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場助跑計劃:Y Combinator模式本土化

2011-03-17 10:29:26      向霜

  2009年夏天,身在美國硅谷的希臘天使投資人Chris Evdmon,給剛剛開始創辦創新工場的李開復寫了一封郵件:“我認為Y Combinator模式很值得工場參考和學習,在中國市場上也恰好缺乏這種扶持年輕創業團隊的公司”。五分鐘后,李開復回復了郵件,也很快促成了“中國本土Y Combinator”的誕生——助跑計劃。

  靈感:將Y Combinator模式本土化

  助跑計劃采用的模式清晰簡潔:在三個月的時間里,為年輕的創業團隊提供種子基金和全方位的孵化服務支持,作為回報,創新工場將占有創業團隊10%的股份。

  這樣的形式同與Y Combinator極其相似。

  美國的Y Combinator一般也只關注早期創業的團隊,它們通常給創業者提供2萬美元左右的“種子資金”,在創業團隊的起步階段為其提供相應幫助。未來Y Combinator將占有創業團隊 2%到 10%的股份。用戶所熟知的社交新聞網站Reddit,在線文檔上傳以及分享社區Scribd,支持在多臺電腦多種操作中自動同步本地文件的網絡存儲在線應用Dropbox,都是從Y Combinator公司里走出來的“成功案例”。

  Chris說,這個模式同樣適合中國。一方面,大批的年輕創業者在移動互聯網發展浪潮中有大把不錯的創業想法,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起點和機會;另一方面,國內的天使投資人并不多,從事早期投資的更是寥寥無幾。供需雙方的不平衡,讓助跑計劃這樣的模式有了快速發展的可能。

  重要的是,在互聯網領域里,熱氣騰騰的資金總是流向最熱的領域,投資人們都抱著速成、低風險、高回報的心態來尋找機遇,就像網游火的時候都投游戲,團購熱了又一個勁地給團購砸錢。

  有業內人士這樣解釋國內的投資環境,“初創業的時候,很難找到任何投資,一旦你賺錢了,一堆VC圍著你跑?,F在的風險投資其實并沒有風險,投資人都會挑選成熟、盈利模式清晰的項目”。創新工場則正好抓住了這個缺口,選擇了早期投資的方式。

  Chris稱,Y Combinator本土化一定有戲,因為目前除了創新工場,沒有人愿意做早期投資。而李開復的看法,也從此側面證實了這種模式的可行性:“我們愿意投資這類人:他們自信,但知道自己不成熟、不完美,還需要學習,需要我們的幫助,同時知道他自己的是老板,項目成敗如何自己決定”。

  踐行:用品牌資源找到靠譜項目

  Chris預料的很準,當創新工場去年下半年開放“助跑計劃”在線申請之后,一個多月里就收到了近千份項目。

  助跑計劃項目負責人之一白潔介紹,創新工場給出的資源算得上豐富:15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接入創新工場海量人才庫,入駐舒適的辦公場所,定制的創業培訓,經驗分享以及行業最前沿的業內沙龍。“其實我們知道錢最不值錢,值錢的是創新工場的品牌和平臺資源”。但同時也有人提出了質疑:15萬元的投資數目是否太少?為什么要進入創新工場來做項目?創新工場是否會過于干涉自己的項目?

  對這些疑問,親身參與到第一期助跑計劃中的Heypop團隊負責人王依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在來創新工場之前,王依然供職于知名社交游戲公司Playfish,對于一直熱衷于社交游戲的王依然來說,這是再合適不過的工作。但慢慢的,他發現在這樣一個全球知名的公司里,游戲就是產品,而非自己夢想中的“藝術品”。每一個游戲項目都是一條嚴密高效的生產線,從策劃到制作,從美術到推廣,王依然只是這條生產線上一個很普通的“加工工人”,就算有再多的創意和想法,也無法得到實現。

  于是,在看到“助跑計劃”的介紹后,王依然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提交了自己的產品構想方案,沒想到很快就接到了創新工場的電話。

  王依然說,當時自己和同伴帶著一頁PPT就到創新工場面試了,有的只是對當前社交游戲行業的理解,以及對自己想做的游戲的初步構想。“但他們表示很有興趣,我們也很順利地進入了創新工場”。

  和王依然想象的一樣,創新工場的空氣里漂浮著熱情和活力的因子,周圍的團隊同樣年輕,打起交道來不那么費勁,連傳說中的家長“開復老師”也是和藹可親。

  更重要的是,助跑計劃給了他們詳細周密的計劃表:招人,培訓,產品開發,接洽投資人,定期溝通產品進度,對王依然的團隊來說,之前僅僅存在于他們腦袋中的游戲點子,一步步地成形、完整。

  王依然介紹,助跑計劃負責人會定期設置公司管理、產品研發等各方面的培訓課程,這讓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角色已經從程序員轉換成了項目負責人。“從中我知道了成立公司需要哪些手續,成立公司之后怎么招人、怎么報稅”。同時,來自Zynga、微軟等大牌公司的大佬們都會來創新工場參加沙龍,和他們一起溝通感興趣的內容,“這會讓我們的視野更開闊”。

  在王依然看來,助跑計劃的形式創業的成功率上升了不少,“現在國內的創業環境算得上殘酷,特別是對于我們這種沒錢沒資源的新人來說,100個創業團隊會死掉95個。助跑計劃或許能讓這100個團隊留下來20個,對創業者來說這是不錯的機遇”。

  王依然很謹慎地透露,自己的游戲是基于Facebook的平臺,主要面向海外市場,內容設計上則別出心裁選擇了國內少有的怪獸題材,且預計在下月正式上線。在打造的產品的過程中,王依然會不定期地同助跑計劃方面的負責人溝通項目進展情況,“他們會從投資人、合作伙伴的角度給出我們一些包裝或者推廣的建議,但是不會要求我們的產品必須怎么樣,決定權還是在自己手上”。

  雖然僅僅經過了近五個月的制作時間,王依然對這款游戲卻抱有不小的期望,“我們理想中的活躍用戶數為一百萬,營收規模相應地在30-50萬美元之間”。王依然很小心地說出這幾個數字,還不忘補充說這是最最理想的狀態。

  在Chris看來,這個目標也不難實現,因為王依然團隊的產品獨特而富有靈性,“他們讓我很驚訝,是因為雖然年輕,他們卻深入了解社交游戲領域,他們說得出現在最流行的社交游戲,知道這些游戲的推廣渠道、營收狀況,對社交游戲的推廣、運營、盈利的主要模式也了如指掌,我想我們還會繼續支持他們”。
[page]

  挑戰:如何挑到合拍的團隊

  Chris說,雖然有潛力的創業團隊多到數不清,但卻不是每一個都適合“助跑計劃”的模式,自己最看重的不是產品和創意,而是一個真正合拍的團隊。

  “其實現在創業的方向有很多都不錯,但找到一個合適的團隊不那么容易”。Chris介紹,正因為如此,助跑計劃在招募項目的時候,特別在表格里加入了一項“請描述你們是怎樣互相認識的”。

  Chris表示,有很多團隊之前已經認識,他們是朋友或者同事,彼此相互了解,做起產品來默契度也更高。還有一些只是因為項目關系而結識,彼此不夠了解,這會讓Chris覺得不那么合適。

  來自西安的“啪嗒游戲”似乎就能說明Chris的這一點堅持。

  對比起年輕的Heypop團隊,“啪嗒游戲”已經有了五年歷史,創始人張鑫和一幫朋友們從06年畢業之后就開始創業,拿著父母和親戚給的“天使投資”,風風火火地辦起了一個3G社區,卻很快遭受到了現實的重創,“對社會和行業本身都缺乏認識,選擇的創業時機也不夠好”,到08年,這個社區宣告關閉。

  但失敗沒有讓他們停止創業的念頭,反而給了他們沉淀團隊的機會。張鑫說,因為失敗,很多同事選擇了離開去加入新的公司,“這很正常,那時候我們團隊成員的工資最高800,最低600,和餐館的服務員待遇差不多”。但還是有兩三個朋友選擇了留下來再次出發,他們的動力就是開心和夢想。

  張鑫說,最初拿到的創業啟動資金打了水漂,自己和朋友們迫切需要靠接活來生存,所以團隊里唯一的女孩就想到了把他們的創業故事畫成漫畫,最開始是在網上連載,看的人多了以后就選擇了出版成冊,以此拿到了珍貴的一萬塊錢版稅。“利用這個資金,我們重新開始接項目,什么項目都接過”。

  張鑫回憶,制作動畫、flash,做游戲的外包都算是比較靠譜的,就連制作臺歷,他們都親自嘗試過。“這純粹是為了公司能夠繼續生存,但其實整個過程下來,也知道了什么類型的項目適合自己”。

  直到09年,張鑫突然覺得再這么下去,創業已經偏離了原來設定的軌道,自己想做的產品無法實現,于是不再做雜七雜八的項目,而是專心開始打造了一款名叫《植物大作戰》的游戲。

  談到《植物大作戰》,張鑫給出了直接的解釋:“其實就是借用了《植物大戰僵尸》的創意,但是加入了對戰的模式,讓它成為了社交形式的游戲”?!吨参锎笞鲬稹酚谌ツ?月開始在臺灣上線運營,第二周開始每天已經超過1萬臺幣,活躍用戶數超過20萬,在臺灣的同類游戲中排名第一。

  張鑫說,這款游戲的成功讓團隊開始往對的方向走,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找到了“助跑計劃”的機會,開始了全新的旅程。

  從西安“移居”到北京的選擇,在張鑫看來也并不容易。在他看來,北京夠大,創業環境夠好但卻因為有太多超級公司的存在而讓人感覺浮躁,“你每天都會聽說這個上市了那個融資五千萬美元,每天都心驚肉跳的感覺。反而是在西安遠離喧囂,我們能夠沉下心來不斷研究、完善自己的產品”。但最終,張鑫還是被助跑計劃給出的資源所吸引,“畢竟我們之前視野太狹窄,出來接觸下更大的世界,不至于成為井底之蛙”。

  到北京之后,張鑫和團隊其他成員繼續堅持以《植物大作戰》為產品主線,但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用戶數量直線下滑的情況。張鑫說,這是社交游戲遇到的常見狀況,他們已經開始進行新的語言版本的開發,希望能在海外市場上再戰一圈。

  但《植物大作戰》仍然不是他們夢想的終點,“我們希望未來可以做一款婦孺皆知的產品”,張鑫說,助跑計劃給了他們重新出發的信心和平臺,但什么時候能夠實現夢想,還是取決于團隊自身的堅持和能力,“我們希望在結束助跑計劃后拿到新的投資,來支持我們繼續做下去”。

  Chris說,張鑫的創業經歷很能說明團隊的重要性,但至于最后的產品是否能夠越來越好,不僅依賴創新工場的平臺資源,更多地還需要團隊堅持做下去,“成功與否我們無法保證,也會有從助跑計劃走出去的項目失敗、死掉,我們只想盡可能地給這些團隊提供幫助,在這段時間的經歷對他們來說會是相當有價值的。”。

  反思:給創業者更多的自由空間

  到今年3月,創新工場助跑計劃第一期項目已經接近尾聲,這些項目會通過融資等方式繼續發展。說到感悟和經驗,Heypop和啪嗒游戲的項目負責人都覺得,在最初創業的時候,找到合適的人特別重要,而創新工場的平臺也讓自己找人的過程簡單了不少。

  但在Chris看來,助跑計劃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首先,在管理團隊上,助跑計劃的時間節點還是會給創業團隊壓力,如果團隊目標設定偏差會不利于團隊專注地做好產品。“最重要的目標不是找到融資或其他,而是做成精品”;

  其次,在培訓課程設置上,需要將與產品相關的課程放在前面,將與公司管理、制度等有關的課程放在后面,這樣更加符合創業者的心態變化和學習階段。

  而即將完成課程的王依然和張鑫覺得,在有了創新工場的大招牌之后,團隊自身還需要保持激情、踏實做事,助跑計劃給出的三個月的機會,僅僅代表著創業的開始。

  未來:看好基于微博平臺的優質應用

  目前,創新工場助跑計劃已經開始接受第二期的項目申請。Chris介紹,15個項目是這次助跑計劃的理想數字。

  “和Y Combinator一樣,我們支持的項目數量會逐步上升,但是挑選的標準依然不會降低,寧缺毋濫”,Chris說在美國,通過Y Combinator審核的比例在1%左右,參照這個標準,助跑計劃第二期希望收到1500-2000個項目申請。

  Chris說,助跑計劃青睞切入點巧妙、設置新穎的項目,特別是在微博逐漸流行的當下,希望第二期項目中能有一些是基于微博平臺制作的創新性應用。“最大的挑戰還是在找到合適的團隊,我們也希望參與計劃的項目能夠從北京慢慢擴展到全國。同樣,投資人來做和我們一樣的事情,那樣會有更多的年輕人獲得實現夢想的機會”。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