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中國互聯網沒有自己的創新,大部分是復制美國的。我認為,能把美國成功的模式引進中國,結合中國文化,然后服務于中國市場,同樣是了不起的創新。單憑這一點,百度就令人刮目相看。參加百度的大會也有好幾次了,但,最近一次百度技術創新大會,才讓我真正感受到它作為一家有獨家技術的科技公司的實力。令人震撼的寬屏投影,仿佛讓人置身美國大片氛圍之中,動漫的運用,為科技創新帶來了無限的想象。
搜索引擎最大的技術是算法,用什么方式計算是成功的關鍵,而在計算的背后能滿足人的各種需求則是最大的難點。在這次百度技術創新大會上,李彥宏非常自信地提出“框計算”理念,意味著占中文搜索7成以上市場份額的百度,開始向更高技術目標發力,業界再次沸騰。
“框計算為用戶提供基于互聯網的一站式服務,是一種最簡單可依賴的互聯網需求交互模式,用戶只要在框中輸入服務需求,系統就能明確識別這種需求,并將該需求分配給最優的應用或內容資源提供商處理,最終返回給用戶相匹配的結果。”這是百度對“框計算”概念所作的技術界定。我的理解是,有了框計算就意味著,用戶想知道的一切都能在百度找到答案,你所要做的就只是在搜索框里填入極具個性化的問題,如“我身體瘦弱、性格內向,找什么工作比較好”等等。
毫無疑問,人和機器結合程度越高,對技術要求就會越多。讓技術更加有思想,讓計算更加智能化,是IT未來的發展方向。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認為,歷史上幾乎每一次對經濟危機的成功應對,都成為重要技術突破和產業結構升級的先導。于是,在今天的經濟頹勢下,我們看到,IBM提出“智慧的地球”,吹響了新一輪戰斗的號角:微軟直面新的競爭格局實施虛擬化戰略,彰顯王者風范:諾基亞這個手機巨頭也開始涉足掌上電腦,全面轉型互聯網:SAP聚焦商業智能,掀起一場新的變革:Google部署云計算,致力于讓帶寬和服務器更簡約
那么,“框計算”的意義何在?如果說云計算和虛擬化理念是從后臺滿足客戶需求,“框計算”理念則強調在前臺給用戶帶來更好體驗;如果說微軟、英特爾的創新是操作系統、CPU角度的優化組合,“框計算”則是從用戶需求角度考慮的優化組合。有了后臺和前臺的結合,才能真正推動整個行業高速發展。IT行業的發展,最終還是要落實到用戶,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應用才是根本。百度的用戶是千千萬萬的互聯網使用者,未來互聯網的核心競爭歸根結底都在計算,無論是前臺還是后臺,誰能把這個算法做得更加優化,誰就能最終取得勝利。
有人說,框計算沒有什么新意,就是把需求寫進已有的框子里面,一敲鍵盤就可以,這個框子Google等搜索公司不是早就有了嗎?但,技術要是沒達到一定水平,搜索得到的結果會令人哭笑不得,或者用戶根本搜不到真正想要的信息。最近,聽說有個大的新聞機構耗費了國家很多錢做出一個搜索引擎,請專家們鑒定,結果是因技術太差不能上線。不可否認,“框計算”概念能否落地,還需要時間來證明。但可貴的是,李彥宏提出此理念,代表著搜索引擎業務未來的發展趨勢,這是百度在向同行挑戰。也是在向自己挑戰。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