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企盼已久的《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昨日正式對外頒布,保險資金投資“版圖”終于迎來了爆發式擴張。
保監會昨日頒布的《辦法》,除了調高了原有投資領域的投資上限,還首次明確了保險資金可進入不動產、未上市股權、無擔保債等新投資領域,其中,保險資金不動產的上限為險企上季末總資產的10%,遠超預期。
而更出乎業內預料的是,《辦法》并沒有表述保險資金不允許投資住宅類物業以及直接投資商業房地產的字眼。截至6月末,國內保險資產總額已達到4.52萬億。新規一出,意味著將有超過4500億保險資金可涌向樓市。
未提及是否禁止投資住宅
保監會稱,《辦法》細化了保險資金投資渠道。依據修訂后的《保險法》有關規定,允許保險資金投資無擔保債、不動產、未上市股權等新的投資領域。
上述新領域中,不動產投資比例一直是業內關注的熱點?!掇k法》規定,保險公司投資于不動產的賬面余額,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0%;投資于不動產相關金融產品的賬面余額,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兩項合計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0%。該比例高于業內原先預估的上限5%。
根據保監會公布的數據,截至6月末,國內保險資產總額已達到4.52萬億。這意味著新規一出將由4520億資金可涌向不動產領域。
而更出乎業內預料的是,《辦法》并沒有表述保險資金不允許投資住宅類物業以及直接投資商業房地產的字眼?!掇k法》規定保險資金投資的不動產,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其它附著于土地上的定著物,具體辦法由中國保監會制定。不動產相關金融產品是指不動產投資管理機構依法在中國境內發起設立或者發行的以不動產為基礎資產的投資計劃或者投資基金。而且只是明確要求保險資金運用不得直接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
一家大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人士表示,保險資金投資期限以長期為主,不動產投資較符合保險資金運用的基本原則。但保險公司仍需等待《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的實施細則》出臺,明晰投資方向、投資范圍、投資模式等。
目前包括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保等保險巨頭,在新規出臺之前已經著手布局不動產。參與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直接通過金融資本市場介入地產股,另一種是直接入股地產企業。中國太保高層日前對媒體透露,今年將努力探索非上市金融企業股權投資和不動產投資的機會,逐步增加具有中長期增值潛力的戰略性項目資產儲備。有券商分析師指出,以投資商業地產為例,回報率約在5%-8%,遠高于保險資金目前的平均收益率。
另外《辦法》還規定,投資于基礎設施等債權投資計劃的賬面余額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0%。
明確未上市公司股權投資
除了不動產投資,保險公司可投資未上市公司股權上限亦得到明確?!掇k法》規定,保險公司投資于未上市企業股權的賬面余額,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投資于未上市企業股權相關金融產品的賬面余額,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4%,兩項合計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
未上市企業股權相關金融產品是指股權投資管理機構依法在中國境內發起設立或者發行的以未上市企業股權為基礎資產的投資計劃或者投資基金?!掇k法》同時規定,保險公司不得投資不具有穩定現金流回報預期或者資產增值價值、高污染等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項目的企業股權和不動產;不得從事創業風險投資。
投資未上市股權投資,對于保險機構來說,博的是對企業未來價值的發現,以期在企業實現上市時的價值成長。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大型保險公司已配備了專門的機構和人員,在此領域已經廣泛進行調研。上述資產管理公司人士表示,PE投資不僅需要項目儲備,而且還需要時間取得變現。選擇具有成長性強的未上市公司股權進行投資,亦符合保險資金長期運用的原則。
目前只有一些大公司進行了試點。如中國人壽投資的南方電網、廣發行等,都屬于成功案例。而中再集團去年8月花費33億元,投資光大銀行15億股,也屬于經典案例。一旦全行業放開,將有約2000億元保險資金,可以在國家戰略結構調整中,尋找合適機遇,提高投資收益。
此外,《辦法》還調高了保險資金原有投資渠道的投資比例。險資投資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各自最高10%的比例可以打通使用,共計20%的比例可自主投資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基金也沒有被險資放棄,這部分投資占比可以達到5%。這意味著險資權益類投資占比將從20%上升至25%,保險資金運用空間有望得到釋放。投資于無擔保企業(公司)債券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的賬面余額,合計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0%。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