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創業是要資源沒資源,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只有靠著持續的激情打拼,累并快樂著。創業是艱苦的,也是快樂的。艱苦是因為創業使草根創業者承受太多的負擔和苦難,快樂是因為在創業路上閱讀了別樣的風景。
創業意味著變化,變化意味著不確定,不確定意味著風險,所以草根創業面臨的問題不是避免創業風險或減少創業風險。草根創業的關鍵是創業者在項目/機會、資金/資源、團隊“三缺一”的不確定性下,能否果敢地決策與強有力地執行,與其喋喋不休討論一個完美的方案,不如跌跌撞撞到達終點。
三次創業一勝一平一負,五次融資的經歷,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國式股東”的多種形態,如“實名股東”、“影子股東”、“顧問股東”、“代理人股東”、“中間人股東”。創業離不開整合資源與借力,過分依賴“中國式股東”的力量,是不成熟、不理性的行為。初看上去很強大的力量很美的團隊組合,往往隱藏著巨大的創業陷阱。為客戶持續創造價值乃創業勝負之道。
創業讓我經歷了創業團隊的組建與出局,遇到過企業有項目沒有資金的困境,接受過產品研發跟不上營銷形勢與產品不符合客戶需求的慘痛教訓…… 創業的點點滴滴,讓我獲得了創業人生的經驗與體會。
創業初期處于饑寒交迫、等米下鍋的境地,企業研發、營銷以快速響應市場的做法是正確的?;畈幌氯?,還談什么規范管理與發展。作為技術研發負責人,我常常成為公司“第一”消防隊員,亦因此踏入了創業陷阱,不斷地掙扎著,為之而困惑、彷徨。
如何評估創業項目?創業如何有效起步?如何進行創業初期的弱勢營銷與低成本運營?如何用創業行動把握住一個許多人都可能分析或預見到的商業機會?如何發現一個有效的細分市場?成功的創業者為什么是偶然與必然的?為什么許多成功的創業者在創業初期也是在不確定性環境下作出了一個果敢的決策,甚至是賭徒式的決策?創業者需要什么樣的素質特征?如何把握創業機會、整合資源、組建一支高效的團隊?為什么創業項目在創業前看上去很“美”,但是創業者在實踐中卻發現自己已經誤入岐途或創業早早夭折了?
沒有客戶付款,一切都是假的。創業起步時期,公司的人財物薄弱,如何進行弱勢營銷,如何有效突破銷售的瓶頸,是創業者“激情狼性”演繹的時期,是用結果證明執行力的時期。
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每天都會有新的問題出現,每天都會有新的困難出現。創業者想規范,員工想規范,但是企業的資金有限,如何協調客戶與企業,員工與企業之間的矛盾?當企業有回報時,如何協調創業團隊之間的利益問題以及股東與創業員工之間的利益問題?創業總是伴隨著問題一起成長,協調與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企業成長的過程,也是創業者成長的過程。
草根創業者需要有忍受孤獨、失敗、屈辱的過硬素質,在孤獨、失敗、屈辱的廢墟上重塑信心與夢想。草根創業者要有不被尊重的心理準備,要有用行動贏得尊重的執行力。
欲望、忍耐、眼界、明勢、敏感、人脈、謀略、膽量、與他人分享的愿望、自我反省的能力是創業者十大素質。創業者同時也需要有職業經理人的技能,如有效溝通、時間管理、績效管理、團隊領導、營銷管理、組織管理。
“雙贏思維”與“知彼解己”是商業基本原則,也是創業實踐原則。商業實踐中不是非對即錯、非此即彼,而是一個創新、妥協的過程。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真實的社會,創業者需要深層次地了解、把握和運用這個社會的真實運行規律。創業者不但需要這樣一種能力,而且必須具備這樣一種能力。
[page]
客戶會掏錢嗎?客戶真的愿意掏錢嗎?這是創業項目分析中最難把握之處,也是創業者必須回答的問題。
創業者在融資的時候,投資者問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談談商業模式是什么?簡單的講,商業模式就是做生意的模式。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是一塊試金石,大浪淘沙,能夠在金融危機中生存下來的商業模式是真正有價值的商業模式。設想的商業模式沒有出現,贏利模式屢尋不現,創業能堅持下來嗎?
創業項目來自實踐,來自生活。消費者的需求是實實在在的,創業項目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可以有效地滿足消費者。市場不是很大,但是可以支撐一個小公司的運營,草根創業者為什么不行動?草根創業者為什么總想著做一件偉大的事情,創辦一家偉大的公司?小項目創業與大項目創業在本質上是一樣,完全可以用小項目的成功來積累經驗與激勵自己。
創業合作最重要的事情是合作協議書面化,股份、利益、責任書面化。創業團隊之間的利益/股份是企業運營過程中引起許多問題的根源。股份什么時候有價?什么時候無價?如何分配股份?這些是創業者舉輕若重還是舉重若輕的問題。
好的創業團隊勝過商業計劃書。大馬云創業團隊在創業之初,18個成員每人都交出了自己的箱底錢,并且很多人放棄了高薪的工作,跟著馬云拿500元的底薪,這種創業團隊是讓投資者放心的團隊。
創業重“行”而非“知”。創業起步是艱難的,難在如何完成企業“正現金流”的全面運營?,F金流是企業的血液,任何在創業起步階段的“燒錢”行為無疑是自殺行為。
在創業初期,迫于生存壓力,企業一切以顧客和市場為中心,這樣做的本質是單純以獲取資金為中心,而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導向。企業的全體成員只重視成果而不重視過程,只重視所得而不重視成本,以至于企業的銷售量和銷售收入都在快速增長,但利潤沒有增長反而卻可能下降甚至虧損,紅紅火火不賺錢。
創業初期是規范重要還是發展重要?當然是發展重要,在混亂中發展壯大,在發展中一步步規范。創業起步初期有一點亂,如果能發展起來,有什么不好?如果能在“亂”中發展壯大,何必拒絕“亂”?
產品研發與營銷管理是創造價值的兩個輪子,產品是解決用戶難題/滿足用戶需要的載體,營銷管理是幫助用戶解決難題的手段。模仿還是創新并不要緊,抓住用戶,讓用戶愿意付錢才算錢景。
現代營銷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一切都打上了“顧客導向”的烙印,從需求導向來說,“只要改變了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就是新產品”。沒有用戶購買的產品,營銷肯定做的得不好。成功的創業一定有成功的營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