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交易所覬覦中國 已引16家中企赴德上市

2009-12-17 13:56:47      劉兆瓊

  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各國交易所開始尋求新的上市資源。

  德意志交易所發行人與投資人市場部執行總監馬丁·施泰因巴赫博士表示:“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交易所機構之一,德意志交易所希望可以整合我們的豐富資源,為中國金融專家創造與國際專業投資人士互相交流的平臺,促進中歐兩地的行業交流與合作進而幫助更多的中國企業走上國際舞臺。”

  目前已經有16所中國企業在德意志交易所上市。

  中國中小企業德國“創業”

  2009年,三家中國企業陸續在法蘭克福上市。繼2009年1月14日CFQ Holding AG在準入市場上市后,2009年10月1日,中國無線網卡生產商——網訊無線技術股份公司在德意志交易所高級市場板塊成功上市,成為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第一家在德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

  之后,德意志交易所的準入市場又迎來了另外一家中國中小企業——首創企業有限公司,上市時間為2009年11月9日。此外,還有超過500家已經在其它國際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在德意志交易所二次掛牌交易板塊上市。

  根據上市公司不同的發展階段及規模,德意志交易為企業提供結構清晰的四個上市板塊,包括高級市場、一般市場、初級市場和準入市場。其中,相對由歐盟監管的高級市場而言,由交易所監管的公開市場(初級市場和準入市場)具有較低透明度指標,幫助年輕公司和中小規模公司快速進入歐盟市場。目前,在16家德意志交易所上市中國企業中,有3家在高級市場上市,1家在一般市場上市,3家在初級市場上市,以及9家企業在準入市場上市。

  “暢銷”中國概念

  近年在法蘭克福交易的中國概念股票交易情況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中國公司與國際知名品牌如阿迪達斯、安邦、拜耳、巴斯夫、寶馬、奔馳、德意志銀行、宇航防務集團、HugoBoss、漢莎、保時捷、彪馬、SAP和西門子等,在同一世界領先交易所機構上市,也讓中國公司在受到國際投資者廣泛關注、獲得更高估值的同時,提升了國際形象。

  德意志交易所是目前全球業務范圍最為全面的交易所,業務模式覆蓋整個證券市場價值鏈,從上市、證券及衍生品交易、清算、結算和托管,到高流通性電子交易系統的操作,以及市場數據和指數納入的規定。與全球其它證券交易所不同的是,德意志交易所運營模式不是靠收取上市費用營利,而是獲利于股票交易的流通性。得益于德意志交易所獨特的商業模式,上市公司得以享受到上市服務的一站式通道,保持其股票的高市場流通性。

  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德意志交易所公司平均交易量達到13,200次,流通額與流通率均位列歐洲第一,分別為2.971億歐元和218%,每天,全世界有4500多位交易會員使用德意志交易所的國際化交易網絡平臺Xetra,日交易量高達140萬筆,是全球最為高效的融資平臺。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