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世界500強的幻覺

2009-10-01 01:31:09      劉旗輝

  如此揚眉吐氣的一次超越,為什么被稱為僅是“500大”?

  文/劉旗輝

  一年一度的世界500強公布兩個月之后,中國的500強名單也在杭州出爐。只是這一次連國資委主任李榮融都承認“客觀地講,500強更像500大?!?/p>

  杭州版的中國500強平均收入利潤率為4.7%,世界企業500強的平均收入利潤率為3.27%,中國企業第一次領先于世界企業500強;中國企業500強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8.9%,世界企業500強的凈資產利潤率為8.23%,中國企業也是第一次領先于世界企業500強。

  如此揚眉吐氣的一次超越,為什么被稱為僅是“500大”?

  表面的原因,是中國500強企業在規模擴張的同時,凈利潤出現下降。2009中國企業500強共實現凈利潤1.21萬億,比上年下降13.23%,增速比上年陡降87.43個百分點。但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中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發展模式讓我們大家都看不懂。中國500強的榜首是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營業收入達到了1.46萬億元。這是自2005年以來,中石化連續5次蟬聯冠軍。中石化的市值已經高達一萬億元,其銷售收入已經占中國GDP的百分之五,有學者稱,按此趨勢發展,中石化成為世界500強的冠軍,也并不稀奇。

  就是這個讓世界500強都不得不仰視的中石化,一方面被不斷地宣稱為“全世界最賺錢的公司之一”,2006~2008年向國家上繳了500多億元的稅收(另一個最賺錢的公司中石油上繳了1600億元左右的稅),一方面,中央財政又要對其所謂的“煉油板塊建設成本及虧損”進行上百億元的補貼;一方面是宣稱國內國際油價倒掛,所以,在國際原油價格僅僅只有歷史高點一半的時候,國內油價就創造了歷史新高,另一方面,是xxx萬元的天價燈、企業內部進行三折團購房等新聞披露…… 如此500大,強在哪里?

  另一組數據也頗令人玩味:中石化目前總員工66萬人、用工數為106.4萬人;創造4429億美元收入的全球500強第二名??松梨?,其員工只有8萬人。??松梨?、道達爾、殼牌公司2008年的凈利潤率分別是9.8%、6.6%和5.7%,中石化是2%;500強排名前三的跨國公司營業利潤率都在15%~17%,中石化僅為1.94%。這個問題如果也稱500強,是不是可以說只強在為國家解決就業作出了貢獻。

  如此傾中國國力支撐起來的壟斷國有企業,牢牢占住中國企業500強的前位,拼命要沖上世界500強,意義究竟在哪里?此次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共有331家,占總數的66.2%,實現凈利潤1萬億元,占凈利潤的86.9%,比重仍然最大,繼續保持著絕對主導的地位。而在鋼鐵、房地產甚至服務行業,國企的比重在進一步加大。

  這不得不讓人想起最近甚囂塵上的“虧損國企強購贏利民企”案。效率低下、經營虧損的國有企業,僅僅因為背后站著有大地一般無盡資源與力量的大股東國資委,就可以輕易地活著,甚至可以強行并購優秀的民企。如巨虧139億元的東方航空可以收購上海航空,而虧損5億元的民營東星航空則不得不宣布破產;新組建不久的山東鋼鐵今年上半年虧損達12.85億元,同樣可以強行接管上半年利潤達20~30億元的全國十大鋼鐵企業之一——日照鋼鐵……

  中國正在進一步地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企業的市場化經營理念也正在深入人心。但眾所周知,企業經營的目標從來不是規模,中國的國有壟斷企業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靠的是行業收益、資源收益和政策收益,而不是管理收益、市場收益。長此以往,中國經濟的未來和發展是不是會讓人擔心太多?

  正是這“大”與“強”的本質內涵讓我們越來越看不懂,用壟斷方式保證的收益,用行政方式擴大的規模,13年來這些企業卻一直未見上繳利潤數額,更別提給全體國民分紅了。直到最近國資委才規定國企上繳最高比例10%!這樣,我們就不能不說,這些企業的利潤收益究竟是誰的,是企業員工的?是股東的?是國資委的?是當地政府的?這種企業利潤收益后稀里糊涂的分配方式,我們如何去正面看待?

  這樣的企業再大、再強,與國家、與民眾的關系又有多大呢?■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