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榮:中國的米塔爾

2009-11-04 21:48:35      挖貝網

  中國鋼鐵業一直是國企的獨角戲,一直是殘陽如血的行業代表,但沈文榮不僅以民營之力敲響了國企的警鐘,也讓人頓然覺得,原來夕陽無限好。

  2009年7月8日,美國《財富》雜志公布2009年全球500強排行榜,除了全球金融危機中四大中國銀行的高歌猛進,恐怕就數沈文榮與沙鋼的出現最吸引大家的眼球。

  位于張家港的江蘇沙鋼集團以208.97億美元的年銷售額排名第444位,沈文榮成為中國不折不扣的民營鋼鐵沙皇,當之無愧的中國版米塔爾。

  不僅如此,以躋身《財富》全球500強來衡量,沙鋼還足以代表中國民營企業的最高成就,取代了剛剛加入民營行列的聯想。

  一直以來,“進入世界500強”都是各地政府經濟主管部門僅次GDP數據的重要目標。單單為了這個目標,不知道死掉多少急于求成的企業。

  比沙鋼更顯眼的,是當家人沈文榮。

  2009年5月4日,《新財富》2009年“新財富500富人榜”公布,沈文榮以200億元身價位列榜首,成為7年來首次問鼎中國首富寶座的傳統制造業富人。

  隨著沙鋼在世界500強中確立地位,沈文榮正式跨入中國企業家領袖行列。

  但沈文榮本人并不留戀于功名。

  在進入500強之后,他最明確的表態就是:“這個世界500強還不能代表什么,我們這個世界500強是比較脆弱的,營業收入與排名第一的殼牌相比,只有它們的1/22。國際同行安賽樂—米塔爾、新日鐵也把我們拋得很遠。即使是國內的寶鋼,排名在220位,營業收入也比我們多147億美元?!?/p>

  “我們只是剛剛進入這個門檻,隨時都有被擠出的可能。所以我們要有清醒的頭腦,進入世界500強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我們真正的目標不是進入500強,而是打造百年老廠,成為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鋼鐵企業之一?!?/p>

  沈文榮不愧為大企業家。

  [標題]成功密碼

  沈文榮和沙鋼橫空出世,所有人都欲揭開沙鋼的成功密碼。沈文榮一語道破天機:“我們沙鋼為什么能做大?首先是充分消化吸收了國家改革開放的有利政策,充分利用各種機遇,意識到機會,形成準備,創造條件,等待一些機會,一旦機會出現,能夠迅速動作。所有鋼鐵業的機遇我們基本上都抓住了?!?/p>

  “在鋼鐵業,我可以講,都是我們做出反應之后,他們才做出反應;等到他們做出反應時,我們已經開始尋找第二個機會?!?/p>

  機遇不是永遠的,而是有明確的有效期。的確,沈文榮的成功,在于他“在太陽還沒有升起的時候就開始奔跑”,而正是搶先的這一步,使沙鋼成功避開了國內的若干次宏觀調控,成為業內的“鋼鐵教父”。

  [標題]市場敏銳

  沙鋼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75年,在進入鋼鐵行業之前,只是一個軋棉花的小廠。當然,沈文榮也是棉花專業出身。

  1984年,沈文榮被推為廠長。甫一上臺,沈文榮就做出一個重大決定:收縮產品線,將當時大企業不屑一顧而小企業又無法上規模的窗框鋼作為主導產品,到1988年,它已經建立起4條窗框鋼專業化生產線,窗框鋼產量達到13萬噸,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60%,“當時窗框鋼的價格,沙鋼說一聲,沒有還價的?!?/p>

  到1988年底,沙鋼已經積累了1億多元資金,當時業界傳言其可以坐吃十年。但沈文榮不是坐吃山空之人,相反,他時刻在準備奔跑,捕捉下一個機會。

  很快,沈文榮就意識到了窗框鋼的危險,新興的鋁合金和塑鋼窗將很快淘汰沙鋼的窗框鋼。

  此時如果簡單地跟風轉型做鋁合金和塑鋼窗,顯然已經慢人一步,更何況這與沙鋼的特長不符。

  幾次赴國外考察和學習之后,沈文榮看到了企業現有設備與國際水平之間真正的差距。再加上對寶鋼的研究,使他充分意識到只有引進第一流的設備,才能出世界第一流的產品、做世界第一流的管理與創世界第一流的經濟效益。

  沈文榮決定,不僅要堅守鋼鐵業,還要引進國外先進設備,生產最好的鋼。

  后來,他把沙鋼一系列的引進稱之為“開放型的自力更生”。

  [標題]技術敏銳

  1988年底,沈文榮了解到一位港商從英國比茲頓鋼廠買下一套二手75噸超高功率電爐煉鋼、連鑄、連軋短流程生產線,便多次與對方接觸,意圖購買。

  這套國內第一條“超高電爐-連鑄-連軋”短流程生產線,代表了當時的國際高科技先進水平,國內大鋼廠也無人敢碰。公司內部多愿意居安認命,冶金行業眾多權威也都搖頭反對,因為需要砸進全部家底,引進失敗沙鋼就要破產。

  全體大會上,沈文榮展示了自己的魄力,他大手一揮,“就是設備買來了運行不了,也要放在那里辦成個展覽館,我自己在門口賣票,5分錢一張,讓同行都來學習沈文榮的教訓?!?/p>

  幸運的是,1992年投產后不久適逢鄧小平南巡講話,迎來了基礎建設的高潮,投資3億元的75噸“永新”項目不到3年就全賺回來了。

  借用“永新”的資金積累,沈文榮下決心搞一個獨一無二的“大拼盤”:把德國最好的電爐、美國最好的軋機、瑞士最先進的連鑄機、西門子的自動控制系統全部拿來,立足于更高的技術層面,再搞一次中國冶金史上的創新!

  1994年,“90噸電爐-高線短流程生產線”由北鋼設計院設計出來,沙鋼為此“亞洲第一高爐”花了9.8個億。這條用最快速度組建而成的全球一流的線材生產線,設計年生產能力為67萬噸,通過技術改造,2004年產量達到97萬噸,其年產量還超過國外同類設備20%,每噸鋼的電耗也降到同類設備最低。惹得同行業老大哥也根據市場需求謙虛地派員來學習,引進了一條規模相同的流水線。

  1996年,沙鋼與世界第二大鋼鐵企業韓國浦項集團合資興辦10萬噸不銹鋼冷軋薄板、10萬噸鍍鋅鋼板和14萬噸鋼材加工中心三個項目,總投資達2.4億美元。為拿到批文,沈文榮先后7次進京向有關部門匯報。一次,他去冶金工業部匯報,不料部長去了海南,沈文榮立即坐飛機追到???,可部長又下了鐵礦,他又連夜趕路250多公里追到礦上。后來高層批了四個字“下不為例”。

  [標題]政策敏銳

  從1998年沙鋼開始改制,到2001年初終于完成。改制后,沈文榮個人持股17%。到2004年,集體部分持股由沙鋼管理層回購,沈文榮個人擁有的股份達到29.98%。

  自此,沈文榮徹底擁有了沙鋼的控制權,取得了首富的資格通行證。

  2001年,在國家“十五計劃”鋼鐵限產的當口,沈文榮卻決定購買蒂森克虜伯的“鳳凰”,逆流上650萬噸板材項目。但直至2003年底,僅取得了原國務院經貿委的批準,還未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批準。

  2004年初,國家發改委欲開新一輪宏觀調控,曾赴沙鋼參觀,沙鋼命運千鈞一發。幸運的是,沙鋼報批手續較鐵本齊備,且經濟實力遠在鐵本之上;加之沙鋼項目建設速度驚人,跑贏了時間,在宏觀調控之前獲得了全部合法手續,而且因為是分期投產,宏觀調控發力時一半設備已經投產,還有一半也進入收尾階段。而且,到2003年和2004年,中國對鋼鐵的需求不同尋常地飛漲,把全球鋼價推到很高的水平,使得全球許多大鋼廠閑置生產能力得到重新利用,沙鋼因為在低谷時期購買資產而撿到了大便宜,規模沖上千萬噸級別。

  [標題]并購之道

  在2005年之前,沙鋼主要是靠內部增長。

  2005年7月,《國家鋼鐵產業政策》出臺,規定外資不能控股中國鋼鐵企業,這使沙鋼正在實施的引援韓國浦項計劃胎死腹中。2005年初,沙鋼曾經委托該機構作一個3000萬噸產能升級的中期規劃,但由于面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壓力,最終這一試圖在張家港原地擴張的規劃中途擱置。

  然而,從米塔爾身上,沈文榮看到另一條增長之路——外部并購。

  其實,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沙鋼就曾經考慮過并購,但難下決心,“還是自己搞出來的東西放心,也便于管理”。

  但政策與市場環境的變化,使敏銳的沈文榮不得不考慮并購之道?!吧充撘獙W會兩條腿走路,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們一直依靠自身產業的滾動式發展,現在也需要在資本市場上出擊。我們的內部目標是,在未來的3~5年內,通過收購增加1000萬噸的鋼鐵產能?!?/p>

  于是,沙鋼義無反顧地加入國內鋼企轟轟烈烈的并購浪潮?!拔覀優槭裁床荒茏龀?000萬噸,3000萬噸?只有他們(國有企業)才能做大做強嗎?其他企業就不能做大做強了?這是政府行為還是企業行為?應該看誰有實力,誰有潛力,來選擇誰能做大做強?!?/p>

  2005年下半年,沙鋼與淮鋼開始正式就收購事宜接觸?;翠摰靥幗洕钒l達但資源豐富的蘇北地區,周邊沒有強勁競爭對手,而且產品以高附加值的優特鋼為主,在國內特鋼領域,其位置僅次于江蘇省另一大鋼鐵企業興澄特鋼,這對正著手調整產品結構的沙鋼頗有吸引力。

  沙鋼的競爭對手來頭很大,米塔爾通過新加坡的中介公司曾參與其中,香港霍英東集團以及中信泰富集團也曾與淮鋼接觸,寶鋼也向淮鋼派駐了一個調研小組,并購方案甚至已經上報國資委。

  最終,沙鋼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勝出,獲得300萬噸產能。

  2007年9月,同樣在政府的撮合下,沙鋼以20多億元現金獲得河南省最大民營鋼鐵企業安陽永興鋼鐵有限公司近80%股權。永興于1993年建廠,擁有鋼鐵產能約100萬噸。并購永興鋼鐵后,沙鋼的總資產達到600億元,凈資產200多億元,產能沖上2000萬噸級別,首次進入全國鋼企前三。

  2007年12月,沙鋼收購了同樣地處張家港市的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25%股份,成為永鋼集團控股股東。沙鋼的年鋼鐵產能由此再增500萬噸,至2500萬噸,產量則達到2200萬噸,成為僅次于寶鋼集團的中國第二大鋼鐵企業。

  2007年,沙鋼還進行了一樁并不起眼的收購,即收購年產鋼30萬噸左右的常州鑫瑞特鋼51%的股份。其30萬噸的產能規模本不在沙鋼視野之內,但鑫瑞特鋼代管的鐵本老廠有120萬噸產能。

  民企出身,加上沒有上市融資渠道,讓沙鋼在并購博弈中底氣不足。因此,沈文榮在并購決策上慎之又慎,追求“絕對的控制力,并且要注入沙鋼的企業文化”。

  在收購淮鋼之后,沙鋼立刻開始投資技術改造,兩年之內將其產量提高到300萬噸;沙鋼進入永興鋼鐵后也立即啟動250萬噸產能的二期技術改造。

  沈文榮發掘出了民營鋼企的三大并購優勢:一是決策快,容易把握住市場機遇;二是能保證所收購企業職工的基本利益?!氨热缯f,在國企,工人干到55歲就該退休了,在我這里哪怕你已經60歲,只要愿意干也能干,就可以繼續留下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能夠明晰原企業管理層的責任權限?!爱敵蹩粗谢翠摰?,也不止我們沙鋼一家。但最終還是沙鋼勝出了,雖然有地方政府的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淮鋼本身并不排斥我們?!?/p>

  沙鋼的管理能力完全可以吃得下更多產能,而尋求收購的目標也很多,最近有10家左右鋼鐵企業主動向沙鋼提出兼并重組的意向。但是資本劣勢桎梏了沈文榮的野心。

  沈文榮不止一次地說過:“要是能有米塔爾二分之一寬松的國際融資條件,我僅在中國收購就能達到1億噸。在5年之前,米塔爾也只有700萬噸~800萬噸,還沒有沙鋼現在這么大。它不是天生下來就是一個大鋼廠?!?/p>

  [標題]持續之道

  雖然到2005年為止,沙鋼已經以超過千萬噸的產能在中國鋼鐵產業嶄露頭角,但沈文榮一直清楚地明白自己和寶鋼之間的差距,沙鋼的持續性差,尤其是沙鋼沒有礦石儲備,沒有穩定的上游供應保障,一旦鏈條斷裂,可能半數以上生產線停產,后果不堪設想。

  對應的基本國情是,中國鐵礦石儲量極為有限,且含鐵量普遍不高,這與國內鋼企每年4億噸產能形成尖銳矛盾。中國經濟發展吞噬著巨量鋼鐵,鋼鐵企業吞噬著澳大利亞和巴西的鐵礦石,到頭來,這些鐵礦石企業則開始頻繁漲價,吞噬中國鋼鐵企業的利潤空間。

  從2003年開始,沈文榮多次飛往澳大利亞、巴西等國洽談,2004年上半年有了結果。沙鋼成功參股與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合資公司10%的股份,作為固定回報,該公司每年供應沙鋼300萬至350萬噸優質平價鐵礦粉。

  與此同時,世界上最大的礦石供應公司——巴西淡水河谷礦業公司也與沈文榮就資源和有關技術問題正式達成合作意向,每年將向沙鋼供應上百萬噸的高品質鐵礦粉。

  2007年9月,沙鋼斥資約1.08億美元,收購英國斯坦科(Stemcor)控股公司旗下的澳大利亞薩維奇河鐵礦90%股份,總投資為1.08億美元。該項目又稱ABM項目。據稱,該處可采鐵礦石總儲量約為2.83億噸,每年至少可為沙鋼供應鐵礦石200萬噸。

  2008年12月,沙鋼以ABM項目自有資金收購澳洲一處8億噸儲量的鐵礦山開采權。該處礦山建成投產后,每年可產高品質鐵礦石約680萬噸。

  此次收購完成后,沙鋼已坐擁10億余噸鐵礦石儲量,悄無聲息地成為國內擁有海外鐵礦石數量最多的民營鋼企。如果澳洲新礦投產,沙鋼每年的鐵礦石自給量最高可達1380萬噸。按沙鋼2008年鐵礦石2500萬噸需求量計算,自給率可達50%以上。如此之高的自給率,在國內民營鋼企中尚無人能及。

  在鋼鐵產業這個計劃經濟的大本營,民營鋼鐵企業一旦形成氣候,自然而然地物以類聚起來,開始如同民營油企一樣抱團取暖,解決資源瓶頸問題。而沙鋼作為中國民營鋼鐵企業的領頭羊,領導中國民營鋼鐵企業既是義不容辭,又是利益攸關。

  2008年,在沈文榮的運籌帷幄之下,沙鋼召集十余家大中型民營鋼鐵企業,籌備組建5000萬噸鋼鐵產能的民營鋼企聯合體(下稱民鋼聯)。民鋼聯整合了民營鋼鐵企業超過5000萬噸的鋼鐵產能,占當時全國4.9億噸粗鋼產量的近1/10,意味著對鐵礦石的需求量將超過1億噸,也意味著雄厚的資金實力需求。

  當年4月25日,全國工商聯冶金業商會第一屆第五次會長(擴大)會議在全國民營鋼企最集中的城市唐山召開,目的之一就是表決民鋼聯聯合買礦、進口礦之事。對于占據國內鋼鐵行業超過半壁江山的民營鋼鐵企業而言,這是一次標志性的會議。

  全國工商聯冶金業商會會長、沙鋼集團董事長沈文榮在會上直言:“把大家召集來,就是共同研究民營冶金企業調整結構,聯合重組,提高境外鐵礦石投資能力?!?聯合辦礦最早由沈文榮向全國工商聯冶金業商會提出,由十余家較大的民營鋼鐵企業聯合起來,共同組建鐵礦石投資貿易公司,以此應對鐵礦石價格不斷高漲的尷尬現狀。唐山會議就組建鐵礦石投資貿易公司問題敲定了相關事項,但尚未獲得批準。

  [標題]成本之道

  沙鋼被稱為“中國的米塔爾”,關鍵不是規模,而是他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堪比米塔爾。

  在勤奮的沈文榮掌控下,沙鋼已經成為中國成本最低的鋼鐵企業。

  沙鋼2005年鋼鐵產量1046多萬噸,職工總數也就是9500多人,人均1100噸鋼,國內鋼廠一般人均600~800噸鋼;沙鋼噸鋼到材成本只有200元,而一般的企業要300~400元。

  沙鋼建立了獨特的低成本控制體系,整個沙鋼是一個超高速運轉的機器。沈文榮把“多快好省”發揮到極致。

  沙鋼2005年銷售額超過400億元,1200萬噸的鋼產量,而沙鋼的工人還不到1萬名,也就是說,沙鋼的人均產鋼量達到了1062噸,甚至超過了技術、設備遠遠優于自己的寶鋼,位居全國鋼鐵業之首。

  當地流傳的一個軼事是,張家港市另一家大型鋼鐵廠——永聯鋼鐵的老板吳棟材在參觀了沙鋼之后,覺得自己的人太多了,回去之后馬上就裁員1750名。

  沙鋼降低成本的秘方有三條,第一條是管理擰毛巾。

  雖然已經是一個世界級大企業,沙鋼依然是一個人當兩個人使。工人們三班倒,行政人員早上7點上班,工作到下午5點半,而且周六不休息。沙鋼的定員編制之緊在國內鋼鐵業界有名,全廠管理人員僅占職工總數的5%~6%,而且董事局的副總們都是五六個人一間辦公室。

  更讓人驚訝的是,全廠還沒有一名清潔工定員,環境衛生工作都是由各部門、分廠、車間、班組按區域劃分,實行“三包”,上班前要人人動手,負責搞好包干區的清潔衛生工作。一位沙鋼中層開玩笑說,在沙鋼違反勞動法的事情很多,加班更是家常便飯。但是,沙鋼的工資福利待遇,要明顯低于同等條件的公司。

  沈文榮稱:“企業發展個人是要付出代價的,培育競爭力企業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沙鋼一直在領導班子和職工群眾中統一思想,勒緊褲帶,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把所有的錢用在技術引進上?!?/p>

  企業精神在這里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沈文榮說:“貪圖享樂的不配做沙鋼人,從我做起,沙鋼上下必須為下一步的發展繼續加速資金積累!‘吃光用光’屬于自然經濟落后的東西。中華民族百年來的屈辱史,注定了我們是必須要拼命去搶時間創大業的一代人,我們想逃都逃不脫!臨陣脫逃,也可以,但我們會被子孫后代罵!”

  與沙鋼同時期興建的小鋼廠在江蘇有上千個,當年鈔票賺得比沙鋼多多了,吃喝風、旅游風、攀比獎金福利風以及利益分化戰此起彼伏,現在卻90%以上倒閉了。沙鋼能夠持續造福鄉里,這種艱苦奮斗精神舉足輕重。

  沈文榮喜歡扁平式的管理風格,寧愿自己累一點,也要節省人工。他現在堅持不要秘書,不翻新簡易寫字樓,依然堅持每天早晨6點40分在廠門口迎候員工,并當面給相關人員布置工作。一是一,二是二,這種小公司當面鑼對面鼓的情形,在大公司沙鋼集團依然故我。

  在老板群體中,沈文榮以摳門出名。不管是什么公司的老板和什么級別的領導,沈文榮全部在公司行政餐廳里請客,如果你在那里住一周,基本上每天的菜式都不會換。

  已經是福布斯億萬富豪的沈文榮,終年是一身和名牌無緣的普通衣著,食堂里粗茶淡飯幾分鐘就能吃飽,依然居住在沙鋼總部傳達室旁邊的公寓房內。家里的一切事務統統都由金融系統全國模范人物的妻子陳紅華包辦,他自己則從早到晚以廠為家。有一次,香港著名冶金專家倪德麟跟沈文榮一同出國,沈文榮照例買經濟艙。他塊頭大,擠得難受,就靠在走廊里。倪德麟問:“沈老板啊,你現在也是個不小的老板,干嗎這樣虧待自己?”沈文榮坦然一笑:“能省點就省點,這些都無所謂的?!蹦咴u價沈文榮是個“天生會賺大錢卻永遠也學不會消費”的“鋼癡”。

  沙鋼的第二條低成本秘訣是流程自主創新,這一點可以和比亞迪媲美。

  中國鋼廠用長流程賺錢都不容易,但是沙鋼用短流程就能賺很多錢,建同樣規模的鋼廠,他們的投資經常是同行的1/3,甚至還發明了讓電爐也能使用鐵水的工藝,把能耗降低了數倍。在沙鋼的大盤卷板生產車間,可以看到原來的生產線像拐了一個彎,這個“彎”是新增加出來的一條螺紋鋼生產線。方坯進入連軋機后,可以沿直線生產大盤卷,也可以拐彎后以每秒11.8米速度,軋出一根根長約108米的高品質螺紋鋼。

  完成類似調整,沙鋼僅需不到三個月時間。

  在沙鋼內部流傳著沈文榮這樣一句話:企業要做設計的主人,不要做設計的奴隸,技術要聽設計院的,但布局要有自己的想法。

  因此,沙鋼在布局生產線時,總想方設法地節約成本。在上公司的第二個短流程項目時,設計院為沙鋼設計的廠房有4個跨度??缮蛭臉s到國外考察時,用步子量了幾個鋼廠的廠房后,就下決心砍掉一半跨度。這樣修改設計方案后,竟然節約4億元投資,建造周期也縮短不少。沙鋼的豎式電爐比兄弟廠同等規模的超高功率電爐的投資要節約30%,高線軋機比國內外同等水平、同等規模的投資要節約20%。

  沙鋼的第二條低成本秘訣是循環經濟。

  沙鋼廠區,見不到冒黑煙的煙囪,看不到污水和垃圾,也聞不到刺鼻的氣味。廠區掩隱在綠樹叢中,和藍天白云、滔滔江水相輝映,令人心曠神怡。

  從上世紀末開始,沙鋼在國內工業企業中率先走上循環經濟之路?!笆濉币詠?,沙鋼已累計投入40多億元實施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創新工程,自創了煤氣、蒸汽、爐渣、工業廢水、焦化副產品五大“資源循環利用圈”,利用“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新模式,延長和拓寬生產技術鏈。

  例如,每個鋼廠高爐煉鐵都會產生水渣,沙鋼一年就有300萬噸渣,沙鋼就把這些渣磨成礦磨粉,礦磨粉可以做水泥的替代品。目前,沙鋼有4臺磨粉設備,每臺90萬噸,“現在建設京滬高鐵也用礦磨粉了,賣得非?;?,一噸可以賣200多塊,而每噸就有60多塊錢的利潤?!?/p>

  [標題]創新之道

  沈文榮的目標是造世界一流的鋼,如果沒有技術,是辦不到的。事實上,沈文榮很早就明確了沙鋼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的科技領航戰略。

  寶鋼的產量和沙鋼差不多,都是2000多萬噸,但是寶鋼的凈利潤差不多是沙鋼的4倍;韓國浦項的利潤更高,就是因為他們產品的附加值比沙鋼高。

  “2004年,國產簾線鋼大約每噸4000元,而同期的日本產品卻高達1.2萬美元。差距在哪里呢?國內可以做到直徑0.22毫米,而日本可以做到0.15毫米,比頭發絲還細。如果技術上沒有突破,我們只能做比人家低端的東西。鋼鐵產業發展到今天,再靠成本競爭已經不可能了,只有靠提高產品附加值,而提高附加值,別人不可能把技術教給我們,自主創新其實是‘華山一條路’?!?/p>

  沈文榮說,“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就不可能達到和建成世界一流企業,因此作為我們沙鋼來講,我們堅持引進、消化、吸收再提高”。產業報國,打造鋼鐵行業的民族品牌,這是沈文榮心中的宏偉夢想。

  其實,沙鋼的成長道路就蘊藏著科技創新的基因。沙鋼的成長走的是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造的成功之路。從1989年引進國內第一條連鑄連軋短流程生產線,到后來引進“亞洲第一爐”,到2002年從德國買進長流程的綜合鋼廠,沙鋼在短短15年內,從一個設備落后的作坊式小廠,迅速改造成為100%是世界一流水平設施的千萬噸級現代鋼鐵企業。

  1998年,沙鋼成立技術中心,奠定研發基礎。2007年,沙鋼成立鋼鐵研究院,研究院的院長是世界著名鋼鐵專家江介俊彥。研究院擁有4名院士和1名國外院士。

  目前,沙鋼研究院正在國內外招聘研究人員,預計未來幾年將投入8億元,將研究院打造成一支擁有200名研究人員的開放式研究機構。研究院院長江介俊彥是日本長崎鋼鐵研究院的創辦人,獲得過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金質獎章,在20多個國家搞過科研項目。目前在沙鋼鋼鐵研究院,有20多個新品項目和新技術的研發在同時展開。

  科技創新為沙鋼贏得了獨特競爭力。迪拜建造的諸多世界聞名的建筑中需要的螺紋鋼不僅等級最高,而且提出上岸交貨時不生銹的特殊要求,這對生產廠在冶煉和運輸環節提出極高要求。結果只有沙鋼一家中標,每噸價格賣到1200美元。

  此外,沙鋼的400萬噸線材中90%以上是優特鋼,科技含量高,出口價格也在1000美元以上。沙鋼為“西氣東輸”二期工程提供的X80管線鋼,外國專家預測起碼要10年,沙鋼僅用半年就研制成功,并在金融危機期間獲得大訂單。

  目前,沙鋼集團正在積極籌劃國際新技術熔融還原煉鐵(FINXE)項目。這項技術被譽為鋼鐵業“皇冠上的明珠”,由于省去“燒結”、“焦化”工藝環節,既降低污染,還使得成本一下子降低15%?!皬母旧咸岣咦陨淼母偁帉嵙?,才能掌握主動權?!鄙蛭臉s說,“這個‘根本’就是依靠科技進步求發展。沙鋼靠的是科技領航,科技是我們取之不盡的資源?!?/p>

  近10年來,沙鋼共投入300多億元進行技術改造。而從2007年開始,沙鋼又進行新一輪技改投入,至2010年投資總額為190億元,去年完成80億元,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已完成20億元,今年還要投入40億元。

  [標題]危機之道

  沙鋼賴以成功的秘笈,還有最不能訴諸文字的一項,即沈文榮的高度市場敏感,他能提前預感到危機與機會。

  從1985年到1997年,沙鋼實施的項目有100多個,但并沒有涉足板材,不少同行都勸:“老沈,你也搞點高附加值的板材吧?!鄙蛭臉s嘿嘿一笑,他知道大規?;A建設之后,這將變成一個樣子貨。結果,沙鋼出人意料地上螺紋鋼,帶來持續的豐厚利潤,遠超板材。

  2008年四五月份,鋼價一路攀升、行情火爆,沈文榮清醒地意識到超額利潤不會持久。從5月開始,沙鋼大規模清理庫存,趕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回籠資金數十億元。

  “危機來了才應對,肯定來不及。但怎樣才能搶在前面應對?我們的體會是,企業要發展,就要貼近市場開發產品。不研究市場,不研究國情,怎么行?”沈文榮認為,中國仍處于基礎建設大發展時期,這就是國情;國家4萬億元用于擴大內需,很大部分用于基建,體現在鋼材上就是建筑用線材,這就是市場。

  正是基于對國情的準確認識和對市場的深刻分析,沙鋼幾年前上馬高端寬厚板項目時,特意保留了120萬噸方坯組用于生產普通線材。這個曾讓不少同行難以理解的決定,在危急時刻頓顯“英雄本色”。因為長短流程結合、長材板材結合,使得沙鋼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既可以生產高端寬厚板、熱軋板卷,又可以生產中低端建材、線材的鋼企,產品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

  當國家開出4萬億元投資大訂單時,沙鋼迎來良機。

  2009年1月份,沙鋼對原有大盤卷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增設年產能力為120萬噸的棒材生產設施,主要生產當前市場熱銷的螺紋鋼。這一技改項目總共投入5566萬元,用時僅兩個半月,于3月24日一次性成功投產,搶得先機。沙鋼人自豪地稱:“等別人明白過來的時候,我們已經開足馬力生產了,即便人家也馬上轉,起碼也得半年以上時間,那時我們的產品早已牢牢占據了市場?!?/p>

  沙鋼至今產銷平衡,手里握有2300多萬噸的滿額訂單,沒有減產,沒有一分錢的應收賬款,全部是款到發貨,徹底零庫存。

  “2009年,沙鋼集團將實現“三個突破”:鋼產量突破2300萬噸,產品銷售收入突破1200億元,實現利稅突破88億元?!鄙蛭臉s信心十足。

  原文刊于三聯《競爭力》09年10期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