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殘疾人缺乏了解的人也許會認為,殘疾人組成的企業在競爭力方面似乎難以與普通公司相比。但鄭衛寧則認為,從企業運營的角度看,殘疾人相對健全人其實更有優勢
文/ 本刊記者 穆青
每天清晨的7點半,在深圳市福田區錦興花園的殘友集團總部里,50多位員工都已經起床。刷牙洗臉完畢后,大家便紛紛從一樓宿舍來到由小區自行車棚改建的公司辦公區,在餐廳吃完早餐,9點整時,每個人都已齊齊坐在了各自的工位上。
這個時間表聽來似乎與普通上班族沒什么差別。但您所不知道的是,殘友集團的員工大部分都坐著輪椅,因為他們大都是殘疾人。
如果要評選中國最為奇特的企業,深圳殘友集團(以下簡稱“殘友”)一定榜上有名。1999年,殘友由幾個殘疾人電腦愛好者親手創辦,經過十年多的發展,現已成為一家擁有1300多名員工的高科技企業集團。而殘友的更為奇特之處在于:不僅企業老板是殘疾人,其員工中有90%也都是殘疾人。
鄭衛寧,殘友集團的老板,作為一個重癥血友病患者,他大部分時間都必須坐在輪椅上。這位曾因身體的殘疾三次想過自殺的中年漢子,如今卻雄心勃發:不僅要讓殘疾人自己養活自己,還要實現殘疾人融入主流社會、為社會創造財富、擔當起社會責任的宏偉夢想。
機遇緣于互聯網
回顧殘友的創業經歷,還得從1999年說起。
實際上,早在1999年之前,互聯網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已經吸引了鄭衛寧的注意。通過對互聯網的親身體驗,他認為,互聯網能為殘疾人提供一個全新的世界,徹底改變殘疾人的生活方式。
之后,通過義工聯的幫助,鄭衛寧與幾位同樣對互聯網有興趣的殘疾人朋友建立了聯系。在交往中,他逐漸產生了一個想法:為什么不組建一個專門為殘疾人服務的網站呢?而且自己本身就是殘疾人,比普通人更了解殘疾人群體的實際需求。
于是,鄭衛寧便用父母留下的三十萬“保命錢”為資本組建了“中華殘疾人服務網”,也就是殘友集團的前身。它是一個以殘疾人及其家屬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網站,涉及內容包括殘疾人生活、就業、交友、學習等。在網站成立的第一年,便創下了全球殘疾人福利網站點擊量最高的紀錄。
總結“中華殘疾人服務網”的成功,首先不能不歸功于電腦與互聯網的風行。用鄭衛寧的話說,互聯網就是“窮人的革命,科技的革命”。
在鄭衛寧看來,電腦和網絡似乎天生就是為殘疾人準備的,“互聯網彌補了殘疾人與社會的信息差距,幫助殘疾人實現了自我價值?!睔埣踩舜蠖嘈袆硬槐?,在真實世界里很難競爭過健全人,而使用電腦并不需要大量身體的動作,更多是動腦。因此,互聯網為殘疾人提供了一個與正常人平等對話、競爭的平臺,使得他們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工作交往。
正是以“中華殘疾人服務網”的成功為基礎,殘友集團逐漸將觸角延伸到了其他領域,且都是能充分發揮殘疾人優勢的領域,比如軟件開發、動漫產品制作以及電子商務等。
讓愛與生活隨行
隨著殘友集團的發展順風順水,業務節節攀升,在各地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很多地方政府都希望殘友能夠到當地設點,以促進當地的殘疾人就業。但隨著企業的發展,鄭衛寧也感受到一些其他的困擾,“雖然掙的錢越來越多,但是快樂感卻好像消失了”。
在殘友創立之初,全部員工只有五個人,且都是出行不便的殘疾人,所以其工作、生活就都集中在鄭衛寧在深圳的家里。鄭衛寧每周一派人開車將員工接到公司,周五再把他們送回去。后來員工增加到26人,鄭衛寧便把家中200平米的住房打通,作為員工宿舍,“當時的情形就像個小作坊,連客廳都睡滿了人?!?/p>
這種模式也勾勒出了殘友日后的雛形:公司為殘疾人員工統一建宿舍,并提供伙食、洗衣等生活服務,打造一個無障礙的工作環境,使員工的工作和生活一體化,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也使他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鄭衛寧坦言,殘友在人員管理方面的確走過彎路。
2003年前后,隨著殘友規模的壯大,員工人數的增加,對管理的要求也相應提高,相關考核制度及業績評估等也開始逐漸建立。但是,更正規的管理方式不僅帶來了更大的效率,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的工作壓力和一系列心理問題?!白钤绲臅r候,公司對員工來說就是一個‘家’的感覺。而如今人員擴充了,管理也開始程式化了,卻忘記了對殘疾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情感需求。許多人開始抱怨企業不夠關心自己,這也促使我開始反思這種管理方式是否真的適合我們殘疾人?!?/p>
經過一番深刻的思索,鄭衛寧終于認識到:必須給員工們提供更多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讓員工的業余時間也豐富多彩,才能真正消除員工們內心的孤獨感,也更能感受到來自外界的關心與愛護。于是,自2007年開始,殘友專門建立了一個基金會和三大員工公益性組織,并組織深圳市的義工幫助殘友集團的員工。
從此以后,每逢假日,在深圳市區的各大公園里就總能看到幾十輛輪椅一起出動的浩蕩景象。在最初的驚詫之后,深圳市民們也都已經習慣了,現在,他們不僅知道這些殘疾人都來自同一個企業,而且還知道他們都是計算機方面的專業人士。
一場特殊的PK
對殘疾人缺乏了解的人也許會認為,殘疾人組成的企業在競爭力方面似乎難以與普通公司相比。但鄭衛寧則認為,從企業運營的角度看,殘疾人相對健全人其實更有優勢。
“正因為殘疾人在生活中遭遇過比正常人更多的挫折,且自身行動力也有限,因此往往比正常人更具耐心,工作態度更細致,穩定性也更佳。殘友集團成立至今已十幾年,至今還沒有一名員工跳槽?!?/p>
另外,殘疾人員工都深知工作的來之不易,因此更加珍惜每一個工作機會,不僅任勞任怨,而且充滿熱情和積極性?!霸跉堄?,即使下班了,仍然有很多員工呆在電腦前。還有一些從事軟件、動漫等創意工作的員工,經常半夜突然來了靈感,就又回到電腦前加班。所以,我現在最大的困擾不是員工工作不積極,而是必須想辦法在晚上11點前將他們統統趕到床上休息?!?/p>
由于殘友是殘疾人企業,所有的國稅地稅全免,相比其他類型的企業來說,其經營和員工成本似乎更低。而這也導致了很多企業中“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一些企業往往先大量招收健全人員工,僅保留少數殘疾員工,因為只要殘疾人達到一定比例,就可以享受減免稅收的優惠待遇。
相比上述企業,殘友集團卻是真心為殘疾人搭建一個展示的舞臺,只要是殘疾人能做的工作,就一定交給殘疾人。比如,對大多數商業企業來說,都希望招聘到經驗豐富的熟手,但殘友在招工時卻只招收沒有工作,甚至剛剛踏入社會的殘疾青年。在殘友的招工手冊上赫然寫著:對深圳四所大學培養的殘疾學生包底全部安排就業,對外地的殘疾大學生擇優錄取,邊安排工作邊培訓……
換一種活法
身為殘疾人,由于某部分肌體喪失了功能,導致行動不便,生活無法自理。在這種情況下,幾乎絕大多數殘疾人都曾喪失過對生活的信心與希望,在絕望的邊緣掙扎,而他們中的某些人甚至一生都只能活在陰影里。
而殘友卻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改變殘疾人的這種悲慘境遇,“我希望我們這個集體都能換一種活法,讓殘疾人也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從此擺脫空虛、寂寞、無聊的感覺?!编嵭l寧說。
與鄭衛寧交談時,你很容易就被他激情和雄辯所感染,雖然他只是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傷殘人士。
“世界上所有的大企業對殘疾人都有歧視。其一,沒有一家大企業——包括國際大企業,是專為殘疾人而設。因為沒有哪個大企業設有專供殘疾人使用的宿舍,而要讓一名殘疾人每天從遙遠的家中到企業上班,基本是不可能的;其二,即使殘疾人進入了這些大企業,也不可能有升職的機會,因為管理者還是會選擇那些健全人擔當重要職位,只是因為他們的行動能力更強。這不是歧視又是什么?”
而倔強的鄭衛寧希望,自己的“野心”能將這一切的不平等徹底顛覆,“殘疾人只能向社會索取,卻無法為社會付出,這只是一般人的錯誤觀念。事實上,我們殘疾人只是身體的某個部位殘缺,但我們的心態仍然是健康向上的。我們一樣有理想、有追求,一樣想和正常人那樣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為社會、為國家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我們更希望自己的人格能獲得他人的尊重,也獲得社會的認可?!?/p>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