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企業聯合成敗如何

2010-10-12 22:53:02      王文正

  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后,溫州企業的聯合重又踏入快速道。然而,過去幾年間,在溫州上演的各類企業間的聯合充滿了失敗的案例。

  文/攝 本刊記者 王文正

  “我們并不否認中瑞、中馳在企業聯合體這一方面做出的探索性貢獻,但如果以為只要聯合起來就可以了,那是很膚淺的認識?!?/p>

  9月2日,剛剛注冊成立不久的甌聯控股集團副總經理鄭達東對《浙商》記者說,盡管在組織形式上,甌聯集團與此前的中瑞財團、中馳財團有相似之處,但他認為,甌聯集團是溫州企業界謀求轉型升級的產物。

  然而,在過去幾年間,在溫州上演的各類企業間的聯合仍然充滿了失敗的案例。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后,溫州企業的聯合重又踏入快速道,但未來難測。

  低調聯合

  浙江溫州婁橋工業園區的強強集團鎖業基地的一幢博物館,如今已經成了甌聯控股集團的辦公大樓。

  與之前中瑞、中馳等財團成立時的高調亮相不同,甌聯控股集團的成立非常低調,沒有鮮花,沒有鞭炮。今年元旦,溫州甌海區工商企業界的一批領軍人物——包括強強集團黃聰弟,金州集團鄭永強,忠義集團姜忠義,中城集團倪明連等人聚會時,認為要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與企業的轉型,就必須改變目前企業“低、小、散”的狀態,走一條新型的發展之路。

  聚會結束,他們共同發起成立了甌聯控股集團。集團原有27個創始股東,如今已擴大為30個股東。集團注冊資金首期到位5億元,最終將達到20億元。企業采用的是股份制形式,其中強強集團以超過20%的股份成為最大股東,金州集團次之,占有11%的股份。

  “這些股東骨干企業的老板,作為第一代民企創業者,大多已經進入準備退休的狀態了?!痹卩嵾_東的敘述里,“他們希望翻開創業人生新一頁,發起人都有這樣的使命感?!?/p>

  甌聯集團的股東企業涉及鎖具、建筑、汽摩配、皮革等各大行業,總資產約150多億元。董事成員多數為溫州市和甌海區的著名企業家,其中擔任市、區兩級人大和政協常委的就有8人。甌海區工商聯主席和常務副主席、五個制造業商會會長也都齊聚“甌聯”。

  數年前,黃聰弟帶領中國五大鎖王組建中國最大的同行業聯合集團——中國強強集團,并任董事長。與許多曇花一現的溫州企業聯合體相比,強強集團可謂是不可多得的成功案例。黃聰弟因此被推任為甌聯集團董事長。

  在股東大會上,黃聰弟立下軍令狀:如果我在集團事務處理中不公平、不公正,如果我不能讓投資人投資增值,年股本增長率低于10%,我將自動辭職。

  “企業聯合體最大的問題是信任和利益問題?!睖刂荽髮W商學院副教授何旭艷認為,黃聰弟可謂抓住了問題的根本?!邦^幾把火一定要燒好,否則后面會引發很多矛盾?!?/p>

  鷗聯集團燒的“第一把火”是進入金融服務業,成立子公司——溫州鷗聯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盡管公司對外宣稱,其利率是溫州市最低,只收取0.2%的擔保服務費,比小額貸款利率還低一半多,卻要承擔100%的風險,是一個“不盈利,樹品牌”的項目。但在溫州市委黨校教授朱康對看來,“不盈利”只是暫時的,“金融服務業的利潤豐厚,遠超傳統制造業?!?/p>

  除提供資金支持,“甌聯”還為當地中小企業開拓市場。比如,以現有溫州家具市場為基礎,兼并陷入經營困境的黃河皮革公司,并吸收“黃河皮革”和俊奇公司等重組甌聯國際家居廣場;總投資7億元,建造占地近500畝、溫州最大的汽摩配市場,為溫州市幾千家汽摩配企業提供一個專業市場。

  此外,市政工程項目也是甌聯集團的重點方向?!爱T海新區建設,全市加快城鎮化,這個過程沒有幾千億怎么行?”鄭達東說,甌聯集團將會參與甌海新區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

  不走旁門左道

  企業聯合是產業整合的第一步,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一條重要途徑。而與2004年前后的那一波相比,如今的企業聯合體也更規范更成熟了?!芭c中瑞中馳相比,甌聯集團可謂生逢其時。此外,強強集團本身就是鎖具企業的聯合,有著豐富的操作經驗?!?/p>

  在發展策略上,鄭達東告訴記者說,甌聯集團3個戰略原則也都體現了“轉型升級”的目標與方向:一是資本經營與實體經濟并舉。按正規金融企業的要求和標準,辦好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向擔保集團發展;在實體經濟投資上,重點投資“兩新、兩高、兩低”(新材料、新能源、高科技、高效益、低碳排、低污染)的新興產業。二是相對控股與絕對控股并舉。甌聯作為控股集團,著力于民營企業股權結構的體制創新,除高風險的產業外,不追求絕對控股,以讓出機會吸納外界參股。三是本土發展與在外創業并舉。扎根甌海、深耕溫州,并在全國特別是“長三角”和“海西”兩大經濟區內尋找機會。

  “如果甌聯集團的三個‘并舉’運行得好的話,將會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敝炜祵φJ為,中國經濟要健康發展,還是需要實體經濟的支撐。然而據他觀察,溫州四分之三以上企業的真正興趣已經轉向投機,而實業僅僅成為他們融資的工具。

  “2009年,溫州工業投資同比下降了2.9%。實體經濟企業如果只轉型,不升級,這未必是件好事?!敝炜祵φf,“市場經濟不能沒有投機,但也不能過度投機,美國的金融危機就是近在眼前的教訓?!?/p>

  英雄與先烈

  “企業的聯合實際上是資本的聯合,從溫州企業發展的軌跡來看,從個體經營到企業聯合,這是一個好的趨勢,也是民營企業走向成熟的表現?!敝炜祵淌谶@樣評價在溫州出現的各種形式的企業聯合體。

  然而,溫州企業的聯合之路并不平坦。

  2004年5月,中瑞財團與中馳財團幾乎同時成立,成為整合溫州民間資本的先行者。前者由9家企業發起,注冊資本為5580萬元;后者由7家企業發起,注冊資本1億元。

  這兩家公司高調成立,同時也承載了很多人的希望。然而,中瑞與中馳的走向卻與原來的藍圖大相徑庭。除了運作幾個房地產項目外,其他方面毫無建樹。

  到今天,中馳財團已經名存實亡;而中瑞財團手里,也只有一個未完的“中瑞?曼哈頓”房產項目?!耙皇菧刂菔姓块T在這個項目上放了一馬的話,中瑞恐怕早就沒了?!币晃徊辉竿嘎缎彰臏刂堇习逭f。

  與中瑞、中馳相比,溫州家具集團更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2004年2月,在雁蕩山芙蓉賓館,由60多家家具企業組成的溫州家具集團成立。這是一個“以溫州家具集團有限公司為主體,通過資產為主要連接紐帶,名牌產品銷售為龍頭,組成的跨地區、跨所有制、跨行業、多層結構的法人聯合體”,董事長為葉瑞忠。

  然而,2005年7月,由于在平陽家具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上起了矛盾,家具集團內部的56家企業同時以登報聲明的方式宣布退出聯合體,溫州家具集團遂告解體。

  但溫州企業聯合的腳步,并沒有因此而停下來。

  2007年11月,佑利控股集團董事長胡旭蒼聯合了30家溫州大型民企或自然人,參照國際PE投資基金的慣例和運營模式聯合組建設立了環亞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成為溫州最早成立的大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創立初期募集的合伙資本金就超過10億元,成立半年后,環亞創投投資的民和股份就掛牌上市。

  “我們的組織形式是有限合伙企業,有30個股東。這么多股東,一是可以募集足夠多的資本,其次也可以分散風險?!焙裆n在接受《浙商》記者采訪時說。

  環亞創投的成功為后來者提供了經驗。今年6月,奧康集團王振滔、日泰集團金哲新、伯特利集團黃勝豐等人大金融班的20多位同學,聯合組織成立了浙江商融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謀求更大的發展。

  當地一位學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歷史的經驗表明,在聯合這條漫長的道路上,仍然是充滿艱辛,這些企業隨時都有可能成為先烈。

 ?。ň庉嫞簠莵喎? 郵箱:bjb@zjnews.com.cn)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