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借勢人民幣國際化:機遇和挑戰并存

2011-02-18 17:37:11      挖貝網

  ■ 文 / 馬茲暉

  2011年1月12日,中國銀行正式開放美國客戶使用人民幣交易,這是中國政府繼鼓勵用人民幣結算對外貿易、取消人民幣在香港自由流通限制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 步。

  近兩年來,人民幣結算對外貿易額已經從0飛躍到3400億元,人民幣現金在周邊鄰國也已被廣泛接受,但在發達國家影響仍然不大,國際上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更是少之又少,人民幣國際化程度仍然較低。

  中國特色路徑

  根據傳統的貨幣國際化路徑,中國應當先開放國內資本市場和實現本幣自由可兌換,再推動發展本幣計價國際金融產品,促進本幣貿易結算。但這條路徑的最大的風險就是開放國內資本市場和實現本幣自由可兌換可能引發熱錢流入,造成金融市場和匯率的劇烈波動。

  在目前的環境下,如果中國政府放松對匯率的控制,必定出現人民幣匯率單邊持續大幅升值,不但沖擊實體經濟,甚至可能爆發金融危機。

  因此,近年來中國在探索一條維持本國資本市場控制和人民幣非自由可兌換的條件下,率先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和人民幣貿易結算,從而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這種方式的最大好處是可進可退,能有效控制風險,避免爆發金融危機沖擊國內實體經濟。此次中國銀行開放對美客戶使用人民幣交易,就是這一探索的重要步驟。

  所謂人民幣交易,就是可以用外匯買賣人民幣。絕大多數人民幣交易都只能在中國境內進行。而有濃厚政府背景的中國銀行進入相關業務,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有意放寬額度限制,激活人民幣海外交易。海外交易規模越大越活躍,人民幣的國際流動性就越高,這又會吸引更多機構和個人增持人民幣和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形成良性循環。

  預計在開放人民幣交易初期,交易額度仍然會受到限制。如果交易運作良好,政府將增加額度,允許更多銀行開展相關業務,并穩步開放人民幣計價資產交易。而離岸市場的發展將不可避免地反向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逐漸形成市場化的人民幣匯率機制,最終推動人民幣自由可兌換,實現人民幣國際化。

  企業如何應對?

  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企業意義重大。中國企業不但可以削減匯兌交易成本,控制和減小匯率波動造成的損失,還可以有效地利用國內外融資渠道,有利于進軍國際市場,掌握商品定價權。

  企業也要認識到,人民幣國際化也意味著中國市場更加開放,進入成本更低,外資企業也能更容易地進入中國市場與本土企業展開競爭。此外,人民幣國際化后,中國經濟將更容易受國際經濟波動的影響,不確定性因素增加??梢哉f,對中國企業而言,人民幣國際化既是巨大的機遇,也是嚴峻的挑戰。

  中國企業需要密切關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盡可能地利用新開放的金融服務。目前,中國企業可順應政策導向,在對外貿易中盡量爭取用人民幣結算,并重視開發人民幣廣泛流通的東盟市場。此外,可思考如何利用中國香港、美國等地的人民幣離岸金融服務進行貿易結算和人民幣融資等。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