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英雄》連載:書中主要人物簡述(1)

2011-04-07 15:36:56      周濤 孫健芳 趙娟

  ChinaVenture注:《私募英雄:中國七大投資高手征戰股市紀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周濤、孫建芳、趙娟。

  本書是中國7大投資高手征戰股市的紀實。

  中國股市黃金時代你賺錢了嗎?看七大投資高手,七種投資風格,哪一種適合你。當代中國人需要的投資智慧盡在書中!

  ChinaVenture從2011年4月7日開始對本書部分章節進行轉載。

   李 馳 ··· 3年拿到10倍的收益率是可能的

  入市15年,從A股市場轉戰到B股市場,從美國市場炒到香港市場,再回歸到A股市場,同威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李馳坦言自己的15年投資歷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中間也有很多投機的色彩,但現在他已經領悟到了真正的投資之道。

  李馳表示自己不敢談論收益率,“主要是不敢談,”他說,但他同時表示,“3年拿到10倍的收益率是可能的。”

  達到如此高的收益率,依靠的不是頻繁的趨勢操作,恰恰相反,李馳說自己在投資上是十分懶惰的,追求的是那些“能夠閉著眼睛持有十年二十年的股票”。

  李振寧 ··· 保持連續9年年均增長100%的投資佳績

  他豐富的證券市場經歷,見證了過去10多年來中國證券市場走過的機遇、挫折、改革、重塑和新生。

  李振寧,資深經濟學家,他從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參與了我國農村流通體制改革工作,期間主持并翻譯了《短缺經濟學》及研究論著,這些書籍對中國改革曾產生重要影響。

  1987年,李振寧在香港工作,恰逢香港市場著名的“黑色星期一”,港股從3900點跌到1800點,他首次進行了股票投資的嘗試,投入5000美元并大獲成功。

  20世紀90年代初,在“老八股”時期,李振寧拿出很多精力投身到國內證券市場,成為專業證券投資人,并保持連續9年年均增長100%的投資佳績。

  2001年,李振寧身份開始轉變,這時候,他主要以專家身份出現,深度參與證券市場改革,提出從國家戰略的高度認識中國資本市場,是國內證券市場股權分置改革的主要倡導者之一。

  2001年到2005年期間,李振寧發表了大量與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相關的論文,受到國內外媒體廣泛關注,現在,他的諸多建議已被管理層采納。

  2005年中,當上證綜指在1000點盤桓之際,國內外投資者對A股市場一片悲歌,此時,李振寧站出來,堅定地指出,中國證券市場的制度變革必然帶來市場轉折。

  2006年初,他更是大膽放言,2006年是中國十年牛市的開始,行情的主線是價值重估,如今他的論點已經和正在為市場所證實。

  所以,對李振寧的關注,就是對我國證券市場最新脈動的追蹤。

  劉明達 ··· 劉明達的魅力在于他超前的判斷

  劉明達是明達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的創始人。

  明達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2006年前11個月取得超過90%的利潤,2007年,明達投資顧問公司也為他的投資人收獲了超額回報。

  劉明達的魅力在于他超前的判斷。2005年6月,滬指跌破千點大關,證券市場處在極度恐慌之中,此時明達投資公司力排眾議,推出《千點暢想系列專題》,以當時滬深股市交易價格前20名的股票為標的,選出10只股票創建傻瓜投資組合,以1個億的規模平均買入10只股票,3年不做任何操作,運行一年后,收益率超過140%。

  2007年9月,明達資產管理公司與渣打、瑞銀簽定協議,由瑞銀的亞洲投資基金直接投資明達資產管理公司在香港發行的海外基金產品——金?;?。明達資產管理公司是國內唯一獲得瑞銀投資配置的私募基金。

  連續公開的優秀業績、不斷壯大的資金管理規模與業務運營團隊是瑞銀青睞明達資產管理公司的核心原因。而瑞銀的選擇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在國內私募基金良莠不齊、欲說還休的勢態下,明達資產管理公司無疑是最陽光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10年的磨礪,劉明達由一個股民、獨立投資人,終成為今天的明達資產管理公司的掌舵人。而劉明達現在的事業,亦正如當今的中國股市,正值黃金年代。

  劉 宏 ···“市場中性數量化套利型對沖基金”的探索者

  稍稍泛白的鬢角,孩子式的笑容,在T恤衫的映襯下更顯熱情,這是劉宏一般情況下喜歡的裝束。

  現在的劉宏,是博弘投資的創始人和董事總經理,但從劉宏的簡歷中,你一定看不到其所學和其所從事的行業之間的關系。

  更難以想象是,這樣一個親切、坦誠、快樂而且有著師者風范的劉宏,是嚴肅的“市場中性數量化套利型對沖基金”的探索者,從2002年,劉宏就開始他的數量化套利型對沖基金的研發和操作,并取得超額的回報。

  現在,劉宏帶領他的“火箭科學家”團隊,每天都在滬深兩市“安心地”通過套利交易“撿錢”。
[page]

  石 波 ··· 管理數億資產的基金經理

  四方臉、中等身材、思維敏捷、語速稍快、天生的樂觀性格,經常會在討論某個問題時突然大笑,這是石波給人的第一印象。

  如果你不了解石波,不與他交流,你可能認為石波僅僅是某個IT企業的高管而非管理數億資產的基金經理,而他現在的身份是上海尚雅投資管理公司總經理。

  從1994年到現在,石波從事與證券相關的投資行業已經13年。

  在13年的證券從業生涯中,石波經歷了從券商投行到公募基金經理,再從公募基金到私募基金的一系列職業生涯和身份性質的轉變。

  而了解石波的經歷,你可以從側面了解一個投資時代的演進、幾個證券子行業的變遷、一個專業投資者的心路、以及價值投資者的探索歷程。

  吳險峰 ··· 他的很多投資案例在證券投資上可以稱作經典

  對于普通投資者,吳險峰最具參照價值。

  了解他之后,你會發現,他如此平實,就像生活中的鄰居,或者一位與你探討投資的朋友。對于投資,他的理論與實踐都是實戰派,自信而坦誠。吳險峰一直說自己是私募基金的新軍,的確,他的龍騰資產成立還不到一年,一年之前,吳險峰還是國泰君安香港公司的研究員,盡管在此之前他已經大量幫朋友理財了。

  在進入證券行業之前,吳險峰一直在工業企業工作,他的大學、研究生專業都是高分子化學。而正是因為這一專業背景,吳險峰進入證券公司成為一名專業研究員,隨后他又在券商證券投資部做投資。私募基金成立之前,他是一個恪盡職守、業績優異的分析師。而現在,他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獲得數億資金,并創造了良好的業績。

  但是,作為私募基金的基金經理,吳險峰又與我們有著太多的不同。他有著強烈、明確、堅定的投資理念,這些理念直接、簡潔、明了,并且經過了市場的歷煉,他的很多投資案例在證券投資上可以稱作經典。

  趙丹陽 ··· 他已經管理了4只基金信托模式的基金

  現在談論任何一個私募基金經理的浮沉都為時過早。

  在基金行業,每個人都喜歡用“退潮后的裸泳者”來說明哪些才是成功的基金經理,但是,什么時候算退潮?是否已經退潮?誰也無法給出最準確的判斷。

  從2001年到2006年,如果說這6年時間也有潮起潮落,那么至少在2007年初之前,“赤子之心”基金經理趙丹陽經受住了這種考驗。

  2003年1月16日,赤子之心與國泰君安(香港)合作,推出投資于海外上市中國概念股的“赤子之心中國成長投資基金”,2003年加權收益率為,2004年加權收益率為,2005年加權收益率為,2006年截至11月16日加權收益率為,從成立起至2006年11月16日累計加權收益率達到,累計分紅率達160%。

  到2006年底,他已經管理了4只基金信托模式的基金,不但為投資者帶來了優秀的業績,而且其管理的資產規模不斷在增長。

  到了2007年,趙丹陽由于對宏觀經濟運行開始擔心,對市場判斷趨于謹慎,從而降低自己管理基金的持倉比例,他的謹慎,也給他帶來事業上的暫時困境,由于信托基金業績增長落后,他的基金被投資者贖回很多,也引發了業界爭議和投資者懷疑。

   相關鏈接:

  《私募英雄》系列連載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