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多把上市當結果 機構抬轎子終嘗苦果

2011-01-26 08:50:40      謝曉婷

  新股高市盈率的罪魁禍首雖然不是機構,但券商、信托、社保、公募基金等機構的助推作用不可小覷。

  有基金對破發“拍手稱快”

  券商抬價最為明顯。例如,在目前30余只破發新股中,東吳證券給予其中10只新股較高的詢價,是“出鏡率”最高的證券公司。粗略計算,該券商網下詢價平均高出新股最終發行股價約18%。以被稱為“海普瑞第二”的新股華銳風電為例,華林證券給予138.68元的詢價價格,較華銳風電90元的發行價高出54.09%。

  基金公司當然少不了參與其中。例如,從機構對亞太科技初步詢價報價情況來看,鵬華旗下6只基金包含兩只社?;鹪趦?,給出了44元/股的報價,中歐也給出了42.6元/股的報價。在新都化工的網下發行報價中,招商基金旗下5只專戶一對多產品,給出了39元/股的最高報價,高出發行價15%,中信旗下的中信穩定雙利基金也給出了38元/股的報價。

  讓人感慨的是,一向以謹慎著稱的社?;鹁挂擦腥胱凤L中槍的名單。以近期破發的創業板新股通源石油為例,網下詢價期間的最高詢價為60元,是由云南國際信托和東吳證券給出的;而較低的59元詢價,則由三家機構報出,包括兩家社?;?,分別為社保502組合和社保407組合,較最終發行價51.10元高出15.46%。

  當然,三個月的鎖定期規則使他們得到了“血的教訓”。統計數據顯示,自新股發行改革以來,9只首日破發的股票中,53只打新基金被套。這53只基金首日浮虧合計達到7908萬元,其中以招商基金和華夏基金受災最為嚴重,分別浮虧1079萬元與638萬元。

  “新股破發是件好事!誰說打新股就一定能賺錢?”上海某基金公司投研部負責人直言,新股破發的關鍵原因在于發行市盈率過高,而發行率過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新股發行制度。“這也許能引起市場和監管部門的注意,有利于改變這種畸形的市場形態。”

  機構開始慢慢回歸理性

  國都證券策略研究員張翔認為,新股破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發行價過高甚至超過了二級市場同行業個股價格。由于此前定價過高,詢價機構自身的賬面損失也較大,這會使得其在今后的詢價中更加謹慎。

  在破發壓力之下,基金參與打新的策略也偏向保守。南方某基金固定收益部負責人表示,基金就目前的破發潮,在整體應對上都傾向于更加保守。尤其對于那些需要有3個月鎖定期的機構投資者來說,他們是無力承擔大規模高溢價發行后的壓力。選擇個股,一定要有基本面支持,三個月鎖定期滿一解禁就賣出。上海的一位債券基金經理表示,如果存量股票里已經有與新股類似的品種,但估值又比較便宜,沒有必要打新。

  南方某基金公司投研部負責人認為,改變新股發行規則才能治本。保薦機構為獲得股票發行方的青睞,必然會攀比高發行價。目前的高價發行已經透支未來多年的業績增長,很多企業并不是把上市作為過程,而是作為結果。而最終為風險埋單的,可能就是處于弱勢群體的投資者了。

  采寫:南都記者 謝曉婷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