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微調觸動浙商神經

2009-10-16 16:40:26      白友文

  9月份浙商信心指數為7.3,相比8月份下降1.0,屬“較為樂觀”。

  《浙商》記者 白友文

  《浙商》雜志向100家樣本企業發放了調查問卷,最終回收有效調查問卷81份。統計結果顯示:對經濟環境及當前企業經營狀況的研判中,有45家企業表示“樂觀”,占比55.6%;有27家企業表示“一般”,占比33.3%;有9家企業表示“不樂觀”,占比11.1%。依此計算,9月份浙商信心指數為7.3,相比8月份浙商信心指數,直降1.0。通過比較7、8、9三個月的信心指數數據,可以得出企業家對宏觀經濟的判斷存在著巨大的波動性,反映了企業家對宏觀經濟難有清晰認識的階段性特征。

  從結構上看,對宏觀經濟走勢做出“一般”判斷的企業所占比重在增加。8月份,僅17.2%的企業選擇“一般”,而9月份這一比重則占到了33.3%,增幅近一倍。而根據我們前面多期的調查了解看,選擇“一般”選項的企業,大多是因對宏觀經濟走勢難以做出明確判斷。傾向性上來看,企業對經濟走勢的判斷表示“一般”,雖帶有中立性色彩,但在事實上這一觀點更傾向于表達對經濟走勢的“不樂觀”心態?!霸S多企業目前的生產能力遠遠超過訂單,競爭激烈,我們必須做好長期艱苦斗爭的準備?!币患绎椘分圃炱髽I在問卷中寫到。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當前顯現出回暖跡象的經濟形勢,仿佛剛破土的嫩芽,雖展現出了新的生命力,卻也難免有對風雨交加的隱憂,企業家對宏觀經濟走勢的迷茫、彷徨,恐怕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百家企業調查

  “招工難”要從產業結構本身找問題

  當學者及社會大眾對經濟走勢尚且迷茫的時候,眾多地區近段時間卻出現“招工難”,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招工難”是否跟經濟復蘇存在著必然關聯?

  近半數被調查企業存在“招工難”

  被調查的81家企業中,有37家表示近段時間出現了“招工難”問題,占比高達45.7%。這個比重,充分印證了許多地區“招工難”的現實。

  在浙江溫州,企業缺人卻招不到人的現象更為嚴重?!皽刂萜髽I缺人現象嚴重,不斷有老板打電話過來,找我們替他們想辦法?!睖刂菔袆趧颖U暇致殬I介紹指導服務中心(下稱“溫州職介中心”)副書記王甌翔告訴現場調查的《浙商》記者。

  據王甌翔介紹,單從溫州職介中心的統計看,溫州今年1-8月份的用工缺口就高達12萬人?!墩闵獭窂恼憬“l改委獲得的一份調查數據則顯示,溫州市五大勞動力市場(職介中心、技工中心、鹿城、甌海、龍灣),二季度企業登記招聘人數比一季度增加1.9萬人,登記求職人數比一季度減少6.1萬人,也就是說,二季度溫州的用工缺口要比一季度多出8萬人。

  由(表一)我們可以看到,七八月份,溫州用工缺口大幅升高,相比2008年的走勢,屬反?,F象?!耙郧霸谶@個時間都沒出現招工難的,今年的情況,主要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所致?!蓖醍T翔告訴記者。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記者在溫州職介中心的調查發現,由于部分企業未能及時撤掉招工信息,企業的用工登記信息存在著一定的重復性,真實用工缺口要比上述數據小一些。

  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結構性短缺”

  記者在溫州職介中心采訪中,看到勞務中介桌面上的招工紙條,多為沒多少技術含量的普工,而從記者拿到的8月份用工缺口的工種分布(表二)來看,溫州的“招工難”,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普工荒”。8月份,職介中心統計的用工缺口為29272人,而(表二)中的十個崗位,缺口數達14712人,占比50.3%。

  對81家企業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各被調查企業根據企業所在地的實際情況作出的判斷),勞動密集型及中小企業是本次出現用工難的主要主體,分別占比27.2%、39.5%。而大企業及高科技企業則很少出現這一難題。對存在“招工難”的37家企業的分析顯示,這37家企業多分布在紡織、服裝、零售業、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里。

  從(表三)中我們還可以看到,29.6%的企業認為“招工難”是個別企業或地區的現象,并不具有廣泛代表性。

  外貿發達地區(如溫州、義烏),由于受圣誕節前這段銷售旺季的拉動,訂單突發增多,而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運作方式使得企業對于普工的需求量大幅上升,進而產生了這些地區的用工需求大增。而勞工的缺位(表四很直觀地反映出了這一問題),使得供需矛盾進一步演化為了“招工難”。

  “招工難”≠經濟復蘇

  “招工難”是否反映出實體經濟已經復蘇了呢?“不好說,可以肯定的是,企業現在有事要做,否則不會招人?!蓖醍T翔這樣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我們不得不承認,企業急于招工,是個積極的信號,至少代表企業有活干了。

  在問卷中,我們也設計了關于“招工難”與經濟復蘇的關系的問題。統計結果顯示(如表五):81家企業中,15家企業認為“招工難”反映了實體經濟的復蘇,37家企業認為“招工難”并不能全面反映經濟復蘇,另外29家企業表示“難以作出判斷”。

  “這可能是外貿企業圣誕節前的一個銷售旺季,并不能體現經濟的復蘇。有的制造業通過自身的轉型升級,企業有了新的戰略目標,在人才方面需要調整和補充?!焙贾菀患忆撹F企業在問卷中寫到。

  應對“招工難”

  從(表四)中,我們可以看到,留在城市里的求職工已不能滿足企業用工需求,而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他們又難有相應的實力去內地招工。從操作或者實用主義角度考慮,要解決好“招工難”,需要企業與地方相關管理部門的共同努力。

  對企業來說,哪怕是小企業,如何完善用工體制是擺在當前的關鍵問題。據介紹,溫州職介中心已經通過內地的17個勞動力基地廣羅求職人員,并舉辦公益性招聘會,讓求職的普通工人也能像大學生一樣,跟用人單位面對面交流協商。

  記者手記

  企業招工要有“善的競爭力”

  9月4日上午,《浙商》記者趕到溫州職介中心實地調查,發現現場的招工信息遠遠多于求職人員。

  “大騙子”與“老油條”

  “去不去?包食宿,工資1200元?!币晃粍趧战榻B所的老板對著幾個求職者說道。

  “騙人的,”一求職者回話說。

  “企業急著要人,怎么會騙人呢?”“好幾次跟著你們去了企業,沒幾天就不要我們了,還說不騙人?!边@是記者聽到的第一段對話。

  記者又去跟求職人員了解情況,“他們都叫我們‘老油條’,誰不想抓緊把工作定下來呢?”“都是騙人的,說好的待遇到了企業里就變樣了?!?綜合雙方的說法,有人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群“騙子”,一群“老油條”,就像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使雙方相互失去了信任,如此惡性循環,對各方都沒什么好處。

  地區“招工”競爭力

  在跟記者聊天的求職者中,有幾個是從廣東過來的?!皽刂葸@邊合同不規范,企業什么都按自己的來,廣東的企業,比較遵守合同?!薄皽刂莸钠髽I太會從我們身上控制成本了,這樣下去,再過五六年,沒人會來溫州打工了?!币晃煌跖亢退睦相l們用切身感受比較了兩個地區的打工差異。

  這給溫州企業家們提了個醒:在跨區域流動越發便捷的今天,如何提高地區的“招工”競爭力?值得認真思考。如果沒了這支求職隊伍的支撐,溫州老板們又如何更好地發展企業呢?

  消逝的低成本時代

  《浙商》記者在職介中心發現,80后或更年輕的求職人員占到了7成以上,他們留在城市發展的念頭很強烈,“沒有合適的工作,寧愿每天住5-15元的旅館,我也要等下去?!币晃恍諏O的小伙子說道。這部分人,對工資或打工平臺,已經有著相比老一輩打工人更高的要求。隨著這部分人群在打工者中的比重的擴大,中國的低成本時代已走在終結路上。

  這就要求企業必須有新的觀念,來正確處理企業與職工的關系。以目前“騙子”與“油條”的形式合作,肯定難以為繼,最終只會喪了企業的性命。而本次“用工難”也給企業老總們敲響了警鐘:企業如果還像以前那樣企圖以壓低勞工收入的方式來獲得外部競爭優勢,最終會讓企業從內部走向瓦解。企業應該從“招工難”中得到教訓:完善用工體制,跟勞工和諧相處,尋求異于低成本擴張的其他發展路徑。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