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視影業的成立,控股權的放棄,只是湖南廣電“帶球突破”的第一步。接下來,還有制播分離改革的關山萬重?!?/p>
一個人的去留,身后是制度和行業的風暴。
11月12日,關于湖南衛視的“鎮臺之寶”龍丹妮去留的謎底被揭開——盛大網絡與湖南廣電合資組建盛視影業有限公司,由盛大網絡控股,龍丹妮出任新公司總裁。CEO則由盛大網絡旗下上市公司一位高管出任,因涉及信息披露,當場未作公布。
這讓一場輿論風暴暫告一段落。此前,有關“盛大網絡CEO陳天橋盛情邀約龍丹妮,湖南廣電極力挽留”的故事每日更新,精彩如湖南衛視播放的連續劇。
“龍丹妮作為總裁,現在因為體制原因,還不能在合資公司里持股。”11月13日,湖南衛視的一位高層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說,目前,龍丹妮仍為“雙重身份”,市場身份為天娛傳媒總經理兼盛視影業總裁,體制內身份為湖南衛視副總編輯,后者為正處級編制。
據這位湖南衛視高管層介紹,在盛視影業里,“合資雙方將對各自派任的高管進行激勵”,比如CEO由盛大派出,他的持股就可能從盛大的那部分股權中解決;龍丹妮是湖南廣電派出,她將來如果能持股,那么可能是由湖南廣電從自己的持股比例中拿一點出來。”
但這在目前還只是一種可能性。“因為雙方體制不一樣,最后不一定是股權激勵的方式,要看合資公司到位后的具體情況。”這位高管人士說。
“選秀之母”龍丹妮去留的背后,不是一個簡單的合資故事,是湖南廣電第三輪改制序幕的開啟。
“我們改制方案已經獲批,和盛大的合資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與青海衛視、淘寶等方面的合作。”
“可以大膽創新,不一定由我們控股。由市場化企業來運作,可能更適合市場生存。”
湖南廣電黨組書記、局長、湖南電視臺臺長歐陽常林11月12日向本報記者表示。
這位一貫低調的湖南廣電掌舵者所指的“大膽創新”,就是湖南廣電“直接引入社會資本甚至放棄控股權”。[page]
龍丹妮風暴與改制“炒作”
“過程一波三折、波瀾壯闊,結果順理成章、渾然天成。”盛視影業成立發布會上,主持人這樣介紹此前關于龍丹妮的輿論風暴。
“這是一場炒作么?”當天的發布會上,多名記者輪番發問。
陳天橋回答:“雙方的合作基礎是,我們共有的娛樂氣質、草根定位,與用戶的互動性。”
陳認為:“盛大本質上不是IT公司而是娛樂公司,未來版圖擴張定位在于娛樂帝國”;湖南衛視同樣定位“娛樂中國”。
一位熟悉廣電情況的人士分析,這次輿論運作,如果是雙方有意為之,那它也只會發生在盛大網絡與湖南廣電之間。整個廣電體系,除了已經最為市場化的湖南廣電,沒有任何一家廣電系企業會采取此種娛樂化的方式來釋放自己的整體改制信號。
廣電變革的三年熱戀
湖南廣電與盛大網絡的“戀情”,始于2006年,第二屆“超級女聲”節目熱播之后。
從這場“全民狂歡”中嗅到新機會的陳天橋飛赴長沙,對湖南衛視拋出第一支橄欖枝。但是因為廣電體系環境、政策所限,雙方雖然相見甚歡,合作卻未能即時展開。
此間,早已完成兩輪“體制內改革”的湖南廣電,一直在摸索體制改革方向。
2008年下半年,在被廣電總局內部會議口頭列為制播分離試點單位后,湖南廣電試圖“借道”旗下電廣傳媒(SZ.000917),將一些內容制作方面的經營性資產放上資本市場。
上市公司停牌三個月后,因有關監管層意見不一,有關的資產估值也無法在湖南廣電內部以及資本市場、監管層等各方之間達成一致,該計劃被擱置,上市公司復牌。
轉機出現在2009年。廣電總局、中宣部等多個管理部門相繼出臺文件政策,明確鼓勵各地廣電體系摸索“制播分離”。
湖南廣電作為地方廣電“老大”,亦和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下稱上海文廣)等,被列入制播分離試點單位正式名單。
與此同時,盛大網絡與湖南廣電的接觸在進一步深入。
“我對湖南廣電有很深的感情,盛大之前發展文學業務的思路,也是得到魏文彬主席的肯定。”陳天橋表示。
另一方面,即將掌管合資公司的“風暴主角”、天娛傳媒總經理龍丹妮也在積極準備。
“一旦體制改革完成,我期待真正的市場化生存。”8月份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龍丹妮這樣感慨。此時,被譽為湖南省廣播電影電視局“鎮臺之寶”的她,仍為雙重身份,辦公室位于湖南廣電大廈的二層。
“現在,天娛的優勢是湖南廣電這個平臺,隨之而來的如果說是‘劣勢’的話,是體制束縛。”龍丹妮表示,“但隨著集團體制改革,我們也會引入戰略投資者。”[page]
“不規范”的改制方案
時隔三個月,龍丹妮的“預測”成真,盛視影業給她提供了一個結合兩種優勢、去除劣勢的平臺。
“新媒體貢獻體制優勢,傳統媒體貢獻人才、資源、平臺等優勢。”歐陽常林11月12日對本報記者說,這是雙方對合資的核心貢獻。
“湖南廣電改制方案已經獲得通過,但我們不搞形式性的剝離(即‘制播分離’),不求一下子設計得很好。”歐陽常林說。
這與湖南廣電的“老對手”上海文廣選擇迥異,后者于10月下旬,召開“上海市廣播電視制播分離改革推進大會”、以“分家”成上海廣播電視臺和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方式,宣布了其改制的正式開始。
隨后據媒體報道,廣電總局和中宣部都對上海文廣的方案表示支持,表示該方案是“真正可執行的方案”,“比較適合在全國推廣,起點很高,力度規模很大,但也很規范。”
“因為上海文廣已將經營性資產和不能上市的新聞資產、播出平臺分開,而湖南廣電沒有這么做。它們以后每次拿出經營性資產去融資、引入社會資本時,面臨的審批難度可能會有差異。”一位業內人士評價說。
“(重點是)實實在在做什么,而不是方案怎么說。”歐陽常林說,在改制方案被上述監管層及湖南省委相關部門通過后,湖南廣電正不斷引入戰略投資者,將與新媒體甚至傳統媒體進行各種形式的合作。
“和盛大的合資是第一步,湖南廣電也在和一些風投洽談,盡快會實現市場主體股權多元化。”歐陽常林透露,隨后會公布與青海衛視、淘寶等方面的合作。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是大勢所趨,關鍵是怎樣把各個內容串通,形成產業鏈;怎樣和市場合作,按市場規律走。由市場化企業來控股,可能會在市場生存得更好。”歐陽常林表示。
陳天橋在一旁對記者補充:“我經歷這場談判所以知道,傳統媒體去和新媒體對接,每一步都很難。”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