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投將轉向風險成長投資

2009-12-15 21:35:29      挖貝網

  風險成長資本,無論是在美國、中國,還是在印度,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是不管是對企業還是整個行業來講,風險投資和傳統成長資本始終是在逐步走向融合,而這其中,中國的機會是最大的。

  █文/蔣曉東,NEA中國區總經理

  作為風險投資,其核心使命就是要在不同的產業和商業模式中,追求一個未來成長的空間,同時能夠幫助我們投資的企業家和企業,讓大家共同成長。美國是風險投資的發源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半導體產業在美國興起,整個風險投資行業在波士頓128號公路和硅谷開始興起,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到2002年,美國的風險投資行業每年新的基金都有250億美金以上。

  雖然進入到新世紀前10年,這個行業遇到了空前的挑戰。但是我們看到在過去的40年時間里,風險投資的平均回報率仍遠遠高于其他的資產類型。不管是公共基金、對沖基金,還是其他的方式,在美國40年來的回報率基本上都在25%到40%。從1980年到2000年,這是風險投資在全球賺錢最多的20年。雖然風險投資在美國經歷了幾次泡沫,但這是風險投資賺錢的必要條件,因為泡沫會讓你提早發現價值,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你投資好的企業,好的產品,然后在資本市場實現成功溢價。

  風投行業新趨勢

  原來的高速增長產業,特別是以IT為中心的,目前的發展速度開始放緩,進入比較成熟、穩定的狀態。新能源作為一個新的產業在美國開始風起云涌。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由于2000年以后,包括薩班斯法案頒布,政府監管力度加強,使原有的泡沫被充分擠壓了,所以這個是我們全行業面臨的挑戰。

  在金融危機以后,通過分析2009年前三個季度的數據,我們基本清楚整個市場融資有多大規模。我們估計美國整個風險投資行業在今后三年,會有一半的縮水,也就是說新的基金募集會越來越難。原有的基金如果不是排在前列,沒有在投資人那兒已經充分證明了歷史業績的,將會很難融到錢。這個行業目前有五六百家基金,而在三年后,每年還在活躍投資的基金可能會降到只有300家,這就是美國風險投資行業面臨的現狀。

  對于中國市場,不管是融資還是籌資,現在仍然處于一個增長的階段,但增長速度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里也明顯放緩。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案例數還是投資的總金額,在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都有一個大幅度的下滑,在今年第二季度以后則有很明顯的快速回升。

  所以我們現在看起來,中國的風險投資行業還處在一個發展期,還有相當的市場空間,在中國高成長行業都有不錯的投資機會存在。從資本市場角度來講,全球的資本都在追逐成長投資。

  中國資本市場前景可期

  中國內地創業板的推出,是資本市場的一件大事,開始上市的這些公司,所謂兩高六新,成長性高,科技含量高,有一些公司感覺很不錯。盡管其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不僅僅是創業板的問題,可能是中國資本市場在過去的幾年和今后幾年,會持續面臨的結構性問題。

  因為目前這個市場沒有對沖機制,只能通過漲價來賺錢,換手率也特別高。從市盈率的角度來講,至少按照比較成熟的資本市場的觀點來看,這些創業板公司的市盈率都偏高。這就是中國資本市場的現狀,也反映了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的預期。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不管從監管層面,還是投資層面,還是企業家把自己的公司上市過程中,都需要謹慎處理和仔細考慮這一問題。

  與此同時,香港資本市場在過去五年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大的跨越式的發展,無論是首次發行,還是再融資,抑或是從資本市場的流動性、監管和對中小盤企業的關注程度以及介入程度來講,都有了很大的進步?,F在香港的資本市場已經完全可以和美國資本市場競爭,去接納中小盤那些高成長、高技術含量的企業。

  全球趨勢融合本土優勢

  從投資產業和領域來講,全球產業的變化,給中國帶來一些獨特的機會,這些機會如果能和中國的競爭優勢、比較優勢很好地結合起來,可能將在中國形成一些行業的龍頭企業。這樣的行業有很多,比如說醫療產業,在美國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奧巴馬的醫改方案,目前正在眾議院、參議院進行激烈的斗爭。而中國醫改從去年到今年,同樣是當下國計民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醫療作為一個永遠的朝陽產業,前景非常巨大??梢哉f醫療產業就是中國最大的福利,今天是,明天是,后天還是。比如今年9月份在香港上市的國藥控股,這是2003年以來全球醫療產業最大的IPO,融資額是11億到12億美元。

  另一方面,我們覺得聯系全球的趨勢和本地優勢的結合,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還是以醫藥行業為例,全球的醫藥研發和生產,這是上千億美金的產業,現在正在快速向亞洲轉移,這是一個外包產業歷史性的機遇。中國有全球最大的醫藥生產企業,但是中國的醫藥企業并沒有有效地跟全球市場接軌,所以說中國企業怎么把自己的軟件實力提高,以滿足歐美的客戶以及監管機構對品質流程、服務的要求,是能否抓住新機遇的關鍵。

  我們認為中國的醫藥企業應該在未來10年內占到一半的市場份額?,F在在美國開發一種能銷售幾十億美金的新藥,開發成本跟造航空母艦差不多,這個趨勢非常明顯了。其實不僅僅是醫藥行業,在各個產業因為金融危機所產生的歷史機會中,對于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未來機會在于風險成長

  在全球范圍內來看,風險投資和成長性投資現在越來越合二為一了。傳統的風險投資,可能是從很早期的,幾個創始人搞一個企業,一兩百萬美金,就這么開始發展起來。而成長投資在美國,他們是根據投資確定現金流,盈利模式也非常成熟,成長也是可預期的,這樣的企業發展起來了,基本上投資五年,回報三倍。

  這兩種類型的投資,現在看起來正在走向融合。不管是醫藥,還是能源環保,還是在新的投資領域,不管是在中國、印度還是在其他新興市場,這樣的機會越來越多,投資規模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的創投和風投的概念了。但是投資投下去以后,要承擔什么風險和可能帶來什么樣的回報,很多方面又比較類似于風險投資。

  現在我們業界把它叫做風險成長資本,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還是在印度,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是這樣的投資機會不管是對企業還是整個行業來講,不管是從風險投資這個行業,還是從原來的傳統成長資本這個角度來看,現在都在融合,都在向這條路在走。我認為在中國,這種所謂風險成長資本,這種投資方式所存在的機會,既高于美國,也高于印度。只要我們同行共同努力,我相信也許風險投資是美國人首創的,也許成長資本也是美國首創的,但是我們所講的風險成長資本,這種能夠投兩三千萬、三四千萬美金,卻能夠給投資人帶來10倍以上回報的東西,也許將是中國人首創的。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