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勢不可擋。易觀國際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用戶規模達2.14億,市場收入規模達237億元。預計到2010年底,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用戶規模將達到3億,全年市場收入規模將達633億元。
此前,據尼爾森公司發布的中國手機市場研究報告稱,在中國,手機已經無處不在,且移動互聯網比美國更流行。中國3G商用進程的加速推進,使移動互聯網活躍度日漸提升。無論是運營商、終端商還是內容提供商,紛紛開始布局移動互聯網市場,從而推動產業鏈迅速成長。
移動互聯網發展勢頭強勁
手機數據服務需求與日俱增,給移動互聯網發展帶來無限商機。尼爾森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的手機用戶使用移動互聯網的比例在很短時間內就超越了美國手機用戶,中國手機用戶使用移動互聯網的比例為38%,而美國僅僅是27%。無論是使用手機下載游戲、還是使用手機查看即時股票信息,移動互聯網正在成為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2.77億,較2009年底增加了4334萬人。其中只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占整體網民比例提升至11.7%。分析來看,2010年上半年,手機網民成為拉動中國總體網民規模攀升的主要動力,移動互聯網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0第二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整體規模達到40.2億,同比增長7.7%。其中,手機電子商務實物交易規模達到4.3億元,同比增長321.6%,環比增長41.9%;手機游戲市場規模為5.9億,同比增長40.5%,環比增長9.3%。艾瑞咨詢預計手機電子商務和手機游戲具備重塑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新格局的潛力。
由此可見,無論是用戶規模還是市場規模,移動互聯網都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業內普遍預測,中國移動互聯網將突破發展拐點,進入爆炸性增長階段。[page]
應用為王特征初步顯現
移動互聯網在3G的帶動下將會保持長期增長。移動互聯網帶寬增加、手機上網資費下調、智能手機價格下降和應用服務多樣化,都是促進移動互聯網市場增長的積極因素。不同于傳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更強調數據應用,且盈利性特點更為突出。
從全球范圍來看,3G網絡的流量超過2G網絡,移動數據流量已超過語音流量。愛立信預計,全球數據流量在今后五年里還將每年翻兩番。
易觀國際最新的報告顯示,在2010年上半年移動互聯網市場收入構成中,通道費(移動流量費)占整體市場的59.1%,達140億元;各項應用服務收益占40.9%,貢獻總和為97億元。而在各項應用服務中,無線音樂、手機閱讀、手機游戲收入排名前三,分別占比為41.2%、12.6%和11.3%。移動互聯網應用對用戶的影響力越來越大,3G移動互聯網時代,應用為王的特征初步凸顯。
移動互聯網用戶結構的變化,尤其是高端用戶的加入,也為其持續贏利提供了保證。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方麗表示,與去年相比,今年上半年中國手機網民結構有了進一步改觀,相較于以往“低學歷、低收入”等特征,上半年手機網民在學歷、月均收入等方面都有一定提高,職業分布也更加多元。創新工場創始合伙人汪華認為,預計3到4年內高端用戶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用戶主力。
當然,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還有一個過程。尼爾森據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中國大部分手機用戶(54%)使用手機進行高端數據處理,如收發郵件、下載游戲和音樂等,而36%的手機用戶只使用短信和通話功能,10%的手機用戶僅使用通話功能。
在手機實際消費方面,商務用戶的手機服務消費目前最高,24—35歲的青年人是最主要的手機數據用戶。[page]
亟需完善產業生態系統
雖然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已漸漸流行,但是其應用的生態系統還沒有建立起來。上半年的移動互聯網市場收入規模相比2009年上半年的180億元增長31.67%,增長步伐有所放緩。方麗分析稱,用戶及收入規模增速開始降低,成熟業務收入增長緩慢,快速發展階段服務的盈利模式不成熟是關鍵。
移動互聯網時代個性化的趨勢明顯,這也決定了產業鏈的復雜化,需要集合產業鏈之力,才能很好地滿足用戶需求。同時,產業鏈內部的競爭也激烈,各方都希望奪取產業鏈上的最大話語權。對運營商來說,在加快布局移動互聯網的同時,應重點塑造完善的產業鏈。移動互聯網產業鏈涉及到包括終端商、運營商、服務提供商、系統開發商等多個環節,商業模式也因此更趨復雜、多樣化。
歸根結底,創新的應用是吸引用戶的關鍵。據Enfodesk易觀智庫最新報告《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用戶研究報告2010》研究發現,目前在移動互聯網用戶中,有75%的用戶對具有移動支付功能的手機表現出明顯的興趣。
易觀國際分析認為,手機支付作為未來重要的熱點應用之一,在產業鏈逐步完善之后,將會逐漸普及開來,具有支付功能的手機會對用戶市場起到越來越大的影響作用。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