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迎變局:微博興起 SNS開始走向邊緣地帶

2011-01-31 09:36:53      和陽

  新浪微博站在未來,騰訊QQ坐穩過去。隨著時間的流逝,開心網、人人網這類社交網站將向哪里去?

  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麥克風

  “今天特早就把妝化完了,剛到國家體育館來參加交管局春晚,一進后臺,演出服沒帶?。?!我?我?這時候交管局滴全沖上來咧!警車開道帶著我那笨助理飛奔而去!交警這時不用啥時用??!”1月9日晚,著名女藝人那英“隨意地發了一條調侃的微博”描述演出服忘帶時如何解決的情境。

  同一時刻,一個名叫Cao_Hang 的ID在新浪微博也說了一句話,“哈哈!哥用了16.5元體驗一下高鐵……可是哥錯過廣州南站16:30的廣珠輕軌……估計要7點才到家……春運鴨梨好大呀……”

  盡管身份、內容各不相同,但這兩條微博對于絕大多數網民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區別(盡管前者惹來了一場小風波)。按照最流行的解釋,這無非是人們打發自己碎片化時間的一種方式而已。因為都是碎片,所以滿足的要求即為“隨時隨地”。

  如果把人們消耗在微博上的碎片時間拼接起來會有多長?艾瑞網絡用戶行為監測的數據顯示,在SNS類網站中,微博客的月度有效瀏覽時間占比從2010年3月1.5%上升到11月10.0%,實際月度有效瀏覽時間從760萬小時上升至7700萬小時。這其中絕大多數零散片段是在新浪微博上揮發的,與之對應的用戶數增長速度的想象力:微博客鼻祖Twitter全球范圍內達到5000萬的用戶規?;藘赡陼r間,2009年8月28日正式啟動對外公測的新浪微博只花了14個月時間。

  千橡互動集團產品技術高級總監黃晶承認新浪微博的發展速度“超乎我們的想象”。超乎想象的原因中,黃晶認為相當一部分是新浪微博“能把很多明星放上去”。而活躍名人的數量是衡量一款Twitter類產品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指標,在這點上中美趨同,而超越Twitter的增長原因,則是新浪對新浪微博“媒體屬性”的強調。

  比如Twitter盡管在孟買恐怖襲擊、紐約哈德遜河迫降等新聞事件中大放異彩,但Twitter擺脫一般性社交網站身份還是最近的事。就在幾個月前,Twitter的CEO迪克·科斯特洛(Dick Costolo)還處于“試圖確定什么是Twitter長期宗旨”的階段。直到1月初的2011 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迪克·科斯特洛才明確了Twitter要做“地球脈搏”的內涵——“隨時隨地連接世界各地的人們和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事情”。

  不同于微博鼻祖的“長期茫然”,2009年新浪CEO曹國偉發布新浪微博之初就篤定,“微博會成為非常重要的媒體平臺”。“轉發”、“評論”等功能以Feed(一種按特定格式和訂閱關系的信息分發系統)的形式,確保了一條信息可以自動流傳至微博這個平臺的每一處末梢,而“普通大眾將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本身的新聞”這個“自媒體”的定義,最終引爆了微博的熱度——根據新浪的數據,新聞類話題占微博用戶所討論話題總量的1/5以上。

  比如2010年8月8日凌晨,一位人在現場、ID名為kayne的微博用戶發布了關于舟曲災情的第一條消息:“水災,停電,幾乎一幢樓的人們都圍在這燭火旁。”隨后他實時更新微博,告訴外界舟曲泥石流災害的最新情況。“本身的新聞”迅速引來了大量轉發——最多時有約5000人轉發他的微博,這讓舟曲災情連續多天成為新浪微博上最熱門的話題。實際上,每逢新聞熱點,新浪微博上的相應內容發送量都會出現明顯上漲,這其中不乏江西宜黃強拆自焚和錢云會命案等新浪微博成為新聞首發源頭的社會重大事件。

  互聯網觀察人士洪波認為這鮮明反映了中美文化之間的差異,“中國人缺什么,互聯網就彌補什么。我們缺新聞媒體,而新浪微博則是全新的信息渠道”?!度嗣袢請蟆?009年中的一則評論也如此描述微博的意義:“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信息渠道,都可能成為意見表達的主體……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麥克風。”

  彼長此消

  新浪微博以其傳播功能紅遍2010時,前兩年大行其道的社交網站(SNS)們則開始走向邊緣地帶。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微博的月度有效瀏覽時間增長8.5個百分點自不待說,連最老牌的社區網站月度有效瀏覽時間都從23.2%上升到了26.2%,獨獨社交網站的月度有效瀏覽時間占比從74.1%下降到62.2%。

  提到社交網站,在中國的代表者是開心網。但如今業內人士提及開心網,接下來十有八九跟著這么一句話,“它流量下滑的特別厲害”。開心網的流量曲線在排名網站Alexa的統計圖上,也幾乎在做自由落地運動。

  開心網的崛起開始于社交游戲,“朋友買賣”、“爭車位”等游戲組件通過MSN鏈接的“病毒式營銷”迅速躥紅于白領人群,其后推出的“偷菜”更是將開心網的流量和用戶數推上SNS網站的頭把交椅。公開資料顯示,作為一家2008年3月創立的網站,2009年底開心網已經擁有超過7000萬用戶。

  遺憾的是,游戲組件能帶來用戶和流量,其短暫的生命周期也成為開心網的致命軟肋。“偷菜”、“搶車位”紅火了一年半載之后,開心網再無同等級別的游戲組件問世。截止2010年9月,開心網注冊用戶僅突破9000萬,增速相較前兩年只能說是平穩增長。“前兩年屬于可遇而不可求的,碰上就碰上了。”開心網品牌戰略總監、高級廣告架構師孫璐評價開心網的重磅炸彈級游戲組件時沉默半晌,他坦誠2010年春節前后,開心網已經發現社交游戲慢慢不能滿足用戶需求了,不過他認為,“開心網的流量趨于平穩,是很健康的一個狀態”。
[page]

  社交游戲勢落,開心網的應對步伐卻顯得沉重。國內大型SNS網站中,開心網推出開放平臺的速度是最慢的。2007年5月,Facebook即開放平臺打造專屬于自己的生態系統,而51.com成為谷歌OpenSocial的合作伙伴,于2008年6月推出了開放平臺,一個月后人人網也宣布開放,等到2010年5月,開心網第三方組件平臺才正式上線。對此開心網的解釋是,不希望第三方組件開發者將開心網平臺打造成撈錢工具從而破壞用戶體驗,而且打造平臺開放耗費的投入很大,開心網需要時間。

  遺憾的是,用戶的興趣轉移不會留出多少時間,國人的實時信息網絡需求已經開始左右SNS行業格局的走向。社交游戲疲軟之后,“相當多的開心網用戶轉移到轉帖上”,結果正好撞上了新浪微博用戶數的狂飆突進。從2010年4月28日到8月28日,新浪微博平均每月新增500萬用戶,從8月28日到10月底,新浪微博平均每月新增1000萬用戶。“開心網的用戶行為跟新浪微博的用戶行為目前有較高的重合性,分享信息的需求可以被微博很好的替代。”洪波說。

  開心網顯然意識到了微博的巨大沖擊,再無應對舉措,近億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較高的白領用戶的鞏固都會成為一個難題。程炳皓決定推出開心微博,讓其內容分享依托于開心網的真實關系用戶。他談到,“白領們就同一件事更容易產生共鳴,微博的互動價值會很高”。

  2010年10月下旬,程炳皓對外公開宣稱已籌劃兩個月的開心微博將開始公測。

  社交網站的邊界

  與開心網等待開心微博公測相比,千橡互動董事長兼CEO陳一舟說是自己壓住了2010年上半年已經完成開發的微博產品沒上。陳一舟表示:“就像當年放棄做視頻網站一樣,千橡是小公司,放棄了(微博客)也不覺得可惜。”

  “如果什么都做,則蘿卜不是蘿卜,青菜不是青菜。”在陳一舟眼里,“人人網是蘿卜,新浪微博是青菜,微博客的DNA中80%是博客,20%是社會化網絡,SNS跟微博客之間沒有多少競爭關系。”

  盡管受過游戲組件的影響,但“寫日記、貼相冊”等相對具有獨特優勢的用戶行為,幫助千橡互動的人人網躲過了開心網的命運,2009年由“校內網”更名為“人人網”后的市場宣傳還拉動了大批新增用戶涌入人人網。

  但洪波對人人網并不看好,“人人網很難成為Facebook那樣的社交基礎設施,它可能會走向邊緣化”。理由也很簡單,人人網最初的起點差不多就是終點。與互聯網在美國更多作為商務用途、生產力工具的性質不同,交流手段、公共空間匱乏的中國人進入互聯網之初的“交流意愿極強”,騰訊填補了這個空當,QQ、QQ群的相繼崛起已經最大范圍滿足了一對一、一對多的溝通需求。后來者想做關于人的市場時,發現只剩下細分市場了。人人網的創始人王興回顧當時還叫校內網的人人網時說,大學生相對封閉,整天忙著約會,畢業后他們又自然的把關系向工作圈輻射,這是SNS最好的切入點。

  盡可能快的占領學生市場后,人人網也桎梏于這一群體內。“我們在大學生中的用戶群很多,在大學生之外的用戶群很少。”2009年8月校內網更名的新聞發布會上,陳一舟承認,名字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校內網拓展多元用戶群體的瓶頸。為配合這次改名和用戶拓展,千橡互動推出了一系列廣告宣傳。從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人人網新增用戶6000萬。黃晶表示,目前4.2億網民中有1.6億是人人網用戶,“大部分是白領”。

  不過洪波認為,人人網也已觸摸到了成長的邊界。“它的市場空間也就那么大,再往外走會碰到騰訊用戶的制約,社會交往是通過QQ運行的,人家不需要你。”他說,人人網的任何擴張沖動,“都會遭到騰訊的棒喝”。

  話說回來,人人網似乎也沒有像51.com那樣挑釁QQ的意圖。“我們做的很多用戶調研顯示,比較草根一點的網民使用人人網是有障礙的,他們目前確實不是我們的目標用戶。”黃晶認為隨著網民素質的慢慢提高,白領+學生的市場規模會慢慢變大。

  既然已經失去了過去,那么只能著眼于未來。2010年10月,人人網推出了“人人喜歡”、“人人報到”、“人人愛聽”、“人人派對”、“公共主頁”等5款產品,囊括了移動平臺、娛樂產品、LBS(位置服務)、跨平臺整合這些社交網站最被看好的發展方向。同時人人網中已經出現了一些微博客的元素,比如人人網的“狀態”功能可以讓用戶及時修改自己的狀態。而事實上,自從2007年之后,人人網用戶就從千字文級別的寫作轉向了更新狀態,“寫的頻率非常高”。

  不過黃晶否認“狀態”與微博客之間的競爭關系,“人人網是一個真實的社交平臺,在這里可以找到老朋友、發現新朋友,我們會是一個工具性的平臺,而新浪微博是一個媒介品。”

  但新浪顯然不同意這一觀點。其微博白皮書中引用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的觀點認為:“把微博理解成媒體是狹隘、短視的,人際實時交互關系網絡是微博邏輯的核心”。其發展脈絡的第一步即是“多站之間的分布式服務,作為一種標配服務將變得無所不在”。

  網民的時間是固定的,他們在不同平臺上厚此薄彼的現象注定會出現。也就是說,微博和社交網站終有一戰。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