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企業家天地》雜志社記者 馬紀朝 王袖舒
“湖南的毛竹漫山遍野,林業在全國排第七位,我們作為一家能源企業,如果能把這些東西利用起來,不僅能緩解大唐華銀的缺煤難題,還能形成一個大的產業,成為湖南的一項富民工程,帶動很多農民致富?!弊鳛楹献畲蟀l電企業的掌門人,魏遠卻認為,竹子、秸稈這些農作物,都與大唐華銀的未來有著莫大的聯系。
往前推50年的二戰時期,沒有人會想到,人類與地球會因為二氧化碳的過度排放受到威脅。而今,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不僅成為大唐華銀整個發展戰略最為重要的部分之一,更是決定人類未來生死存亡的最關鍵部分之一。
“原本,整個地球是生態平衡的,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被森林吸收,森林產生的氧氣維持了生命的延續?,F在,我們把煤燒多了,把森林給砍伐了,最后,把這個平衡破壞了?!睘榱俗屗械膯T工都能理解低碳的意義,魏遠從幾年前起,就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低碳知識普及與“斷臂瘦身”運動。
變化首先從大唐華銀的職工們開始?!啊吞肌粦撝皇且环N理想,更應該成為一種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蔽哼h號召公司的員工們,盡量在工作中節省紙張,雙面打印并將廢紙回收;多用電郵、MSN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傳真機、打印機;下班后關掉電腦的顯示器;少用空調或將空調溫度與室外溫度差距調??;用傳統的發條鬧鐘取代電子鬧鐘;手機充電完成后立即拔掉充電插頭;選用節能電器,及時關閉電源;出行時更多地選擇步行、騎自行車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而少開私家車;生活用水循環使用,少用一次性餐具;早睡覺、少開燈,多與自然親近;通過交換、捐贈等方式處理閑置不用的生活用品……一些原本習以為常的習慣被改變,而另一種培養健康、環保、節約的生活方式開始悄悄萌芽。
在整個大唐的低碳發展戰略中,這種潛移默化的低碳生活方式被魏遠認為是基礎,“只有所有的員工們都理解了什么是低碳,大唐華銀才能在以后真正把低碳的戰略落到實處,才會更理解公司的低碳戰略?!彪S后,魏遠帶領他的團隊正在努力地實施他們的低碳戰略和行動方案——節能減排,調整電源結構,煤炭的綜合利用以及生物質發電。
觸角一:節能減排,首當其沖
作為湖南最大的發電企業,同時也是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旗下的第一個分公司,大唐華銀電力在以銷售收入106億元占據湖南電力三分之一的同時,也因此成為湖南最大的能源消耗大戶。
而整個公司在役發電裝機609.39萬千瓦中,火電裝機596.5萬千瓦,占比高達97.8%的比例,又讓大唐華銀迫不得已成為湖南碳排放的大戶。
于是,這家因為給湖南千萬百姓提供了近1/3電力而備受重視的企業,又不得因污染物和碳排放而備受困擾。
如何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進一步改善區域的環境質量,如何在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中作出表率,如何成為資源的治理者,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節能減排”成為大唐華銀的實際行動。
2007年,在全國小火電機組關停風暴中,大唐華銀總經理魏遠代表大唐集團公司在湘企業與湖南省發改委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向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湖南人民莊重承諾:力爭提前完成“十一五”期間大唐集團公司在湘的小火電機組關停任務。
當年6月2日,大唐華銀金竹山發電分公司成功實現了“三湘第一爆”,拉開了全省關停小火電機組的序幕。
隨后,大唐華銀又迅速利用產業升級的有利時機,率先在湖南省啟動了關停小火電機組計劃,當年就關停了大唐湘潭發電公司、大唐華銀金竹山火力發電分公司共7臺總裝機容量達45萬千瓦的高能耗小機組,成為了當年湖南全省關停小火電機組中率先“吃螃蟹”的發電企業。2008年又拆除了金竹山火力發電分公司的3號12.5萬千瓦機組,成功爆破了株洲華銀火力發電公司的2臺12.5萬千瓦機組煙囪。3年來,大唐華銀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總容量達95萬千瓦,占全省關停小火電機組的60%以上,同時,積極收購省內外社會關停容量近300萬千瓦,為湖南完成“十一五”關停任務和國家節能減排作出了突出貢獻。
通過積極主動實施“上大壓小”政策,建成投產了金竹山擴建二期“上大壓小”項目(1×60萬千瓦),核準了大唐華銀株洲攸縣“上大壓小”項目(2×60萬千瓦),有效推進了廣東東莞“上大壓小”項目(2×100萬千瓦)等。其中金竹山擴建二期項目一臺超臨界60萬千瓦機組應用了世界上首臺600MW機組超臨界“W”火焰鍋爐,首次成功地將低質量流速技術應用于超臨界燃煤“W”火焰鍋爐,結束了世界超臨界鍋爐家族無W型火焰鍋爐的歷史,實現了W型火焰鍋爐從亞臨界到超臨界的成功跨越,對我國大型電站鍋爐的技術進步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對我國能源戰略的自主創新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使我國在電站超臨界鍋爐的制造、調試及運行技術領域再次躋入世界前列。該機組與亞臨界機組相比,降低煤耗10.6g/kw.h,減少氮氧化物排放3978噸/年,減排二氧化碳7.61萬噸/年,達到了節約資源、降低消耗、保護環境、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從2006年至今,大唐華銀累計投入老機組節能技術改造資金約5.5億余元,并制定了詳細的技改計劃和技改方案。
2006年至2007年,面對電煤價格的飚升及老機組煤耗高、環保壓力大等因素,大唐華銀面臨的課題不僅僅是機組運行安全、穩定,還必須在電力生產中堅持節能、清潔、環保的理念,否則就會被淘汰出局。對此,大唐華銀把設備技術改造作為機組檢修的“重頭戲”來抓,重點對火電機組通流部分、空預器、受熱面以及高加蒸汽冷卻器、疏水冷卻器、省煤器等設備進行了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從而盡快地達到設備節能的目的。
2007年,大唐耒陽發電廠對2號機組高中壓缸進行了通流部分改造,運用現代汽輪機組的設計體系及國內的先進技術,使機組的經濟性、安全可靠性、運行靈活性達到了國內新建20萬千瓦機組的先進水平,下降供電煤耗20克/千瓦時;大唐石門發電公司1號機組空預器改造后,各項“創一流”指標參數得到了較大提升,每年可節約標煤消耗合計6780噸,節約生產成本425萬元以上;株洲華銀火力發電公司3號機組2臺一次風機通過加裝高壓變頻器,每年可節約用電450萬千瓦時,節約標煤550噸;湘潭發電公司通過采用焊接法,處理高中壓缸中分面漏氣,有效地解決了影響機組效率和降低能耗的問題。
2008年,大唐華銀把目光瞄準在了汽輪機熱耗率問題上,針對汽輪機熱耗偏離設計值過高的難題,斥資2.1億元,對公司系統內的11臺機組進行了揭缸提效治理,從而提高了汽輪機熱效率,降低了供電煤耗,實現了機組經濟運行。
為了確保修后汽輪機熱耗值不高于設計值100千焦/千瓦時,大唐華銀制定了揭缸提效檢修計劃,從收資調研、方案論證、檢修實施、修后開機等方面進行了縝密謀劃,并成立了汽輪機技術協作小組,對汽輪機汽封改造方案、通流間隙控制標準、檢修工藝要求等事項進行研討和把關。為保證檢修質量,大唐華銀系統內各企業加強了揭缸提效檢修的過程管理,對轉子軸系找中、通流部分各間隙調整等關鍵點,實施了嚴格的質量控制。針對發現的重大缺陷和突出問題,系統各企業及時研究對策,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整治。
揭缸提效顯實效。從修后試驗數據顯示,通過“提效”治理,大唐華銀系統內各機組熱耗值均有較大幅度的降低,有效地拉動了大唐華銀能耗指標的下降,節能技術水平得到明顯改善。2008年,大唐華銀供電煤耗完成339.87克/千瓦時,同比降低9.12克/千瓦時;綜合廠用電率完成7.37%,同比降低0.07%。
目前,大唐華銀火電機組供電煤耗和發電耗油率基本達到了全國先進、省內領先水平;煙塵、廢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均達到或優于國家“十一五”末的排放標準。
觸角二:調結構,上馬新能源
與此同時,大唐華銀又積極開發水電、風電、核電等清潔電力,實現產業的多元化和清潔化。
2009年1月,大唐華銀建成投產了湖南省第一個垃圾填埋沼氣發電站——大唐華銀湘潭環保發電項目。該項目建設于湘潭市岳塘區雙馬填垃圾處理場內,主要以收集垃圾場產生的填埋氣(沼氣)發電,裝機容量為1臺957千瓦發電機組,年發電量約為670多萬千瓦時,每年能節約標準煤量2千多噸,相當于每年節約一列火車的煤。同時,在大唐華銀湘潭發電公司的積極努力之下,已有來自荷蘭的一家公司有意購買該項目的二氧化碳減排量,預計每年能夠帶來受益200多萬元。
而大唐華銀投資的湖南衡陽垃圾沼氣項目(1000千瓦)也于今年5月18日獲得了湖南省發改委核準,預計年底投產發電,湖南郴州垃圾填埋沼氣發電項目正在進行緊張的前期工作。
大唐華銀還開工了湖南城步南山風電一期項目(規劃裝機30萬千瓦,一期風電場裝機4.95萬千瓦),核準了內蒙巴彥烏拉風電項目(規劃裝機80萬千瓦,一期風電場裝機4.9萬千瓦)。
而在水電上,大唐華銀通過采取收購與開發并舉的方式,積極拓展公司的小水電規模,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據勘查,湖南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1570萬千瓦,技術可開發量1323萬千瓦,經濟可開發量1149.76萬千瓦。截至2009年底,湖南水電已建成投產1144.57萬千瓦(含地方小水電32.48萬千瓦),再發展空間極其有限。
為“撿漏拾遺”,同時降低小水電開發、運營成本,大唐華銀按照流域梯級化、區域基地化的原則,以益陽金塘沖水庫電站(22萬千瓦)、懷化巫水梯級電站(6.8萬千瓦)、永州瀟水支流梯級電站(5.3萬千瓦)、張家界水電公司為龍頭,積極推進小水電項目建設,積極開展流域聯合調度,串珍珠,積小成大,基本形成了益陽、懷化、永州、張家界等小水電開發基地,規劃裝機容量約100萬千瓦。
其中,益陽金塘沖水庫電站項目,選址益陽桃江縣境內資水干流上,規劃建設4臺5.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多年平均利用小時可達到3357小時,是湖南碩果僅存的中型水電項目。目前,該項目建議書已獲得國家水利部門審核通過。
目前,大唐華銀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新能源項目達十多個,公司新能源發展的產業布局日趨豐富。
觸角三:推進潔凈煤,謀求資源綜合利用
2006年7月,大唐華銀開始跟蹤褐煤干燥技術。褐煤是盛產于內蒙古的一種煤炭,這種煤有清潔、低揮發和低硫的優點,但發熱量低又易自燃,不適合外運。
但大唐華銀卻敏銳地看到了褐煤的經濟價值,便與五環科技公司合作,引進了國外先進的潔凈煤技術,經自行研發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LCC技術。該項技術對褐煤進行提質干燥,經過提質的褐煤,水分、揮發份和灰分大大降低,固定碳含量和發熱量大幅升高,能轉化為一種清潔、高效的優質能源。
它的技術思路是變“燃燒后污染物脫除”為“燃燒前資源化回收”,這是一種顛覆性的“舊能源,新方法”。根據太原理工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對公司煤凈化技術清潔機理的實驗研究分析,褐煤經過該技術的凈化處理后,燃燒過程中的硫排放量為凈化前的1.93%(相當于脫硫效率可達到98.07%),氮排放量為16.01%(相當于脫氮效率83.99%),氯排放量為19.82%(相當于脫氯效率80.18%),汞排放量為29.6%(相當于脫汞效率70.4%),說明該技術靶向性脫除原煤污染物的特性十分突出。
基于該技術,大唐華銀建設了煤凈化重點實驗室(已于2009年4月投入使用,2010年2月獲得國家計量認證,正在申請國家重點實驗室認證),開工了內蒙古錫東煤凈化示范裝置(日處理褐煤1000噸,預計2010年10月投產)。
而在看到湖南具有豐富的石煤資源時,大唐華銀又大膽探索出一條石煤大規模綜合利用的新途徑。這種石煤多伴生釩、鉬等稀有金屬,常用來小規模發電或酸浸提釩,前者用了石煤中的碳,丟了釩;后者用了釩,又丟了碳。不僅資源浪費嚴重,而且對環境的污染極大,而且小規模的石煤發電項目是湖南省府要求淘汰關停的對象。
為了填補市場空檔,大唐華銀遵循提釩、發電兩不誤的思路,經過兩年多的技術論證和50多次的實驗,基本打通了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低焙燒石煤,熱量用于發電、飛灰用于提釩的工藝流程。大唐華銀計劃在懷化會同建設一座年產石煤400萬噸的露天煤礦,配套建設年產五氧化二釩2500噸的提釩生產線和2臺30萬千瓦蒸汽發電機組。目前,該項目的分段可研報告均已通過審查,總體可研也已編制完成。
觸角四:謀劃生物質,變廢竹為活寶
如今,履任4年多的魏遠,終于親手將一個曾經的能耗大戶,變成了令大唐總部引以為豪的節能減排先鋒。而大唐在節能減排與發展低碳經濟方面的措施,也開始逐漸被社會廣泛認可。
2010年9月,在《財富》(中文版)與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開展的“最具創新力的中國公司”評選中,大唐華銀從500余家國家一流企業中脫穎而出,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其它24家企業一道,被評為“2010年最具創新力的中國公司”。
而這,也是大唐華銀作為傳統能源企業的發電公司,堅持創新發展,瞄準綠色、環保的低碳能源項目,努力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堅持走結構優、能耗低、排放少的發展之路的結果。
但此時的魏遠,卻沒有醉心于外界的鮮花與掌聲,相反,他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地方。一條更加宏大的構思在他的腦海中浮現。
而此時,石元春的一段話引起了他的共鳴。石元春原是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后來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致力于生物質能的研究,近年來,他一直在為中國生物燃料的發展奔走。
面對如今國內對生物能源的認識尚不清楚,重視不夠的現狀,石元春大聲疾呼:我國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能源發展戰略和方針,長此以往,中國將在這場全球科技攻關中成為輸家?!敖斩捠且环N資源,可以發展成為產業,并且具有與其他能源所不同的綠色、可再生等優點。
目前我國的秸稈產出量已超過7億噸,折合成標煤約為3.5億噸,相當于7個神東煤田,若全部利用可以減排8.5億噸二氧化碳,相當于2007年全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8?!薄霸谥袊?,秸稈直燃發電的技術和設備已經可以全部自主與國產。如將1億噸秸稈用于發電,可建500個25MW的小型電站,相當于一個“三峽”的發電量,年替代4350萬噸標煤和減排9000萬噸二氧化碳,農民年新增收入250億元和得到50多萬個工作崗位?!?/p>
這些激動人心的話語,讓魏遠看到了生物質燃料的前景,也深深感受到目前國內在生物質燃料發展與激勵政策上的“夢想很美麗,現實很殘酷”的現狀。
目前的實際情況是,自2006年以來,我國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取得了巨大進展,當生物質燃料小于20%時,只須增加生燃料處理和上料系統,無須對鍋爐系統做大的調整,簡單易行。
但按照《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的規定,“發電消耗熱量中常規能源超過20%的混燃發電項目,視同常規能源發電項目,執行當地燃煤電廠的標桿電價,不享受補貼電價?!币簿褪钦f,生物質在燃料中的比例必須大于80%,才可認定為生物質發電項目,并享受生物質發電項目固定電價補貼的優惠政策。而生物質混燃項目中生物質的比例通常為20%以下,就無法享受電價補貼的政策。
一方面是生物質混燃的技術已經成熟,并被美國、德國、荷蘭、英國、瑞典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大量運用,另一方面,是國內缺乏對生物質混燃項目的激勵政策,在我國的應用非常有限。
“不能讓生物質發電只是個美麗的夢想。爭取早日讓生物質混燃技術在大唐華銀落地生根?!泵鎸δ壳皣鴥仍谏镔|發電方面的尷尬局面,魏遠也開始了積極的呼吁。
“我們一直講節能減排,講低碳經濟,多用植物碳,少用化學碳,就是發展低碳最直接和最可靠的辦法??!”于是,北方大漢魏遠卻看到了湖南在農業方面特別是在毛竹上的優勢,湖南是個農業大省,毛竹資源豐富,林業能在全國排到第七位。而與其他林木相比,毛竹又有著與眾不同的特點,譬如毛竹生命周期短,只有七年,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特別強,比森林要高5-10倍,而且,里面的碳化物的成本非常高。正是這些特點,讓魏遠看到了一個不為人知的機會,他把這個機會看做大唐華銀發展低碳經濟的良機,更把他作為帶動農民致富的切入口。
“湖南人多地少,農民窮,但這可不是他們不勤奮,而是可耕地少,土地的產出率太低,大部分土地都是荒山、竹林?!蔽哼h說,之前的很多年,荒山特別是竹林,不僅不能給農民帶來收入,甚至阻礙了農民的致富之路,現在,大唐華銀希望將這些毛竹變廢為寶。
也因此,魏遠開始著手實施兩件事。一件是起草一份調研報告,希望上級部門盡快出臺生物質混燃的補貼政策,不是繼續一刀切,即“80%以上補但80%以下不補”,而是向國外學習,按照實際的摻燒比例,火電中能摻燒1%,就給企業1%的綠色能源補貼,摻燒2%,就給企業2%的綠色能源補貼,降低起點,增強對企業的激勵作用。
“現在我們國家的電力,78%都是火電,耗用了全球60%的煤炭,污染很嚴重,即使能摻燒1%,就意味著能減少150萬噸的標準煤,相當于湖南的10個煤礦。何況,肯定不止1%呢?!蔽哼h說,在這方面,英國最大的電廠drax公司是大唐華銀最好的榜樣,因為他們更腳踏實地,drax的計劃是,到2015年,火電中能摻燒10%的生物質,到2020年,達到50%。而眼下,魏遠的計劃是,爭取到明年,能有一個生物質燃料項目在大唐華銀落地。
而他做的另一件事,則是安排科研人員繼續對煤凈化上的LCC技術進行深入研究。通過LCC技術,將毛竹里面除固定碳以外的水、碳的化合物以及別的成分全都分解出去,讓這些以前幾乎一文不名的毛竹,變成價格昂貴的煤級活性炭,進而開創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低碳是一種方向,也是未來大唐華銀能否具有更強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作為一家能源企業,我們希望能通過不斷對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的探索,進而衍生出對煤的研究,再深入到對碳的研究,最終與湖南農業大省的實際結合起來。我們相信,我們堅持做下去的話,不但能將未來的大唐華銀發展成為一家圍繞一個產業的有限多元化的綜合性企業,同樣能為對湖南的經濟做出應有的貢獻?!辈稍L結束時,魏遠認為,未來的大唐華銀,將通過低碳,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讓企業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也給國家的節能減排做出更大的貢獻,甚至,還能帶領貧困的湖南山區農民走上致富路。
顯然,這是一個宏大的構思,大唐華銀將如何走向更大的輝煌?和您一樣,我們拭目以待。
對話魏遠:
節能減排最直接的辦法是多用植物碳,少用化石碳
《企業家天地》:大唐華銀在節能減排和發展低碳經濟上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魏遠:首先,我們對既有的生產力和生產設備進行了改造、控制,目前,我們大唐集團在湘企業投資了16個億對現有設備進行了改造,該裝脫硫的裝脫硫,該裝除塵的裝除塵,使我們的污染物排放大量的下降。
第二呢,是在運行中加強考核,我們現在運行的所有環保設施全部是由政府委托的第三方進行監控的。
我們只負責設備的運行,但運行的結果和數據都是由政府委托的第三方進行監控的。
而且所有牽涉到環保的這些設施,以及采用的隔絕手段,全部進行了機械化的閉鎖和鉛封。這些都是由地方政府進行監察的。
另一方面,“十一五”期間,湖南省的計劃是關停140萬千瓦小火電機組,我們一家就關停了95萬千瓦。
同時,我們還以1000元為一個千瓦,出關停成本,讓地方污染大的小火電企業關停,我們先后花了4.5億元,幫助省內其它企業關停了40多萬千瓦的小火電。
《企業家天地》:如何看待大唐華銀下一步的發展?
魏遠:我們要做的是豐富我們的產業結構。
第一個方向,就是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包括垃圾沼氣、風力發電和小水電等這些潔凈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第二個是,針對煤炭還是中國的主要原料的特點,開發了一種名為LCC的煤凈化技術?,F在,在煤的開發利用上,煤轉化特別多,譬如煤制氣、煤制油,而我們現在走的是另一條路——把煤凈化。要從污染上說,煤的污染主要是非固定碳的有機化合物的污染,譬如硫、氮、汞等。
我們現在做的,就是怎么樣在煤炭沒有燃燒之前,能對煤進行預處理,把煤中的非碳物質提出來,剩下的是純碳,就不會再排放二氧化碳以外的污染物了,而且,因為動力強度的增強,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也減少了。
同時,我們還可以用LCC這種技術凈化生物質。譬如竹子,湖南的毛竹漫山遍野,號稱“竹鄉”,而且竹子的光合作用特別強烈,是森林的5到10倍,但利用上卻遠遠不夠。
現在,我們在LCC里面有個課題,就是用植物碳代替化石碳,我們相信,這是一個富民工程,能形成另外一個產業,能使農民的致富渠道大大增加。湖南的現狀是,可耕地少,農民窮,但不是農民不勤奮,而是土地的產出率太低。
《企業家天地》:對大唐華銀的發展定位,您是怎么考慮的?
魏遠:我們現在尋求的是圍繞一個產業有限多元化,也就是能源的綜合利用。
我們現在做的研究是,從對煤的研究,衍生出對碳的研究,進而衍生出對生物質的研究。植物碳是可再生的,化石碳是不可再生的。多燃燒一噸植物碳,就意味著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從低碳的角度上說,生物碳代替化學碳,應該是比較重要的方面。
我們講節能減排,我覺得節能減排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辦法,就是多用植物碳,少用化學碳,有人統計過,一年的生物碳的產能,相當于11億噸標準煤,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把這些生物碳利用起來,就相當于減少了11噸標準煤排放的二氧化碳。
魏遠
男,1955年7月出生,1970年12月參加工作,高級經濟師,大專學歷,中共黨員。
歷任陡河電廠經營科科長,唐山發電廠副廠長、廠長,唐山發電總廠陡河發電廠黨委書記,秦皇島熱電廠廠長,北京大唐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兼計劃發展部經理,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現任大唐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