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聯發科
一旦褪去“山寨手機之父”的標簽,全球出貨量最大的手機芯片公司
勢必面臨成本激增的升級難題
文 王文靜
“山寨手機之父”曾是通信業界授予臺灣芯片廠商聯發科技(MTK,以下簡稱“聯發科”)的一頂“另類”桂冠,但它終于到了掛冠而去的時候。
今年7月,聯發科宣布加入谷歌發起成立的“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與高通、德州儀器和英飛凌等手機芯片同行一并成為Android手機陣營的支持者。
它意味著Android陣營的又增添了一個舉足輕重的玩家—聯發科是全球第四大芯片設計公司,2009年的芯片出貨量高達3.51億顆,這一數字超過高通的3.45億顆,并使其成為全球出貨量最大的手機芯片廠商。在中國,多年來一直采用聯發科“Turn-Key”(從芯片到軟件設計)解決方案的天宇朗通已成為銷量第一的本土手機制造商,這說明聯發科在中國已占據了主流的中低端手機市場。
而昔日的“山寨手機之父”突入Android陣營,誰將是最大的獲益者?
對聯發科自身而言,它當然是個前所未有的“洗白”機會。由于“山寨手機”在海內外面臨的政策和法律壁壘,它為聯發科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今年6月,中國監管機構突襲山寨手機市場,不少深圳的山寨廠商被波及,它不可避免地牽連了聯發科的業務,甚至直接導致聯發科第二季度營收同期驟減9.9%,未能達成預期目標。
于是,與主流手機制造商和世界級電信運營商的合縱連橫成了聯發科近年來的長期戰略。它也使Android成為聯發科優先選擇的“皈依”之地:一方面由于不收取授權費用且開放性強,Android被視為進入門檻最低、最容易被廣泛普及的智能手機操作平臺,這與聯發科一貫的市場路線相吻合;另一方面,目前市場上標榜“Android系統”的山寨手機大多數徒具其名—由于缺乏芯片解決方案的支持,它們只有Android的用戶界面(UI),而缺乏真正的Android核心應用。專注芯片解決方案的聯發科加入Android陣營,正有望解決這一難題,使Android手機真正普及化。
另一個樂觀的想象是:象征著龐大出貨量和低成本運營的聯發科一旦加入Android陣營,它將真正掀起Android手機的“低價化”趨勢。目前售價最低的Android手機成本也在200美元左右。全球技術研究和咨詢公司Gartner認為,用聯發科芯片的Android設備成本可低至每臺70美元。
但它可能忽略了聯發科核心商業模式能否延續的問題。為中國移動從事Ophone平臺開發的播思通訊首席技術官CTO饒宏為《環球企業家》分析:“聯發科的芯片并不比高通便宜,只是依靠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給中低端手機生產商,將軟件和硬件解決方案整合在一起,這能讓它比高通這樣的芯片廠商節省20%的費用?!?/p>
而在加盟Android的“洗白效應”帶動下,聯發科的“整合解決方案”模式卻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眾所周知,Android本身已是成熟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大多數承載Android的手機芯片計算處理能力都甚為強勁—它甚至需要1GHz甚至以上的運算速度。而對聯發科而言,其生產處理性能更強芯片的能力尚未被證明,這也使它維系在“整合方案”之上的廉價形象難以為繼。一旦聯發科無法迅速適應新的規則,可能招致自身命運的傾覆。
但它已經別無選擇。聯發科無線通信事業部總經理朱尚祖表示:“聯發科會與開發手機聯盟一起促進和加速Android平臺的普及,并為手機制造商與合作伙伴提供集成度更高的手機芯片平臺?!?/p>
而《環球企業家》了解到,目前聯發科甚至已與一些國內外電信運營商定制開發了基于Android平臺的全新“整合解決方案”,這一過程本身的復雜性遠高于開發2G時代的非智能手機,導致其出廠成本大致在200美元左右。它并不低于目前的大多數Android智能手機的成本,也為聯發科推出“低價Android手機”的想象蒙上了陰影。
據另一位移動通信業資深人士向《環球企業家》透露:谷歌即將在2011 年發布的Android3.0系統,將極大程度地限制手機廠商結合自己需求添加獨立應用程序和操作工具。這將使Android手機能保留更多谷歌自身提供的應用和服務,也加大了手機廠商自身開發應用的成本。在這種情況下,相比摩托羅拉和HTC這樣的主流廠商,聯發科也似乎很難真正取得與谷歌談判的位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