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蘇魯交界丘陵地區的贛榆縣黑林鎮依然像往常一樣平靜,而龍江顆粒加工廠卻異常“熱鬧”——10多名工人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顆粒加工生產,32歲的創業青年熊龍江正忙著指揮新設備的安裝與調試。健談的熊龍江告訴記者,他從事顆粒加工兩年,前不久剛從銀行拿到15萬元的授信。有了這筆貸款,添置新型加工設備擴大生產能力后,年產值就可以翻兩倍。而能順利拿下這15萬元的授信,多虧了今年團組織和人民銀行系統聯合開展的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創建及融資扶持工作。
熊龍江是贛榆縣于12月初命名的首批100名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之一。首批100名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是從當地兩萬多名有“信用檔案”的農村青年中脫穎而出的。只要他們亮出信用,就可以分別從贛榆農村商業銀行等4家涉農金融單位獲得10萬元到50萬元不等的“零抵押”授信。
自2010年7月起,團連云港市委、連云港市人民銀行與贛榆縣委、縣政府通力合作,由團贛榆縣委、縣人行牽頭,在全縣范圍內深入開展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創建工作,以信用創建為載體,以誠信教育為基礎,以助推農村青年創業為目的,送信息、送政策、送資金、送服務,成功解決農村青年創業過程中的資金瓶頸。
為引導農村青年誠信創業、誠信守業,團縣委和人行贛榆支行選出100名大學生村官、100名基層團支部書記和100名信貸骨干,組成農村青年信用體系建設志愿者 服務隊,深入鎮、村,以專題培訓、實踐活動、典型宣傳等“零距離”接觸方式,廣泛開展誠信意識教育,宣傳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實施辦法,引導農村青年誠實勞動、誠信貸款,為農村青年提供全方位服務。團連云港市委書記任瑜介紹,目前,共組織開展各類宣傳活動30余次,參加培訓人員4000多人。廣大基層團干部和大學生村官通過調查走訪,不僅抓好了試點工作,同時自身工作能力也得到了鍛煉,聯系青年、服務青年、帶動青年的責任意識得到進一步提升;不僅了解了農村青年的現實需求,及時提供了市場行情、金融信貸等方面的信息,同時也拉近了農村基層團組織和農村青年之間的距離。
贛榆縣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評價指標體系由評價內容和評價指標構成,包括家庭基本情況、家庭收入情況、資產與負債、創業項目情況、團組織評價等指標。對評上信用示范戶的農村青年進行公示,并建立電子信用檔案,全程跟進了解,及時掌握情況,實行定期考核、動態管理。截至目前,全縣6.9萬戶農村青年中,已建立農村青年信用檔案兩萬戶,首批評定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100戶。對已建立信用檔案農村青年中的1080戶當年累計發放貸款12960萬元,貸款余額8640萬元。
根據農村青年信用信息采集青年創業項目,由團縣委牽頭,積極創建贛榆縣農村青年創業項目儲備庫,在及時篩選出優質農村青年創業項目向涉農金融機構推薦的同時,團委協調相關部門給予一定的技術指導。
大學生村官張建明根據自己在大學時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家人掌握的“蝦精”配方,申報了“蝦精”調味料項目,在團組織的推薦下,他獲得了專項貸款。在實際產品制作中出現問題時,團縣委又聯系淮海工學院教授為其進行答疑解難和現場指導。自正式開工以來,“蝦精”調味料項目吸收就業人員26人,幫帶脫貧戶數10戶,年毛利潤60多萬元,由團委協調相關部門組織技術培訓11場次,培訓人數達122人,有效帶動當地一大批群眾增收,實現年人均創收近1萬元。蝦精項目及產品還作為連云港市大學生村官特色創業項目赴南京參加第三屆江蘇省農民合作社產品展銷會,并入圍2010年團省委江蘇省農村青年創業大賽前30強項目。
贛榆縣縣長曹衛東介紹說,首批評出的100名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除享受便捷貸款、大額授信、浮動利率等優惠外,還將依據地方扶持政策,享受財政、稅務、工商、科技、供電等16個部門聯合提供的創業扶持“優惠禮包”。
加入創業吧(http://u.cyzone.cn/),馬上與十余萬創業者在線實時交流:把握創業機會、探索商業模式、尋找創業伙伴。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