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盤之父朗科7年煩事一籮筐:50%毛利靠打官司

2009-12-14 12:32:30      汪江濤 王薇薇

  2009年中報顯示,朗科專利授權許可業務毛利占當期毛利總額的比例竟高達48.99%

  深圳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閃存應用及存儲產品產銷、相關技術專利運營業務,實際控制人為鄧國順和成曉華,保薦人為平安證劵。

  深圳朗科曾是入圍首批創業板上市呼聲很高的公司,其董事長鄧國順被稱為中國“U盤之父”。該公司去年先后被認定為深圳市首批自主創新行業龍頭企業以及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價值:自主創新型企業,擁有獨特專利運營模式

  朗科是閃存盤的首創者,其推出的“優盤”閃存盤是世界上首創基于USB接口、采用閃存介質的新一代存儲產品。自2004年起,朗科開始拓展系列發明專利,截至今年9月30日已獲授權專利116項,其中發明專利79項,另有220項發明專利尚在申請中,專利授權涉及中、美、歐、韓、日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自設立以來,朗科的前瞻性技術研究,使其始終保持行業相對領先地位。如1998年的USB閃存盤、2001年的USB無線上網卡。目前正在研究的有固態硬盤及USB3.0技術,朗科預計USB3.0接口的閃存盤將于2010年出現,速度是現有USB2.0的10倍,2010年將占據8成市場份額。

  2002年-2008年,朗科專利在中國、中國臺灣、美國等地超過10次以上的訴訟中成功確權。目前,該公司已和東芝、金士頓等知名企業簽訂專利授權許可協議,其三年一期(一期系今年前三季度)專利收入1041萬元、2813萬元、4009萬元、2408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79%、9.37%、16.50%、12.76%。

  風險:盈利48.99%靠專利,專利問題官司纏身

  風險1:專利訴訟收入不穩定,6起訴訟仍未結案。專利申請、訴訟具有周期漫長、費用較高等特點,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且專利收費大多數情況下需要通過訴訟解決,專利侵權人向專利權人主動繳納專利費的情形很少。

  由于朗科資源有限,無法對市場全部侵權行為逐一提起訴訟。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移動存儲行業的發展空間大,在全球面也比較廣,專利容易帶來官司纏身的局面。2009年中報顯示,朗科專利授權許可業務毛利占當期毛利總額的比例竟高達48.99%。“靠打官司賺錢”的朗科,在招股書中僅專利訴訟就披露了多達20多起案件訴訟或爭議案,但到目前,仍有7起沒有結案或了結,其中6起涉及專利訴訟和爭議。

  風險2:原材料占成本60%以上,銷售量增價跌。朗科屬于典型的產業中游企業,需向上游采購閃存和硬盤,并向下游推廣銷售,單是原材料閃存就占公司主營業務成本的60%以上。由于處于半導體的子行業,朗科有很強的周期性特征。2006年-2008年閃存盤和移動硬盤銷售數量雖然保持增長,但產品價格不斷走低,銷售收入同比下降。比如2008年閃存盤銷售數量雖然增長35%,但銷售收入卻下降28%。“要命”的是,朗科的閃存盤的銷售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比例一直很高,最近一期仍高達74%。[page]

  疑問1:收入增速遠低30%如何保證成長?

  創業板上市的備選條件中有一條“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不低于3000萬元,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比上一會計年度的營業收入增長不低于30%”。而朗科近三年一期的財務報表卻讓人大跌眼鏡,其主營收入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朗科合并營業總收入三年一期數據為2.75億元、3.06億元、2.43億元以及1.88億元。2008年業績跌入低谷,主營業務收入環比下降19.1%。以今年前三季收入推算全年收入(1.88×4/3),其全年收入增長率也一定遠遠低于30%的條件。雖然30%增長率不是必要條件,但以如此之低的增長率闖進創業板,未免辜負創業板高成長之名。如果再結合利潤看,其三年一期利潤分別是1657萬元、4033萬元、4269萬元以及3215萬元,利潤的增長速度也開始放緩。

  疑問2:募集資金投向專利運營為何只有28%?

  朗科在招股書中,一直大講特講其專利盈利模式。專利許可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逐年攀高。在毛利方面,三年一期專利授權許可業務毛利占當期毛利總額的比例,更是呈現不斷加大的上升趨勢,分別為15.31%、27.34%、39.56%和48.99%。矛盾的是,朗科此次募集資金的運用計劃投向專利的申請、維護和運營項目的只有5991萬元,只占整個募集資金的28%。

  這個比例還沒有自我品牌拓展的投入費用比例高——朗科計劃營銷網絡擴展及品牌運營項目投入6542萬元,占到募集資金的31%。朗科既然如此看重專利營運模式,為何在募集資金投向方面“不大方”?是專利運營模式遇到瓶頸,還是另有其他不解之因?對于朗科未來而言,難道專利已經沒有自身品牌重要了?[page]

  疑問3:官司纏身,專利如何“請求有效”?

  朗科的專利盈利模式其實在科技企業中很常見,而其專利是否有價值核心在于看它的主要專利是否是有效。一位業內人士向理財周報記者透露,朗科除優盤在中高端市場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外,其他產品“基本是陪襯”,而且這些產品“不需要太多的高級技術”,“都是通常應用的東西”。對于該人士的說法,理財周報記者聯系朗科求證,因其高層出差未獲證實。

  這也是朗科官司纏身的原因所在,晟碟、北京華旗等公司認為朗科的“用于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屬于公有技術,專利應該無效。朗科的一些專利是否有效,尚待時日證明。

  朗科還有一項拖延了長達7年之久的“著名”商標官司。這起官司直接劍指朗科的核心產品“優盤”,說這期官司威脅朗科生存也不為過。2002年10月,華旗資訊針對朗科注冊“優盤”向國家工商局提出撤銷申請;2004年11月朗科不服裁定行政訴訟;2006年3月,華旗上訴后又撤回;2008年5月,重新舉證,該案仍在審查過程之中。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