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規劃,就是打造企業威信
文 / 鄭敬普
中國民營企業一般都沒有接班人規劃。如果有規劃,也僅僅是裝在企業創始人的腦袋里而已。說將來可能是我兒子接班,我要讓兒子去鍛煉,但這不會形成非常完整的規劃;說這個規劃還得到了家族同意,得到接班人自己的同意,但要知道,如果不是一個純粹的家族企業,可能還要得到其他人的同意。從中國多個地方企業考察看,我們還沒有發現一家企業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只是創始人心中知道,我將來傳遞的基本方式是什么,他也在思考和實踐。
不做規劃源于四大障礙
從我們的研究中發現,企業不做或沒有做好接班規劃,主要障礙來自于幾個方面:
第一,一代創始人不可動搖的威信和地位。這一點可能大家都能感受到,但是沒有人主動去觸動它,好像離開一代就不行。其實二代接不了班,問題的70%在一代身上。企業的接班規劃要突破的首要難點,就是一代地位太高,走不下來的問題。
第二,創始人的能力、關系、聲譽和其它特殊資產,難以轉讓。就是除了你,別人認不認第二個人的問題。特別是企業發展形成了一個產業集群后,一代創始人在當地所建立起來的資產、聲譽、口碑,還有一些特殊關系,傳承的難度其實特別大。如果一代領導人不進行長期的規劃、鋪墊,企業肯定傳不下去。你現在還能罩得住一方,別人不看僧面看佛面,一旦“佛”不存在,下一代就非常困難。但這正說明,企業必須提前規劃。
第三,可能引來家族成員的內部爭奪。這很復雜,危害也特別大。未來十年,中國發生這種問題的比率會增大,而過去的五年已經發生很多了。正因為這樣,創始人必須去思考這個問題,甚至應盡早把想法拿出來商議,以聽取家族內部的各種意見。
第四,創始人即將離任的信息一旦發出,其它利益相關者和家族易于發生沖突。但正是因為你沒有規劃,沒有去提前思考接班問題,外部的包括供應商在內,內部的包括經理人在內,都會發生管理碰撞。他們可以相信老爺子,但不能相信其他家族成員,因為你的誠信度、經驗、能力,還不足以讓人相信如何能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因復雜更需早做規劃
然而,民營企業必須要有接班規劃,提前做好設計。從創始人來說,一是因為他的年齡、面臨的健康狀況,甚至還有突發事件的可能出現。西方人會較早立遺囑,中國人則相反對此很忌諱。二是因為創始人大都靠經驗在管理企業,面臨未來的企業轉型,他們在經營管理的系統性和專業性上明顯不足,尤其是年齡超過55歲以上的企業家。如果缺乏接班規劃,一代不按規則出牌,則可能影響二代接班的熱情,致使二代不愿接班,新型團隊不能夠及時打造,最終會嚴重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
搞接班規劃,從接班人來說,首先接的是權力,這包括所有權、控制權、經營權;同時接的是產業,這包括專業責任、終生事業和職業;接的是財產,這包括企業的股權財富和家產;接的是精神,這包括家族精神、企業家精神;接的是文化、關系,這包括與所有合作伙伴的關系,外部的、內部的。因此,接班過程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又有著巨大風險,而規劃的目的就是要盡量規避這些風險。否則,搞不好就會發生財產縮水問題、失去家業問題、家族內斗問題等。從那些上市公司我們也看到,公司高層的變動,往往還會引起公司市值的大幅度下降,什么原因?就是因為企業威信不夠。
民營企業做好接班規劃,就是一個打造企業威信的過程。管理
(作者為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管理研修中心副主任、北京海川視野家族企業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責任編輯:王 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