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軟件成無線增值香餑餑 吸引VC還需三大支點

2009-12-19 12:37:19      挖貝網

  每天,都有成千上百萬的新應用程序被添加至Apple Store,蘋果迷們習慣在Apple Store下載自己喜愛的應用程序,不管是游戲、社交、體育、新聞、商務,找到需要的點擊買下它的使用權,通過無線網絡下載軟件。

  為此,每天不知有多少家第三方手機軟件開發商為擠入Apple Store的軟件排行榜前列而爭得頭破血流,因為其背后蘊藏著的可能是數十萬元、上百萬元甚至更大規模的經濟效益。

  全球市場帶來的刺激還遠不止于此,微軟Windows Marketplace、中國移動Mobile Market、LG的Application Store、三星的Mobile Applications,個個都如重磅炸彈,掀起新應用商店狂潮,為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市場奠定渠道基礎,被施以重手的手機應用軟件行業開始勢如破竹。

  在被放大的需求效應下,手機炒股、手機支付、手機教育、手機防盜、來電防火墻、手機導航……名目繁多的軟件應用躍躍欲試,2009年中國市場迎來電信業重組以及3G牌照的發放,眾多手機應用軟件開發商爭奪無線互聯網應用領地的擂臺已經擺開,覬覦著面前萬億元規模級的市場蛋糕。

  三方陣營拉鋸戰

  CNNIC發布的《第2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國網民規模3.38億,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達到1.55億。

  UCWEB CEO俞永福向記者表示,傳統軟件靠零售模式獲利的發展空間正在縮小,憑借互聯網技術和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不斷激增的龐大移動互聯網用戶推動著創新性手機軟件的不斷產生。

  手機應用軟件因其實現傳統手機自帶瀏覽器無法實現的功能,為附屬于手機的更多應用提供了強黏性,因此手機客戶端軟件市場的成長性受到了多方的青睞,對無線互聯網的布局更像是一場具有戰略性眼光的投資。

  其實,從2007年初開始,全球許多知名品牌公司已開始扭轉公司發展的重心,越來越傾向于朝無線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推進。無論是諾基亞2007年下半年的高調轉型,還是摩托羅拉重心部門的策略調整等,無一不表明通訊行業的巨人們已經開始關注并且進軍手機服務市場。

  此外,傳統互聯網也占據了一席地位,依靠品牌以及在用戶積累上的優勢,傳統互聯網企業將各自成熟的線上模塊比如新聞、聊天等內容植入手機界面,充分發揮其平臺作用,成為了PC版的延伸。

  處于另一陣營的為第三方獨立的手機軟件開發商,他們通過自立門戶,強推跨平臺的軟件產品,以期依靠新的技術手段在這場混戰中分得一杯羹。

  易觀國際分析師張亞男告訴CBN記者,這個行業目前的競爭熱點主要集中在手機閱讀、手機游戲、手機SNS社區。這些細分領域大多通過成熟的產品以及強大用戶黏性,形成較為穩固的市場基礎。

  但據記者了解,受政策、資費和帶寬的限制,該領域的發展狀態并不理想,甚至連商業模式都尚未明確。一位業內從業人員告訴記者,現在的手機客戶端軟件行業發展狀態類似上世紀90年代中國互聯網的萌芽時期,整個行業尚處于用戶培育期。[page]

  行業的軟肋

  根據易觀國際發布的《中國移動增值服務市場年度綜合報告2009》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增值市場規模達到884億元,預計2011年全年市場規模將達3238億元。

  手機軟件應用行業究竟能從中分到多大的蛋糕?

  據悉,目前行業內已有不少企業在客戶產品覆蓋率方面達到一定程度,但無法保證可以一直保持這一優勢,其主要原因在于手機客戶端軟件的品牌隱蔽性較高,客戶黏性不夠,在此狀態下實現大規模贏利并不現實。

  剛于上月完成業內兩筆投資的松禾資本投資總監張春暉告訴記者,這個行業與傳統互聯網不同,用戶使用習慣有較大差別,產品體驗非常關鍵,一定將用戶需求與贏利模式相結合,讓用戶自愿掏錢埋單。

  “團隊要對行業的判斷眼光夠開闊,要看得見未來終端用戶的需求點,在產品的開發能力,比如在技術或是用戶體驗上有獨到之處。通過軟件的終端適配性、軟件體驗效果等方面,快速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他說。

  俞永福也表示,“做手機軟件,遵循互聯網的商業發展規律非常重要,這就是如何把控人流和現金流的關系。先重點提供一流的產品和服務,日后的‘現金流’或‘盈利’就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毋庸置疑,手機客戶端軟件雖然目前只是移動互聯網中新興的增值服務,但越能快速地將巨大的用戶基數轉化成實際收益的企業就越可能獲得更多的資源,進入快速成長期。

  但現在看來,要快速成長還得解決諸多問題。張亞男認為,目前從廠商內部來看,手機軟件的技術水平仍有待提升,手機軟件市場細分領域發展動力不足,缺乏統一有序的產業鏈體系。另一方面,用戶對手機軟件的認知度不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手機軟件未統一標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手機軟件的大范圍推廣。

  俞永福也坦言,微軟-英特爾的格局讓中國本土軟件公司創新不足,很多人才進入了國際軟件外包行業從事“出口加工”,人才的缺口始終是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而資金鏈斷裂也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page]

  風投的眼光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就能撬起地球。”對于在殘酷競爭中尋求喘息機會的手機軟件企業而言,它們立足的支點在于一個好的贏利模式、領先的技術以及潛在的市場地位,唯有這樣,才能在敲開風險投資大佬們大門的同時取得主動進攻的機會。

  在美國中經合投資集團合伙人熊偉銘看來,在中國達到用戶規模不是一件難事,要把用戶變成付費的,才有真正的價值。“數字都是死的,一定要跟廣告主或是用戶的活躍性聯系在一起。”他強調。

  “如果只是單純的一個軟件能夠植入到多少臺設備終端這樣的項目,本身并不具有吸引力。很多公司都有植入的能力,比如談一個很好的捆綁的協議就能發展起來。”他認為,“現在更想尋找的是能進入別人沒有涉足的領域,不僅能占到很大市場份額又能賺到錢的項目。”

  華登國際董事總經理李文飆也告訴CBN記者,任何企業都必須具備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沒有上述特點的企業對風投是沒有吸引力的。

  李文飆曾任Google全球無線業務研發總監,在此之前創辦過3家公司。他認為,目前在技術上實現突破的公司還是太少。

  “我比較期待未來國內出現那些像能為蘋果iPhone提供應用程序的第三方開發商”,李文飆說,他考察過一個為iPhone做應用的公司,雖然面對的是海外市場,但產品很實用,價錢又不貴,蘋果的在線應用商店用戶付費渠道又很方便,還是賺了不少錢。此外,那些從混戰之中堅持下來的SP(增值服務商),如提供手機地圖搜索軟件,也有比較大的機會。

  “今年企業都專注于收費模式的探索、開發平臺的架構搭建,明年開放平臺的競爭會正式開始。” 張春暉判斷,“在3G的帶動下,移動互聯網的技術開發雖已形成,但尚處于一個用戶積累的過程。預計到2015年3G將會對現有手機軟件行業格局產生放大的作用。”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