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經委副主任張玉山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行動計劃(2009-2011年)》已印發。按照該計劃,四川將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在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到2011年,力爭實現銷售收入達到2500億元,增加值達到1000億元,產業規模保持中西部第一,把四川建成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西部電子信息產業高地”。
未來三年產業年增速將保持28%
張玉山表示,我省是國家電子信息產業重點布局省份和在中西部的重要基地。2002年—2008年,我省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26.35%,2008年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224億元,完成增加值469.7億元,增加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9.5%,增速超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0.1個百分點。我省電子信息產業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國各省市排名第9位,中西部地區首位。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成為我省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此次制訂振興行動計劃,目標非常明確,電子信息產業三年發展速度年均增長將達到28%左右,到2011年,銷售收入達到2500億元,增加值達到1000億元,產業規模保持中西部第一。
培育新增長點打造八大產業集群
同時,我省還將著力打造軟件與信息服務、集成電路、數字視聽、網絡與通信、軍工電子、新型平板顯示器關鍵元器件、太陽能光伏、電子裝備等八大產業集群。
在空間布局上,將向中心城市集中,形成一基地(四川)、多園區(成都、綿陽、樂山、廣元、德陽、遂寧等)的產業布局。集中發展電子信息特色產業,培育特色產業園區,鞏固國家(成都)軟件產業基地、國家(綿陽科技城)數字視聽產業園區、國家(成都)電子元器件產業園區,打造集成電路產業園(成都)、國
家級信息安全產業園(成都)、新型平板顯示產業園(綿陽)、信息化與重大裝備制造業融合示范園(德陽)、太陽能光伏產業園(樂山)、軍事電子產業園(廣元)等特色園區。
培育一批跨100億元的企業,骨干企業競爭能力明顯增強,自主品牌市場影響力大幅提高;培育跨500億元的特色園區,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軟件和信息服務在電子信息產業中的比重達到45%以上;在新型平板顯示、半導體照明、太陽能光伏等重點領域形成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
建新型擔保體系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振興計劃出臺了一系列專項措施扶持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省工業發展資金將重點支持電子信息產業,省級其他產業、科技發展資金向電子信息產業適度傾斜,各產業重點市將根據實際,集中財力設立相應配套資金,并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的大力支持。
振興計劃還明確提出,將大力承接電子信息產業轉移,注重吸引國際國內領先的、高端的信息產品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向我省集聚,推動國內外企業直接投資來川設立全球或區域研發中心和運營中心。
此外,針對科技創業企業擔保抵押物不足等問題,振興計劃提出將加快建立新型擔保體系,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建設,充分發揮省經濟技術投資擔保中心的作用,建立擔保機構資本金補充和多層次風險分擔機制,探索創立多種擔保方式,以彌補科技創業企業擔保抵押物不足的問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