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孕育大機會 提防一哄而起全民PE

2010-06-06 20:08:11      吳海飛、曾頌
從國家定調到行業擁護,重點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風險投資業的共識。哪些行業有大發展?在昨天開幕的第12屆中國風險投資論壇上,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發來賀信,希望風險機構更多參與農業科技成果,幫助解決“三農問題”。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龔方雄則提醒,目前風投在行業選擇上有誤區,不顧“高估值”地追求“高科技”,傳統產業中也有“金礦”可淘。

  農業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

  提到戰略性新興產業,人們往往會想到信息技術、新能源、綠色環保等等。論壇上多位講演者則認為,這種理解不免過于狹隘。

  “我們還沒有到達美國的發展階段,新興產業一定要依附于傳統產業。這決定了很多傳統行業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而不應局限于高科技。這些傳統行業包括服務業、消費業,未來的發展空間非常大。”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龔方雄說,金融業、醫療健康和保健行業都很傳統,但都是戰略性的。

  引人注目的是,最古老的產業———農業,也屢被提起。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在發給論壇的賀信中說:“我國目前面臨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三農問題。由于大多數農民的抗風險能力較差,許多先進的農業科技成果難以得到推廣利用,我認為可以將風險投資的理念用于這個方面。”

  深創投董事長靳海濤也認為“農業孕育著很大的機會”,盡管其缺點明顯:規模小,多用現金交易、生物資產不易儲運、毛利率低……“不能用看工業的眼光來看待農業。農業可以通過循環來盈利,比如我們投了一家做無土栽培的企業,如果只做這個,這企業可能很微利;但是它和上游行業一起做肥料,就有了很高的盈利水平,現在已經在美國上市。”

  要提防一哄而起“全民PE”

  中國風險投資方興未艾,受多路資金熱捧。龔方雄在論壇上警示:做VC(風投)、PE(私募股權投資)已成時尚,投資人要嚴格選擇項目,謹防一哄而起。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往往逃不出一個歷史的怪圈,就是二級市場在剛剛誕生的時候,估值都非常高。剛剛誕生不久的創業板同樣未能逃出怪圈。”龔方雄說。

  他提醒,目前通過在創業板上市實現投資退出、獲得高回報的案例,在未來不一定能實現。因為初期創業板上市企業少,往后上市企業將非常多,高估值的企業將蘊藏極高的風險。由于風險投資多在目標企業初創、發展期介入,通常持有5至7年,屆時創業板很難像現在這樣,以數十倍的市盈率出售股權。“建議大家不要一窩蜂做私募股權投資。”

  他同時建議,私募股權投資要往早期走,往孵化基金、天使基金、風投基金方向走,多投初創企業,少投發展成熟的企業,因為投后者的動機往往是急于套現。

  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說:“2007年是全民炒股,現在是全民PE,大家見面了就問你PE了沒有,這顯然是過熱的表現。”他認為,投資新興產業的VC和PE一要改變一哄而起的非理性行為,二要改變“重短輕長”的短期行為,三要改變“重遠輕早”、急功近利行為,要注重企業早期的孵化。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