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沖刺創業板的成員之一,浙江核新同花順網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同花順”)顯然以一個新鮮的面孔出現,它提供的產品被俗稱為“炒股軟件”,而并非行業第一名的同花順,則在力爭成為這個行業第一個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
網絡行業的企業,大多為看準未來趨勢進入,進而在外界條件改善下呈現爆發式增長,百度、阿里巴巴莫不如此。
雖然未能得到同花順的證實,但據本報從外界了解到的一組數據,同花順2008年的銷售收入約在1.3億元左右,比2007年增長約50%,而同花順這一高增長,則來自于整個行業的快速增長,可謂是“順勢而為”。
而希望沖刺創業板的同花順,未來顯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從虧本學到的本事
1993 年時,學習電機工程系工業自動化控制專業的同花順負責人易崢還沒畢業,那時遇到了第一次掙錢機會,杭州工商銀行下面一家證券公司找他編證券分析軟件。為 此,易崢還租了辦公室,找了三四個人開始做起開發。辦公室是與別人合用的,各種費用也得分擔,為了這筆生意總共花了3萬元,而收入只有四五百元,也許一般 人會覺得是個虧本的買賣。
但在編這個軟件的時候,易崢就知道,只要這個編好了,會有更多的訂單且金額會大很多,果然隨后的事實證明了他的判斷。
那個時候,期貨剛剛熱起來,吸引了許多手頭有大量資金的人,易崢的朋友中便有一些是這樣,他們每天就是在討論如何增加贏錢的把握。
而通過易崢編的軟件,操盤者能看到別的一些席位持倉的情況,這樣可以增加勝算的把握,當時這個軟件被叫做“龍虎榜”,售價高達12萬元,而許多人拎著麻袋過來買軟件。
他曾對外界講,那時他覺得“掙錢實際上是件很容易的事,就玩唄!”
轉型
不過,隨后期貨市場不景氣使得其面臨著“斷炊”,隨后公司分崩瓦解,不得不另想出路,這個時候,證券交易軟件系統躍入他的視野。
當時已到1997年底,市場上有十幾家在做此類軟件研發的,而核新則無疑是實力最弱的一家。
最后其研發出“天網網上證券分析交易系統”,雖然其一度參與招標因不穩定而失敗,但是其思路與方向上卻在同類軟件中領先。
在不斷修正了軟件的缺陷后,終于被江蘇省證券交易系統所采用,但因為其公司辦公環境惡劣,“近似于危房”,使得招標方傻眼了,但因為被其創業精神所感動,最后采用了他們的產品,給出的價格是98萬,在原有招標價格上減去了近三分之一。
而或許是這一單帶來的好運氣,1998年核新完成銷售額將近280萬元。
1999年3月,云南省數據局同昆明國泰向全國招標,建立云南全省網上交易身份認證的安全信息平臺(包括防火墻和身份認證服務器等特殊系統),經長達半年多的嚴格評比和綜合測試,核新軟件中標。
4 月,其在國內率先研發成功能與國外完全兼容的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128位SSL安全代理協議;5月,推出基于瀏覽器上的Web版網上證券交易行情和委托 系統;6月,核新軟件研制成功能在普通服務器上支持2000以上并發用戶的超級主站,成功打破技術瓶頸,在“5·19”行情中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大容量訪 問,其更加備受關注。
隨后,其發展成主要提供證券交易行情與委托系統的軟件供應商,以銷售軟件收入為主。
市場格局
“我們把這一類的企業都叫做網絡財經信息提供商,準確地說叫偏股票型的網絡財經信息提供商”,艾瑞咨詢分析師蔣李鑫對本報稱。[page]
據艾瑞的調研,目前這一類行業,收入來源最大的一塊是財經軟件,占營收比重大概64%左右,第二是網絡廣告,約在30%左右,而無線這一塊則約為2%,剩下的是會議、培訓等方面。
據了解,目前市場第一位是金融界,目前已經在海外上市;第二名是大智慧,同花順則位列第三。
蔣李鑫認為,這幾家公司的同質化傾向比較嚴重,數據都是來自于上交所,在研發方面目前來看能力并沒有特別突出的。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在續費時,用戶會覺得各家的軟件功能差不多,這時候軟件的易用性就是最關鍵的因素”,蔣李鑫分析。
從其它方面來講,各家各有所長,同花順的優勢與大智慧類似,即免費軟件的覆蓋率比較高,其挑戰就在于“未來如何促進免費軟件的轉換率變高”。
而同花順未來的成長,則一方面有賴于整個行業的成長,另一方面則在于其研發、易用性與營銷的推進。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