺錢。
周生俊猶豫再三,還是答應了。師徒秘密談判的結果是,金夫人集團投資50萬元,由對方創建一個完全獨立的子公司,雙方分別占60%和40%的股份。周生俊是董事長,進行財務監管,對方擔任總經理,負責公司所有業務的開拓實施。當然,該總監對婚紗攝影已不感興趣,年輕的他更愿意開一個名為瑪雅、針對大學生、80后、時尚人群的生活藝術類個性影樓。
由于定位明確、目標清晰,瑪雅影樓開張面市,其新穎另類的形式立刻受到了市場的熱烈追捧。一年多后,瑪雅也像金夫人一樣,開始在全國開疆拓土,開起了一個個分店。
“當時最原始的動機是我不能讓他成為我的對手,把人留住?!敝苌∈潞罂偨Y,但另一個他又沒想到:瑪雅成功后,示范效應擴大,其后,很多員工都來找他,他們都要求老板投錢去創業。
“與其患得患失,倒不如大方地提供一個平臺,鼓勵那些有闖勁有創業精神的員工自己去干。留是留不住的,最好的辦法是因勢利導?!敝苌』砣婚_朗,他覺得,通過這樣的模式,正好可以恰然地解決企業內部那些深層次問題。
于是,金夫人員工的創業不再遮遮掩掩,而是開始納入制度的軌道,成為一件光明正大,一件證明自己能力和價值,并受到公司鼓勵的舉措。
對那些在金夫人工作七年以上,其能力得到大家認可,有創業意愿,有一定資金,并能夠獨當一面的員工,公司可以協助他們創業。公司控股,員工管理并持股,成為老板獨立去經營。
這個過程是不設限制的。如果你有很好的創意,有一定的開拓經驗,那么你就可以獨樹一幟,自創某個特色風格的品牌;如果你對某個服務環節感興趣,你也可以圍繞結婚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做細分;如果你發現了一塊空白市場,自己又有管理經驗和一部分資金,那么就可以提交市場調研報告,經審批后,與公司一起投資開辦金夫人品牌連鎖店。
員工們熱烈追捧,他們或奔走呼告、或精心策劃,以各自喜歡的方式迅速而敏捷地投入到一場轟轟烈烈的創業運動中:2001年,原設計師創辦了嘉壹設計廣告公司;2004年10月,原化妝師成立了臺北蘿亞公司,專業定位于中高端婚慶;2005年,原攝影總監成立了兒童天堂;2008年2月,原企劃部經理創辦了定位于畫意攝影的薇格攝影;2008年9月,原攝影師創辦了定位于復古情懷的視覺古攝影。在這個圍繞結婚產業打造的龐大集群里,還有金亮數碼沖印公司、禮服公司……
這無疑是一條主業明晰、全面推進、多點開花的擴張模式,像一條四處游弋、攻擊迅猛的章魚,以最生猛的方式侵吞著市場。至2009年,僅金夫人員工店,便已達70余家,此時,金夫人系已擁有包括瑪雅、巴黎經典等在內的10大品牌。
至少有三個方面是值得總結的:一是解決了員工的上升瓶頸,堡壘不再容易從內部攻破;其次通過創業的方式讓企業依舊保持動力和創造力;再次,各大品牌之間相互博弈競爭,既完成了對市場的全覆蓋,也利于以集群的方式做大產業。
——他們稱之為金夫人的“V12發動機”。
大象的“快跑”舞步
在內外都不大可能被擊倒的時候,該做什么?周生俊得出的結論是——奔跑。2004年之后,他決定讓金夫人跑起來,理由是,行業更新快、潮流變化迅捷,在這個變化比計劃更快的領域,只有緊跟大勢,跑得更遠,才有安全感——他的靈感來自于金夫人恰然遇到的一場挑戰。
此前,全國的婚紗影樓和金夫人一樣,無不采用的是工廠式的流水作業。在流水線上,每個顧客只需按照固定的環節,在攝影師的指揮下,魚貫而入地排好隊,在鎂光燈下“咔嚓咔嚓”地拍照片,然后洗片、沖印、裝裱,顧客領照片回家。
但進入21世紀后,膠片市場逐漸沒落,一場數碼革命席卷而來。這種不需要底片、成像方便、準入門檻低廉的影像技術一下子就受到了市場的追捧。
與之相伴而來的是各種個體攝影棚和工作室的大量興起。這種幾乎不需要什么成本,僅靠一部相機、一臺電腦就可以開張營業的小店,準入門檻極低、方式靈活,他們還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量身定做款式“個性化”的產品,以一對一的服務優勢蠶食著那些店大人多的影樓市場。
這場挑戰似乎不可阻擋。對比的數字是:半年內,解放碑地區至少有5家影樓歇業;放眼全重慶,小工作室則至少有300家,它們以螞蟻搬家的方式完成著對婚紗影樓的合圍。
周生俊很是有些擔心,期間的建議也是五花八門:有人主張降價,有人主張也開個體工作室,有人主張做廣告……無果而終。他一直在思索的是——在保持大店體制不變的情況下,有沒有一條能夠應對小散工作室的競爭之道,讓有著大象身軀的金夫人也能夠輕盈靈活,收放自如?
收放自如的前提是靈動、迅捷、警惕,并比別人想得更周到,時時走得更快。
而后,他決定推出一套“把攝影師推向市場”的體系,核心思想是“以大企業的體魄、小企業的靈魂參與競爭”,化大為小,真正實現“大象的輕盈舞步”。
這套體系是這樣的:在流程上,攝影師不再進行流水線式的操作,改為對顧客實行一對一的服務。攝影師從接到顧客的那一刻起,期間,顧客有什么個性化的要求,需要做哪些配合,攝影師全權負責直至攝影完畢,每個攝影師平均每天只服務一對顧客。
為了避免攝影師閑時過閑、忙時過忙的情況,金夫人內部也一改先前隨機的管理方式。每對拍婚紗的顧客,先在各門店登記預約,并告之自己的要求和期望,而后此信息被轉交至總部,總部統籌安排顧客的拍攝時間。此舉既避免了顧客擁擠的狀況,攝影師一年365天的工作量也較為均勻。
每個攝影師、接待員工作質量、服務態度的好壞和優劣,都被納入考核的范疇??己撕唵味庇^,每個環節都由顧客打分,被服務者的直接感受成為評定工作成效的唯一標準。
雖然增加了不少攝影師,但他無疑又對了。服務一經實施,企業原有的忙亂與工作量不均衡的狀態立馬得到改變。這是一種比小工作室更為靈活和細致的方式,在這里,顧客從進門的迎賓、接單、收銀、送客到化妝、造型、禮服、攝影、看樣、取件及后期的制作加工、沖擴、數碼設計、美工裝裱、裝框、運輸上門等各個環節,都有人專門“伺候”,每個細節都精心設計環環相扣、完美無缺,身軀龐大的大象跳起了輕盈的舞步。
市場無疑是檢驗效果的最好試金石。2007年,扣除成本因素,金夫人的銷售反而增長了10%以上。在此之前平均客單價只有1000多元,此后提高到了2000多元。
“快跑策略”立竿見影,2005年下半年,被勝利觸動了靈感的周生俊又把自己隱藏了起來。他又來到了婚紗業前沿的日本、韓國,一呆就是一個月,身邊冷冷清清,滿腦子充溢的卻是天花亂墜的構想:為什么“快跑”不可以成為企業的常態?既跑贏對手、又跑贏潮流,就等于不斷創造,其實快跑就是一種不斷創新……
2005年5月,金夫人50多名高管飛赴上海,參加了為期4天的“績效管理的培訓”,每人費用8000元,周生俊個人買單,“快跑首先得人先跑起來”;
2005年8月,第四屆金夫人連鎖事業峰會召開。會上,三位國內頂尖培訓大師旁征博引、滔滔不絕,臺下,數百名金夫人員工聚精會神,洗耳恭聽;
……類似的培訓開始在金夫人內部盛行,他們以一種海綿的姿態,充分而又如饑似渴地展示著學習型團隊的“快跑”姿態。而后,這些被5S管理、13項準則、“教導型團隊”激發的員工們再想方設法地“首創”、求證,并將之運用于這個龐大的企業的肌體中。
萬向陽,開發金雕銀雕、光固化膠水代替傳統6688膠水、琥珀紅邊工藝改進;胡曉薇,對配制沖印藥液的操作進行創新,使之簡單、方便、快捷;游尊華,通過對日常工作的仔細觀察,發現只要將內部人員的工作稍作調整,即可減少機器運轉時間,從而減少了機器磨損,節約了電費;曾嘉玲,針對公司外加工款回收難的問題,制定了“外加工收款流程”……
2006年8月,首屆亞太攝影學術論壇開幕,周生俊信步走上前臺,向國際嘉賓們做《中國婚紗影樓成功之道》的報告。先前有些心不在焉的嘉賓們頓然被鎮住,而后歡聲雷動,鼓掌如潮。會后,一位日本同行彬彬有禮地找到“周先生”討教“二次消費”的經驗,因為在他看來,金夫人將多余底片保留、讓顧客再次挑選的做法“前所未有”,這在以細節和精致著稱的日本企業都是無法想到的……
這20年的綻放
進入2009年,周生俊如履薄冰地寫了份總結報告:2008年的金融危機席卷了整個行業,從業者參差不齊,行業略顯混亂,人們的心態隨著局勢不斷地波動,行業雖經受住了考驗,但也展現了另一方面的脆弱。
——作為一家行業領頭企業,該做點什么?
一是走精品化道路,發展品牌文化,力爭五年內與國際水平接軌,創國際知名企業形象,成為中國婚紗攝影行業最杰出的領跑者,“作為中國婚紗攝影行業的NO.1,應當向世界展現中國的美麗”;
二是用最短的時間幫助更多的金夫人的員工成功,擁有自己的店鋪,幫助金夫人旗下各品牌加盟店成功,“每一個店的背后,都是無數的家庭,家庭的溫暖創造著社會的和諧”;
三是爭取將金夫人目前的企業標準上升為攝影行業的國家標準,“攝影頭緒多,程序復雜,不能單憑攝影師的靈光一現和自由發揮,只有標準統一,才能品質保證”;
四是力爭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影樓。上市除了資金之外,還能給企業帶來經營管理制度上的深刻革命,使經營管理更加科學、專業、合理。
于是一步一步,金夫人走到了一個行業標桿的高度;
于是諸多創新、培訓、制度、品質等要素,綜合地構成了這個企業強大的軀體。
而在金夫人內部,他永遠像個慈祥的長輩,和藹而親近,平靜而睿智,他自稱做企業沒有太多的道理,員工在不經意的時候,還會得到一份他笑語盈盈并親自送上的禮物。于是在20周年的時候,員工們合議,“一定不要放過他”,而后在慶典大會上,在員工山呼般的掌聲和簇擁下,他穿著筆挺的西裝走上前臺,像個孩子一樣靦腆,對著“他愛的那幫孩子們”,講述金夫人20年的綻放與美麗故事。
“我是一個有著太多好奇心的人。1984年,我在香港驚奇于新的攝影模式,于是想把它引進來,由此創辦了金夫人;2001年,面對數碼的沖擊,我驚奇于它的效率與便捷,于是我們又率先購買了第一臺數碼照相機;企業做大了,程序多了,于是2005年,我們聯合柯達公司合力打造了數據庫系統;我每天都感慨于那些新生的事物,盡可能地將他們運用于金夫人中,所以,我們步步領先?!?/p>
“我是一個苛求完美的人。既然我們是服務行業,那就必須把每個環節都做到天衣無縫。這個行業潮流更新快、個性化特點鮮明,所以我們隨時要求自己做得更好,注重創新,我們唯恐落后,所以如履薄冰?!?/p>
“我是一個注重親情的人,所以我盡可能地關心我們的員工。這種關心不是態度好與不好的關系,而是我們應切身站在員工的角度,知道他們想要什么,我們怎么才能給到,于是我們又有了員工開店制度?!?/p>
“所有的一切組合在一起超前而富有想象,但我認為這是一條再簡單不過的邏輯。如果非要將企業的功勞歸功于我的話,我想是因為我們永不懈怠,經常在想、努力在做,所以性格成就企業?!?/p>
他有些感慨:“我的兒子有自己的事業,我的女兒在美國,他們都表示不會接我的班。我今年已經63歲了,我希望大家和我一樣熱愛金夫人。雖然金夫人是我的,可我從來沒把它當作是我個人的,因為,金夫人一直是屬于大家的?!彼D了一下:“我愛你們!”
臺下鴉雀無聲,那些陪伴著金夫人一路走過來的員工們,已是淚光漣漣。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